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花生品种农大花103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胚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再生成花生植株。结果表明,花生幼胚通过组织培养能够正常发芽生长成植株的最短发育时期为果针入土后30 d,在该时期内花生幼胚的发芽率为97.99%,成苗率为76.06%,生长状态接近于正常成熟胚。以该品种成熟种胚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成熟种胚的发芽率达到了100%,成苗率达到了87%。  相似文献   

2.
研究4个高梁品种后得出:有6片幼叶的胚,可作为高梁胚形态上发育完全的标志;矬1的胚在开花后28d分化完全;护22胚的发育与矬1相近而略慢;7313和2731两个品种的胚在开花后10d仅为球形原胚状态,到开花后34d胚才能分化完毕;子粒中的淀粉粒直径到27μ时为正常状态;胚各部分化完全以后,子粒的体积和干物质积累才能达到高峰,但此后又要下降;干重达到高峰的日期约在开花后45d。  相似文献   

3.
花生的胚和胚乳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花生胚和胚乳的发育及其相关性。胚发育属紫苑型,其发育过程可分为:球胚前的原胚、球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幼胚、扩大生长胚和成熟胚各期。在子叶中淀粉粒积累先于蛋白质的积累。胚乳发育属核型。首次观察到花生胚乳瘤。胚乳细胞化以珠孔端开始。胚乳细胞层次少,最终不充满胚囊腔,种子成熟,胚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4.
簇毛麦花粉粒在大麦柱头上的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以及双受精过程均基本正常,但受精过程的时间以及胚和胚乳初期发育的过程,均较自交的缓慢。授粉后36~48小时,杂交合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细胞的原胚。授粉后8天,多数杂交原胚的细胞开始解体。授粉后5~6小时,杂交的初生胚乳核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授粉后6天,胚乳游离核开始解体,比原胚败育早。因此在授粉后6~7天将尚未败育的杂交原胚进行离体培养也许是较为合适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及单性胚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邑甜茶的胚囊是由胚囊母细胞直接有丝分裂产生,而胚囊内无助细胞,因此为6核5细胞。胚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因此在无融合生殖中届孤雌生殖。单性胚具有苹果属合子胚相同的发育途径,可分为8个时期:1.球胚前原胚期;2.小球胚期;3.球胚期;4.大球胚期;5.心形胚期;6.鱼雷胚期;7.幼胚期;8.成熟胚。原胚的发育属茄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当胚乳发育处于大球胚形成前,胚乳为游离核,当幼胚形成时,胚乳已形成细胞。当幼胚体积膨大为成熟胚时,则胚乳已解体。  相似文献   

6.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形态分化、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胚后发育等生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鲁梅克斯长叶-20花芽分化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形成期和雌蕊原基形成期;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属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以2-细胞型为主,兼有3-细胞型,具有3条或4条萌发沟;雌蕊发育过程中双珠被的倒生胚珠、厚珠心发育形成核型胚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分体呈线形排列,合点端的一个功能大孢子发育成单核胚囊,经三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八核的蓼型胚囊;受精后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直至发育成具有完整子叶的成熟胚。  相似文献   

7.
以抗旱性差的小麦品种温麦6号和周麦17的花药愈伤组织和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 EMS诱变处理,结果表明:EMS溶液处理花药愈伤组织相对分化率近50%的浓度和时间组合为 0.20% (2-6h);处理幼胚愈伤组织相对分化率近50%的浓度和时间组合为(0.20%-0.40%) (2-4h)。 将EMS诱变处理后分化的224株再生植株接种到PEG浓度为80g/L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抗旱筛 选,共得到13株抗旱植株,平均变异率为5.8%。花药愈伤组织和幼胚愈伤组织EMS溶液诱变处理的 适宜浓度和时间组合为0.20% 4h。  相似文献   

