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随着引黄灌溉条件的改善,我县水稻种植面积己发展到30余万亩。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由间歇性变为常发性,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1990年全县发病4.7万亩,病重地块病株率达89.1%,稻叶干枯,损失严重。白叶枯病己成为我县水稻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几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发展的情况分析,其猖獗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乱引乱调种子。由于种子经营渠道  相似文献   

2.
水稻白叶枯病是中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该病在浙江省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发生程度较轻,导致农民对其危害思想麻痹,但近年来水稻白叶枯病在浙东南再度暴发,区域流行风险极大,严重威胁粮食生产安全,2021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为明确不同阶段防治措施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影响,本研究2021年在浙江省仙居县下各镇开展小区试验,以期为指导水稻种植主体科学防控水稻白叶枯病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种子处理+带药移栽的秧田预防措施可以延缓病区水稻显症时间,可以利用时间差开展水稻白叶枯病预测预报,秧田预防措施对防治效果和挽回产量损失具有一定贡献,但不能持续控制病害发生程度,影响防治效果和挽回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为大田后期防治措施,采取综合防控和仅采取大田后期防治措施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达82.9%和82.3%,挽回产量损失分别达49.3%和48.3%。同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控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广,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90%.  相似文献   

5.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甚至90%.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水稻白叶枯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本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T429)和伯克氏菌(T392)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T429具有分泌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嗜铁素的能力,T392具有分泌嗜铁素和解磷的能力;同时,2株生物防治菌株均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表明,T429和T392对苗期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14%和68.25%;T429和T392对成株期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0.29%和45.56%。表明T429和T392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20%清道夫SC是防治水稻中后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理想药剂,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为750 g/hm2.在水稻生长中期白叶枯病发生始盛期连续用药2次,对白叶枯病的防效可达80%;破口抽穗期用药1次,对稻瘟病的防效可达95 %;增产效果均在20%以上,明显优于20%三环唑、25%叶枯宁WP单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特进行了多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在水稻白叶枯病未发生时或发生初期,每667 m2施用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40 mL或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50 mL,兑水30 L均匀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用药间隔期7~14 d。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防治稻瘟病、稻曲病是我省目前水稻的主要病害;白叶枯病在局部区域发生严重。针对这三大病害,建议选用菌立停1%水剂与美生80%可湿性粉剂或农力托25%可湿性粉剂混用,可有效治疗并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发生和蔓延。1.菌立停1%水剂所  相似文献   

10.
<正> 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发生频次高,发病程度重.70年代六安地区白叶枯病发生严重.80年代初,由于采取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病害基本得到控制.近两年特别是1987年,忽视了抗病品种的作用,扩大了感病的杂交稻,致使该病有很大程度的回升.在研究水稻白叶枯病发生规律的过程中,初侵染源的问题一直受到重视.50年代,南京农业大学和江西省农科院研究证明,我国水稻白叶枯病初次侵染源以稻种为主.60年  相似文献   

11.
水稻白叶枯病是东港市水稻最重的病害之一。为了防治和控制白叶枯病的危害,自1997年起,根据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技术,获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具体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2.
<正>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三大严重病害之一。全国除新疆、内蒙、青海和甘肃等省区未发现外,其余省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据湖南省农科院、农学院报道,在海拔1000米以上稻田也有白叶枯病的发生。六十年代我省仅在南部稻区有点片发生,七十年代蔓延达50万亩,八十年代初期再次扩大,达70余万亩,且遍及南北稻区,损失严重。如临汝县1970—1982年,该病大流行三次,损失稻谷40—90%。因此,作好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对实现我省水稻稳产、高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稻白叶枯病是澜沧县上允镇常年发生的水稻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上允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症状并对发病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 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称为水稻的三大病害,特别是前两种病害在我省新老稻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有些年份稻瘟病发生也较重.大发生年,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成为水稻生产上的大障碍.白叶枯病是一种细菌病害,其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病斑从叶尖开始沿中脉或叶缘  相似文献   

15.
蒋平 《农技服务》1996,(5):31-32,30
<正> 水稻白叶枯病是榕江水稻的头号病害。历年来发生较重,但很少流行。而1993~1995年曾3次大流行,造成水稻大面积的减产,尤其是1993年,许多田块几乎绝收,平均减产达38.7%,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1次。为对防治白叶枯病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对我县白叶枯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现介绍如下,希望各地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6.
根据墨江县2006-2012年水稻田间病虫害调查资料,简述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现状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白叶枯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建立健全白叶枯病预测、预防制度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有效控制白叶枯病的发生为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白叶枯病是我市水稻的重要病害。1990年因受台风暴雨侵袭,导致全市晚稻白叶枯病大暴发,发病面积达100余万亩,损失惨重。实践证明,喷药保护是综合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一个重要措施,但由于此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防治难度大,对药剂选择的要求高,目前常用的叶青双农药,药效一般,在流行条件下,防治效果难尽如人意。因此筛选高效内吸持久安全的新型杀菌  相似文献   

18.
衢州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贝雪芳  卢王印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196-2198
近年来由于灾害性天气多发、菌源的累积、稻种调运频繁、水稻品种抗性下降以及田间肥水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水稻白叶枯病呈上升势头,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规律和发病因素,通过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控对策及技术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为水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水稻品种间栽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4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和1个地方糯稻品种,以不同品种组合及按不同行比种植进行田间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研究. 结果表明,糯稻与籼型水稻品种间栽可有效地减轻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不同品种组合防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组合中黄壳糯效果较好,与其净栽模式相比,2005和2006年在糯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达52.0%和86.4%,在主栽籼稻品种上白叶枯病的最高防效分别为59.3%和66.6%;以黄壳糯作为间栽品种时,可有效降低病害传播距离,与净栽相比,间栽种植水稻白叶枯病传播距离降低了21.8%~59.2%;同一品种组合、不同行比的间栽模式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效果不同,混合间栽的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配比关系,其中以主栽品种与间栽品种按6∶ 1行比种植,对病害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