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旅游开发是建立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柏杨河乡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目前旅游业的再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柏杨河乡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今后开发的思路。为挖掘柏杨河乡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柏杨河乡旅游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养生旅游业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养生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该研究根据养生旅游业的发展特征、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和影响因素,构建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模型,通过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安徽泾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养生旅游资源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吉林省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决定以发展长白山旅游业为吉林省旅游业龙头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进行的评价,就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寻了其形成原因。随后,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出发点,以实现旅游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提出确保旅游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立安 《甘肃农业》2005,(10):82-8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以民族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为例,阐述了该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应大力发展“无烟工业”——旅游业。然而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评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以及如何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蓉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90-10793
西北5省区地缘关系紧密,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在西北地区实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有利于发挥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克服局限因素,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从政策、地缘、资源、市场4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基础,重点提出了西北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战略,对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切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云南省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为加快滇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选择梁河县作为研究案例,对其特色旅游资源现状及优势、旅游区位特点和存在问题、旅游业发展环境及开发条件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并以旅游业为龙头辐射带动第三产业繁荣、促进边疆民族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旅游业进行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以此作为基础对大庆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借鉴国外的旅游资源开发对我国大庆旅游业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此来实现我国大庆旅游资源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能够推动我国大庆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利益,使我国成为真正的旅游大国,在国际舞台中能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曲阳县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曲阳县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框架,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业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之下,旅游业不断地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的必须给予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只有大量旅游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并且不断地形成品牌化,旅游业才会长期的发展,并且不断深化其旅游价值和意义。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成为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如何进行旅游目的品牌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系统的分析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打造做出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平凉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进行了评价,并且就开发潜力进行等级评价.对平凉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凉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对策,并对平凉旅游资源景点布局和开发路线选择做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指出山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及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望奎县庙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庙山旅游资源归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两大类型,根据庙山旅游区的资源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将旅游区分为8个功能区,并从资源价值和开发建设条件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资源评价,旨在为旅游区今后的开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使规划设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的内涵 ,分析了天津发展农游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 ,论述了天津城郊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是推动天津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刘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87-12088,12090
评价重庆市合川区的气候特点和优势,指出该区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其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与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并提出充分利用该区的旅游气候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点,使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的开放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与评价。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8个主类、16个亚类、32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68个,岩泉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显著;通过对各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6.
王薇薇  沈守云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54-255,258
论述了湖南大学开发利用校园旅游景观资源的必要性,在分析校内旅游景观资源的类别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其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网络照片收集,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摄影照片进行研究,探索旅游者对古镇旅游景观与旅游资源呈现出的感知与体验,以及旅游者之间的景观偏好共性。结果表明:古镇旅游主要以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及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为主,以寺登四方街为核心,集聚效应明显,旅游热点已渐趋成熟,旅游者对建筑、街巷空间、桥梁和生活场景类景观表现出明显的景观偏好共性。  相似文献   

18.
茶马古道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价值,具备发展成为高端旅游品牌的潜力,目前茶马古道旅游资源还有待深入发掘和利用。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茶马古道的资源价值,探讨了茶马古道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对品牌的精准定位、注重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旅游精品活动、解决沿线社区发展等对策,为推动茶马古道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规模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方面对河南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宝天曼50个旅游资源单体中,属于景段的有4个,属于景元的有46个;其中气候生物类景元占32.5%,地文景观类景元占26.1%、水文景观类景元占19.6%,历史遗产类景元占10.9%,说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以生物、地文、水文景观资源为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天津市森林旅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天津市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湿地资源优势,结合地区旅游特色,开发精确旅游路线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适合天津市森林旅游的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