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云富 《吉林农业》2011,(12):143-143
蓝莓学名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果树。世界上越橘属植物约有450多个品种,我国约有近百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可是具有栽培利用价值的主要有八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即兔眼越橘、南高丛越橘、北高丛越橘、狭叶越橘、戍叶越越橘,笃斯越橘、红豆越橘和蔓越橘。吉林省九台地区土壤、温湿度等条件适合蓝莓生长。本文详细介绍蓝莓的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栽培种越橘已经成功地在世界各地繁育和栽培,其中矮丛类型越橘在美国缅因州、加拿大的亚特兰大和魁北克大规模栽培生产,在加拿大和中国北方有少量试验性栽培.相对于其他栽培越橘类型,矮丛越橘未得到大规模快速种植发展的原因在于建园速度慢、插条形成地下茎数量少.组织培养可以提供大量苗木并实现快速建园,但产量低于扦插繁育的苗木.通过种子可快速繁育苗木并快速建园,但后代变异大、产量低.矮丛越橘中"Novabhe"品种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快速建园并实现高产.如果选择适宜地点建园并采用与野生越橘相同的管理方式,将实现中国北方矮丛越橘大规模种植,而且将比美国相应区域的野生越橘更丰产.  相似文献   

3.
樟叶越橘是具有重要药用和经济价值的特色资源植物,其野生资源日益匮乏,比较其主效成分在组培和野生植物中的含量差异,可为利用组培樟叶越橘大量获取主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了樟叶越橘组培与野生植物不同部位中6′-O-咖啡酰熊果苷(6′-O-caffeinylarbutin,CA)、绿原酸和熊果苷3种主效成分含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主效成分在樟叶越橘组培与野生植物的不种组织部位中的含量存在差异,在成熟叶片和叶芽组织中组培樟叶越橘具有高于野生植物的主效成分含量.各主效成分含量在不同种源樟叶越橘成熟叶片中差异显著,组培樟叶越橘的CA和绿原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植物(P<0.05).因此繁育的组培樟叶越橘不仅解决了樟叶越橘野生资源匮乏和取材困难问题,还具备了替代野生植物大量提取获得主效成分的潜能.建议后期可将组培樟叶越橘植物规模化生产并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大兴安岭植物中-熊果苷这一天然功效成分的开发与利用,本文对笃斯越橘、红豆越橘和细叶杜香3种杜鹃花科植物中-熊果苷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3种杜鹃花科植物中,红豆越橘的茎、叶和果实以及细叶杜香的茎、叶中均含有-熊果苷,其中以红豆越橘叶中含量最高,达到4.90%,红豆越橘果皮中含量次之,为1.92%,红豆越橘茎中含量0.97%。红豆越橘果肉、细叶杜香的茎、叶中虽然含有-熊果苷,但是含量极低。笃斯越橘果实中没有检测到-熊果苷。  相似文献   

