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原虫病,在人畜和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人和200多种动物都可感染。我国经血清学或病原学证实可自然感染的动物有猪、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鹿、兔、猫、犬、鸡等16种动物。各种家畜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在养猪场中可以突然大批发病,死亡率高达60%以上,尤以3~5月龄的仔猪发病严重。本病可以通过母猪胎盘  相似文献   

2.
猪弓形虫病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发病情况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2 0 0 1年 1 0月 ,河北地区几个猪场连续送来病、死猪检验 ,病猪临床表现体温升高 ,咳嗽伴有鼻漏 ,呼吸道症状明显。发病急 ,死亡快 ,尸体的耳尖、腹下、下肢和尾部皮肤有紫红色淤血斑。2 病理变化2 .1 剖检病变 死猪的胸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清亮的渗出液 ,心包腔积液 ,心脏表面覆盖一层黄色胶胨样的渗出物 ,肺脏膨隆 ,被膜紧张 ,肺水肿、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被膜下可见粟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灶。肺脏呈斑驳状 ,有大片红色实变区。肝脏肿大 ,其表面散在粟粒大的灰白色坏死灶及出血点。脾脏稍肿。…  相似文献   

3.
邓愧 《兽医导刊》2022,(6):20-21
猪产品是我国广大百姓餐桌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随着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猪肉需求量也日益增多,此种背景下也催生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染性猪病会对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猪传染病还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影响.猪弓形虫病就是一种可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猪病.以下就以弓形虫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  相似文献   

4.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种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和典型的免疫性疾病,可以在多种牲畜群体中寄生。猪群一旦受到弓形虫感染,病情会快速传播,蔓延防控不及时,还会造成整个猪群全部发病,死亡率有时高达60%以上,是危害生猪养殖产业的常发病和高发病。因此,需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在疾病进入流行高发期前,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控,提高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保障养殖安全。该文探讨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弓浆虫病,它是由艾美耳科的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弓形虫能使很多动物感染发病,特别是猪最易感染,并且有高度致死性,如防治不当可引起暴发和成批死亡。该病特点是高热、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弓浆虫病 ,它是由真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弓形虫能使多种动物感染发病 ,特别是猪最易感 ,并具有高度致死性 ,如防治不当可引起暴发和成批死亡。该病特点是发烧、呼吸困难、流产、便秘、部分猪排暗红色血便及急性死亡。1 发病情况近两年来 ,每年 6~ 1 0月份本地部分猪场及农户饲养的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 ,时常发生一种高热稽留 ,呼吸困难 ,流鼻涕、皮肤出现红紫斑 ,怀孕母猪流产 ,部分仔猪病初便秘 ,后期排暗红色粪便的病 ,仔猪死亡率高达 90 %以上。流行特点是沿海及…  相似文献   

7.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寄生于猪体而引起的一种以25千克以上的架子猪及育肥猪多发的一种原虫病。其主要特征是:病猪高热、呼吸困难、咳嗽、眼结膜充血,耳、腹下及四肢内侧等处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或有小出血点,妊娠母猪流产或产死胎。该病多发于5~10月份,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猪群多在发病后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病例。1病例介绍1.1病例一潢川县彭店乡付楼村冯某养猪场,存栏猪298头,2003年8月15日开始发病,至9月13日,相继发病71头,发病率24%,死亡35头,死亡率12%。经了解,冯某饲养的2月龄猪只,从附近县区购买,进行短期育肥,进行过猪瘟、伪狂…  相似文献   