8.
选用3个青稞品种(系)0841-6、T09-401、昆仑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对小孢子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发育情况,分析青稞小孢子发育时期与旗叶距(旗叶与倒二叶的叶耳间距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旗叶距为 0~3 cm 时,小孢子发育处于二分体时期;3~8 cm 时,大部分小孢子细胞处于四分体阶段;8~13 cm 时,单核中期为主;13~18 cm时,花药中存在各种发育时期的小孢子,但以单核靠边期为主;当旗叶距>18 cm 时,小孢子开始大量成熟,直至发育为成熟花粉。供试青稞小孢子品种(系)的发育时期均与旗叶距有一定的相关性,旗叶距可作为青稞花药和小孢子培养幼穗取材的重要形态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短叶罗汉松叶的发育起始于茎端侧面分生组织区细胞分裂形成的叶原基。在叶的发育过程中,维管束下方的3个树脂道最先分化发育,然后,维管束内的原生木质部由近轴面向远轴面分化发育,同时原表皮下的一层薄壁细胞发育形成厚壁组织纤维,起支持幼叶的作用。当木质部基本成熟时,转输组织和韧皮部以及副转输组织开始发育,最后,叶肉组织分化发育为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在叶内部结构分化发育的同时,表皮细胞的外侧形成较厚的角质层。在短叶罗汉松叶的结构中,发达的栅栏组织和角质层对于其生长在干旱和寒冷地区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生殖期形态特点和花粉败育时期及花药花粉败育过程的发育特征。【方法】以3对单胚型甜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的石蜡切片方法,对花蕾和花药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花药结构、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结果】甜菜单胚雄性不育植株与保持系正常植株比较,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存在较大差异。如主茎开花初期提前1~2d,花萼和雄蕊个数为4~6个,花药室数为2~4个,开花后花药呈白色或淡绿色,表面无皱纹,并延迟脱落;其花药和花粉发育明显异常,败育初期在四分体期绒毡层与中层分离,中期小孢子形成时期发育停滞,后期绒毡层与小孢子粘连后逐渐消失,终期花药干瘪,不能形成花粉。【结论】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在生殖生长期其花药和花粉的形态学与细胞学差异非常明显,花药和花粉败育过程大体划分为4个阶段。本研究将败育初期确定在四分体时期的绒毡层细胞与中层脱离开始,与以往的研究者认为败育初期在四分体时期以后的看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贮藏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皆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果针入土0-30天,子叶贮藏细胞不断形成分化,体积变化较小,细胞中脂体和蛋白体形成少,而造粉体则形成较多,并大量积累淀粉粒。果针入土30-45天,子叶贮藏细胞迅速生长,脂体、蛋白体大量形成和增大,充满整个细胞。而淀粉粒形成少。果针入土45-68天,子叶细胞生长减慢,脂体则进一步发育,蛋白体持续形成和增大,60天以后蛋白体趋于解体,间质充挤于脂体间隙。未期,子叶细胞停止膨大,并可能因失水而体积略有减小。结果表明,花生子叶细胞的生长发育,是种仁和荚果形态发育的基础;种仁油分和蛋白质的积累则是其体内脂体和蛋白体不断形成和发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与蔗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花生荚果产量和籽仁营养成分含量与种子蔗糖代谢的关系。【方法】选用种子发育正常的大花生品系(05D610)及其种子皱缩变异品系(05D677)为材料,测定了果针入土后6—72d的荚果干重、果针入土后30—72d籽仁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等,以及果针入土后30—66d籽仁中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果针入土后24—54d是荚果干重的快速积累时期,是决定荚果干重的关键时期,期间05D610干物质积累速率是05D677的2.4倍。收获期05D610和05D677的荚果干重分别是2.06g和1.28g,差异极显著。果针入土后30—72d时期内,05D610籽仁中己糖/蔗糖比值、脂肪含量显著高于05D677,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05D677,两品系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果针入土后30—66d时期内,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酶活力显著高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是合成蔗糖的主要酶;蔗糖合成酶裂解方向的酶活力显著高于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是裂解蔗糖的主要酶。蔗糖合成酶在花生种子有机物贮藏阶段的蔗糖代谢中占主导作用。两品系间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的酶活力差异不显著,05D610蔗糖磷酸合成酶活力显著高于05D677,05D610蔗糖合成酶裂解方向的酶活力明显低于05D677。【结论】在花生果针入土后24—54d是干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蔗糖合成酶(裂解方向)是影响有机物积累的关键酶。籽仁中己糖/蔗糖比值、蔗糖磷酸合成酶活力、蔗糖合成酶裂解方向酶活力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正常品系(05D610)和种子皱缩变异品系(05D677)间荚果干物质积累速率、荚果干重、营养成分出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扫描电镜和实体解剖镜下观察到的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花芽分化过程。