5.
越橘隶属杜鹃花科(Eficaceae),越橘亚科(Vaccinioideae),越橘属(Vaccinium),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对野生越橘属植物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越来越重视,其中主要资源为笃斯越橘、红豆越橘、南烛和江南越橘等。我国研究者对野生越橘的生态、生理生化、繁殖培育、栽培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也相继开展了深入研究,且成果显著。我国野生越橘资源丰富,又具有先天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势,所以深层了解其特性,提高繁育水平,形成系统研究和规模生产,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果越橘(Vaccinium leucobotrys Nutt.)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唯一白果类型的种,在越橘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以白果越橘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干种子及植株嫩茎段为外植体,对白果越橘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越橘成熟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和嫩茎段是白果越橘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WPM+1.0 mg/L ZT较有利于白果越橘种子及嫩茎段腋芽萌发和生长,WPM+0.5 mg/L ZT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大量增殖;白果越橘种子萌发后,在茎的基部有椭圆形淡绿色的组织形成;培养基pH值对其增殖有很大影响,pH值为5.4最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增殖;细腐殖土是一种较理想的扦插基质,可以替代苔藓和草炭土作为蓝莓试管苗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7.
白果越橘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果越橘(Vaccinium leucobotrys Nutt.)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唯一白果类型的种,在越橘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以白果越橘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干种子及植株嫩茎段为外植体,对白果越橘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越橘成熟果实中的新鲜种子和嫩茎段是白果越橘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WPM+1.0 mg/L ZT较有利于白果越橘种子及嫩茎段腋芽萌发和生长,WPM+0.5 mg/L ZT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大量增殖;白果越橘种子萌发后,在茎的基部有椭圆形淡绿色的组织形成;培养基pH值对其增殖有很大影响,pH值为5.4最有利于白果越橘的增殖;细腐殖土是一种较理想的扦插基质,可以替代苔藓和草炭土作为蓝莓试管苗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8.
以笃斯越橘的盛花期花朵为试材,克隆了笃斯越橘花青苷合成途径ANR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橘ANR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226bp,其中包含1 035bp ORF,编码34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8kd,等电点值为5.34。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ANR基因比对后发现,笃斯越橘ANR基因分别与桃、苹果、葡萄、野草莓的ANR基因序列的一致性达61%、62%、62%和59%,表明克隆到了正确的笃斯越橘ANR基因。该序列与其他植物的ANR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所克隆的笃斯越橘ANR基因分别与桃、苹果、野草莓等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越橘EST序列中SSR位点的分布规律,开发越橘EST-SSR引物,并分析其在越橘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作用。【方法】以91份越橘种质为材料,利用越橘果实转录组(RNA-Seq)的测序结果,通过SSRIT在线搜索,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30对引物,并筛选扩增效果理想的引物,用筛选出的引物分析91份种质的多态性,构建91份种质的系统发育树。【结果】34 464条越橘unigene序列中含有SSR位点的序列有829条,SSR位点有913个,其中二核苷酸、三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SSR类型,分别占全部SSR位点的13.69%和81.27%。不同核苷酸数目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差异很大;越橘EST-SSR位点集中在11~15bp;三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基元复种类最多,在所有重复基元中GAA/TTC发生频率最高。设计的30对引物中有17对引物在供试越橘种质中扩增出理想的PCR产物,17对引物均有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9时,可以将供试越橘种质分成4组。【结论】EST-SSR标记可以用于越橘品种的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发掘越橘中WBC型(White brown complex)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基因,研究其与次生代谢物质(Secondary metabolite)运输关系,从越橘果实转录组测序文库中筛选出21个编码WBC型转运蛋白基因。其中10个基因上调表达,11个基因下调表达,10个上调表达基因中有7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以越橘‘北陆’(Northland)根、茎、叶芽、叶、花芽、花、绿果、粉果、蓝果、蓝果种子、蓝果果皮和蓝果果肉为试验材料,对7个显著上调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 RT-PCR)分析,研究在越橘各个器官和果实发育不同阶段中表达模式。结果表明,越橘中7个WBC转运蛋白基因中有5个基因在果皮和果肉中的表达情况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越橘所有组织器官中均能检测到WBC型转运蛋白表达,但表达量不同。Unigene5067_All和Unigene27766_All在根中表达量最高,Unigene14517_All、Unigene27928_All和Unigene29820_All分别在茎、花和蓝果中表达量最高,Unigene34381_All和Unigene34438_All表达量从绿果、粉果到蓝果呈递增表达模式,与越橘中花色素苷累积呈现一致性,推测这两个WBC转运蛋白基因可能参与越橘次生代谢物运输。有助于阐明越橘中WBC转运蛋白生理生化功能。  相似文献   

11.
董朝莉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75-1377
【目的】研究影响蓝莓组培苗大棚炼苗的各种因子,以提高蓝莓组培苗的生产效率。【方法】以兔眼蓝莓为试材,分别进行不同浓度IBA溶液蘸根、季节、气候条件、时间段及空气湿度对组培苗移栽存活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蓝莓组培苗以移栽时不使用任何生根剂处理的存活率最高;蓝莓组培苗在秋冬季出瓶移栽效果最好,存活率在80%以上,春季次之,存活率在70%以上,夏季不适合蓝莓组培苗出瓶移栽;不同时间段移栽组培苗存活率高低次序为:傍晚>早上>中午,晴天中午移栽存活率最低,仅为71%,阴天傍晚最高,达83%;在一定湿度范围内,空气湿度越高,组培苗的存活率越高,其中以在苗床上方搭建小拱棚并覆盖一层透明薄膜处理空气湿度最高,移栽组培苗存活率达93%。【结论】蓝莓组培苗移栽时无需使用IBA等生根剂处理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季节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有影响,春季和秋冬季适合蓝莓组培苗出瓶移栽;移栽当天的气候条件对组培苗出瓶移栽有影响,但不显著;空气湿度对蓝莓组培苗移栽存活有显著影响,在苗床上方搭建小拱棚并覆盖一层透明薄膜可明显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安徽蓝莓种苗组培扦插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蓝莓组培繁育技术,为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6个兔眼蓝莓品种、5个高丛蓝莓品种和2个半高丛蓝莓品种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和温室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还进行了蓝莓扦插繁育技术试验。[结果]不同的蓝莓具有不同的最佳繁育方法,高丛和半高丛蓝莓适宜组培繁育,而兔眼蓝莓适宜绿枝扦插繁育。蓝莓在丛生芽诱导培养基WPM+ZT 2.0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WPM+ZT1.0 mg/L、生根培养基1/2WPM+IBA 0.1 mg/L培养,生根率达30%~70%,试管苗经温室锻炼后成活率达60%。[结论]安徽发展蓝莓产业化生产条件优越,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越橘叶片组织结构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18个引种越橘品种的叶片组织细胞结构进行了观察、描述,并测定了叶片、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等结构参数。结合18个品种抗寒性的田间观察结果,分析认为:越橘叶片组织结构的栅/海比(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与SR(疏松海绵组织厚度与叶片厚度的比值)同越橘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单一组织(如栅栏组织,气孔大小等)会随着试材所处生态条件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叶片栅/海比和SR值反映了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厚度3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栅/海比越大、SR值越小,抗寒性越强,而且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有可能作为越橘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蓝莓组培过程中分化率低的问题,从而获得蓝莓的最佳继代培养基,以矮丛蓝莓品种美登的无根试管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四因素混合水平的继代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蓝莓的继代培养基是改良的WPM+ZT 0.5mg·L-1+IBA 0.1mg·L-1+蔗糖25g·L-1,pH5.0。  相似文献   