8.
猪弓形虫病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弓形虫实际上是猫的一种球虫 ,其整个发育过程 ,需要两个宿主。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 ,在其体内进行有性繁殖 ,随粪便排出卵囊。人和多种动物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在其体内进行无性繁殖 ,形成弓形虫速殖子和包囊 ,一旦侵入中间宿主体内 ,皆可引起弓形虫病或隐性感染。猪弓形虫的感染率较其它动物高。仔猪及成年猪均易感染 ,常可在猪场暴发 ,或呈地方性流行 ,其死亡率高达 60 %。弓形虫对某些猪也可造成隐性感染 ,不显症状 ,但长期存在于猪体内。因此本病对养猪生产 ,食品卫生和人体健康都有严重的威胁。近…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养猪场的养殖户更深入的了解猪弓形虫病的危害,及为养猪场的养殖户提供防治猪弓形虫病的策略,本文笔者主要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对猪弓形虫病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使猪弓形虫病得到有效的防治,还有助于我国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猪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猫科动物是其终末宿主,在温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患猪以及带虫猪是其主要的传染源,患猪感染后多表现为稽留热,全身症状以及呼吸道症状明显,种猪感染率最高,可通过配种等传染给母猪,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早产等症状,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天水市某养猪专业户发生以母猪流产、早产、死胎和怪胎,仔猪及架子猪呼吸困难,耳背面、背部、臀部及腹下皮肤呈紫红色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病科涂片检查、血清学检验、动物试验确诊为弓形虫病。经采用磺胺类药物磺胺-6-甲氧嘧啶(SMM)、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氧嘧啶SDM与抗菌增效剂、黄芪多糖合用,并配合中药防治效果显著。急性期采集病料,后期采集血清是准确诊断的基础,早确诊、早治疗、按疗程合理用药及消灭传染源、防止饲料、饮水等被猫烘污染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其特征是:患病动物高热、呼吸困难、咳嗽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妊娠动物流产,产死胎、畸形胎。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人畜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 ,我地区广大养猪户中 ,暴发弓形虫病 ,常可引起整个猪群发病 ,死亡率可高达 60 %以上 ,经用磺胺类药物配合其增效剂联合应用 ,有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高达 40 .5~42 .0℃ ,稽留 7~ 1 0天 ,精神委顿 ,减食或不食。粪干而带有黏液 ;离乳小猪多拉稀 ,粪呈水样 ,无恶臭。稍后呈现呼吸困难 ,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呼吸 ,有时有咳嗽和呕吐 ;流水样或黏液鼻液 ;末期耳翼、鼻盘、四肢下部及腹下部出现紫红色瘀斑。最后呼吸极度困难 ,后躯摇晃或卧地不起 ,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孕猪往往发生流产或死胎。…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病也称弓形体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分布非常广泛。弓形虫是1908年第一次从北非的一种梳趾鼠的单核细胞中发现的,根据形态将其命名为弓形虫。之后,我国境内也发现了弓形虫,尤其是在一些家畜(类似于狗、兔等)的体内发现了弓形虫的存在。近年来,猪弓形虫病在猪群之间的暴发性传播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也使人们重新关注猪弓形虫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镇江市某大型猪场大棚圈养猪于2000年9月暴发弓形虫病的临床观察,尸体解剖检查及实验室病原体与血清学检查的诊断过程,以及确诊后应用20%磺胺嘧啶钠(0.015~0.02g/kg体重肌注)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17.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或弓浆虫病,是由猪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体组织及体液内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本病分布极为广泛,发病猪常为突然发病,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较大。 1 病原特性 弓形虫病的病原为球虫目、肉孢子虫科、弓形体属的刚地弓形虫。弓形虫为双宿主生活周期的寄生性原虫,猫是其终末宿主,弓形虫在猫体内进行有性繁殖,存在的形式有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  相似文献   

18.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可感染200多种动物和人类。根据不同国家和使用不同的诊断方法测定猪的发病率为7%~86%,死亡率高达60%以上。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时有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据报道,人群的平均感染率约25%~50%,有人推算全世界约有1/4的人感染弓形虫。2001年11月湘南某猪场暴发猪弓形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肖世忠 《动物保健》2011,(Z1):96-97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是呈世界性分布,弓形虫最早于1908年发现于突尼斯的龚地梳趾鼠,1923年发现于人体。国内于恩庶1955年在猫、兔体内检获弓形虫虫体,谢天华1964年在江西报道了人的病例,1977年上海农科院报道了  相似文献   

20.
肖世忠 《兽医导刊》2011,(Z1):96-97
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宿主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是呈世界性分布,弓形虫最早于1908年发现于突尼斯的龚地梳趾鼠,1923年发现于人体。国内于恩庶1955年在猫、兔体内检获弓形虫虫体,谢天华1964年在江西报道了人的病例,1977年上海农科院报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