包括在幼胚发育中第一个花序原基分化、播种后子叶出土前第一个花芽原基分化、幼苗生长过程中花器分化和生长形态。辨明了花序苞片与混合芽芽鳞的区别以及花生花序的确切类型;证实通常称为萼管的管状物由花萼、花瓣和花丝等部分参与组成,并认为这一管状物应称为花管较确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报告了为害广东柑桔芽鞘新害虫——桔达瘿蚊Dasinerta为害情况、生活史及习性的研究结果,并提出了控制该虫为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土壤干旱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时空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土壤干旱对果肉、果皮、种子和果梗中总酚时空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花后30d)种子中总酚含量最高,而成熟期(花后110d)则果梗中含量最高,且土壤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5%)对总酚的空间积累无明显影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果肉和种子中总酚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但土壤干旱导致幼果期果梗、果皮、果肉和种子中总酚含量分别比CKⅠ(不控制灌溉,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5%)提高了8.1%、7.1%、8.9%、8.1%,比CKⅡ(采用塑料膜避雨设施,其他同CKⅠ)提高了6.3%、8.0%、19.0%、7.0%;成熟期果梗、果皮、果肉和种子中总酚含量分别比CKⅠ提高了6.8%、14.4%、46.1%、-10.0%,分别比CKⅡ提高了10.5%、33.8%、86.6%、28.7%。土壤干旱并不改变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总酚的时空积累规律,但能促进果实各部位总酚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镉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籽仁品质和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胁迫对5个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籽仁品质和镉含量的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镉水平(≤24mg/kg)胁迫下,花生籽仁中镉含量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其中在低镉浓度(〈3mg/kg)下,花生籽仁的镉积累能力较强,但品种间镉积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镉胁迫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和重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影响,但品种间存在差异,KB054是本试验中镉耐受能力最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上的残留特性和安全风险。[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及室内检测研究50%异甲·特丁净乳油在花生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结果]50%异甲·特丁净乳油按施药剂量为2 250、3 750 g a.i./hm~2,于花生播后苗前土壤喷施1次,收获期的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花生植株、花生壳、花生仁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异丙甲草胺残留量0.05 mg/kg,特丁净残留量0.01 mg/kg)。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1.6~14.8 d,药后30 d消解90%以上;特丁净在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1~14.7 d,药后30 d消解87%以上。总的来说,异丙甲草胺和特丁净在土壤中半衰期较短,消解速度较快。[结论]试验结果为异丙甲草胺·特丁净在花生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4种杀虫剂对花生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期沟施地蚜灵、地鹰拌种、高巧种衣剂机械包衣、高巧+普尊混合种衣剂机械包衣均对花生出苗无显著影响;各处理对蚜虫有明显的防效,药后25天不同处理防效为70.0%~83.0%;药后55天防效为40.2%~61.3%,其中地蚜灵、高巧、高巧+普尊的防治效果均在60%以上,显著高于地鹰。不同药剂的增产幅度为2.4%~7.5%。用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结果,各药剂在花生荚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日本肯定列表和中国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滇重楼授粉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滇重楼授粉特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滇重楼是常异花授粉植物,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②自然界中的滇重楼通过昆虫进行传粉,属虫媒植物;③滇重楼自花授粉结籽率低,人工异花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的有效措施;④滇重楼的最佳授粉期是在花粉囊裂开后的第5天,花粉囊裂开后的5 d内完成人工授粉效果最好,授粉后到完成受精有效时间为24~96 h。本文为滇重楼育种和提高种子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