15.
越桔工厂化育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项研究以半高丛越桔‘Northsky’、‘Northblue’,矮丛越桔‘Blomidon’、‘Brunswick’4个栽培品种为试材,进行试管苗繁殖。用经过改良的WPM培养基加0.5—1mgL#+(-1)玉米素大量增殖幼枝。幼枝试管外扦插,用IBA1000、2000、3000ppm快速浸蘸法和2、5、10ppm慢速浸润法处理均能顺利生根;用塑料盘盛装腐苔藓基质,扣塑膜小棚保湿的简易设备进行试管外扦插,生根率达90%以上。研究中创造了塑料小盒冬季冷贮幼枝、透明塑料盒滤纸卷扦插吊挂空中催根等方法,更便于苗木工厂化生产。同时发现了越桔试管苗有因饥饿和冷凉而被迫的绿色休眠习性,可做为研究大量冬贮幼苗的理论依据。本文根据越桔特性提出在生态最适区建立工厂化育苗的配套培育圃。最后论证了越桔组织培养苗可以用于生产性栽培。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内外越橘组织培养中无菌繁殖系的建立、继代增殖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试管苗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的驯化移栽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组织培养在越橘上的应用及展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蓝莓夏普蓝组培苗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夏普蓝"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组培苗繁殖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ZT、蔗糖,分析了其对组培苗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以及不同IBA浓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WPM+ZT 1.25 mg/L培养条件下,"夏普蓝"组培苗丛生芽分化效果最佳。在培养基中附加蔗糖是蓝莓增殖培养所必需的,蔗糖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蓝莓增殖产生不良影响,以蔗糖40 g/L时的增殖效果最好;生长素IBA对"夏普蓝"的生根诱导有促进作用,IBA 0.6 mg/L对诱导蓝莓组培苗生根最有效,生根率可达88%,生根速度较快,粗细均匀,根系壮。  相似文献   

18.
越桔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作者采用绿枝扦插生根方法,在常规育苗条件下,获得了90%以上的生根率。试验结果表明,越桔绿枝扦插以腐苔藓基质最好,适宜的枝段长度为2~3芽,生根药剂以3000ppmIBA,1000ppmNAA效果较佳。另外,用一年生试管幼枝扦插苗绿枝扦插其效果优于多年生试管幼枝扦插苗绿枝或普通苗绿枝。  相似文献   

19.
土壤施用松针对越橘生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土壤施用松针对越橘生长的效果,以获得更适合越橘生长的土壤改良物质。[方法]以1年生高从蓝莓品种M6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田间实验,设8个处理,在越橘生长的土壤中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松针和草炭,并加入0.5 kg/m3硫磺粉,对土壤进行改良,通过相关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它们对越橘生长、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松针结合硫磺粉能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松针+原土的土壤改良类型适合越橘生长,植株的高度、粗度、基生枝数和百叶干重都有明显的增加,松针+粪肥+原土的处理越橘表现出很好的长势,叶片氮、锰元素含量分别为20.40 g/kg和982 mg/kg。[结论]松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土壤改良物质,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适用于越橘产业化栽培。  相似文献   

20.
以半高丛越橘品种"北陆"为材料,研究了遮荫处理对半高丛越橘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光照和半遮荫处理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在全遮荫处理下,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越橘叶片的总叶绿素总量、叶面积以及栅/海值逐渐增加,而叶绿素a/b值和比叶重减少;同对照相比,半遮荫2处理的光合特性与全日照无明显差异,是较好的半高丛越橘露地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