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3年期间接受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并获得9~12个月的随访脊柱结核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及脊柱稳定情况、结核中毒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脊柱融合率提高以及结核中毒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椎体高度无丢失,脊往后凸畸形改善,平均矫正角度12°。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病灶清除植骨术治疗腰椎结是安全有效,手术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病变的节段、前方脓肿范围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式在临床治疗胸椎结核的可行性。方法以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16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12个月,平均10.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切口的疼痛均消失,而且无肩关节功能障碍。植骨均完全骨性融合。脊柱的后凸畸形由术前的平均30.2°改善至术后的10.5°,随访无明显脊柱后凸加重。所有患者椎体结核均治愈,无局部复发;Frankel分级均为E级。结论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胸椎结核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度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前方减压、椎体间植骨、Z-形钛钢板内固定,术后卧床3周,3周后戴支架起床活动。结果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CT或MR显示椎管内压迫去除,植骨愈合。脊柱后凸Cobb角较术前改善12.7°,无继发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较术前有1~2级以上的改善。结论Z-形钛合金钢板前路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减压彻底,固定牢固,不破坏后稳定结构,并能一期重建脊柱系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各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失败原因.方法:分析33例手术失败的病例资料,包括内固定方式、植骨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的时机.结果:不适当的内固定及植骨导致手术失败;术后康复训练过早导致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后路或前路椎间植骨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正确的康复训练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腰椎失稳,经椎弓根螺钉固定,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56例患者,并对术后植骨融合和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优49例,良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4.5%。术后随访1~3年,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椎弓根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椎骨融合率第1年为90%,第2年全部骨性融合。结论:采用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可使滑移椎体部分或全部复位,脊柱间融合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评估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和后路椎体间植骨在重建胸腰椎脊柱稳定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19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应用Steffee(44例)、RF(38例)、AF(82例)、RF-Ⅱ型(32例)进行复位固定并行后路椎体间植骨.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RF、AF和RF-Ⅱ型共152例均达到解剖复位;Steffee轴向复位差,水平复位满意.术后196例经6~24个月随访,按Wiltse分度法,各系统术后椎管容积有非常满意的恢复.按张光铂分类法,椎管侵占恢复至0~1度.按Franrel分级,胸腰椎骨折脱位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效率93.1%;腰椎滑脱症患者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4.5%.196例获随访病例术后骨折和植骨均获牢固愈合,无复位丢失,无术后感染,无内固定物断裂脱落等.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应用于脊柱骨折脱位具有三维空间内多重矫正力的灵活性和维持解剖复位的坚固性,恢复脊柱的生理解剖序列,为后路椎体间植骨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53例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加锁钢板固定术的患者手术进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并发症,术后12周X线观察显示植骨块达良好愈合。结论医务人员默契配合并科学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结核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实验室检查证实为脑结核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经影像学结合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结核抗体检查确诊2例,1例抗结核化疗6月后病灶缩小,仍在治疗中.1例抗结核化疗者2年后病灶消失.4例手术完整切除瘤体,病理诊断为结核瘤,术后常规抗结核化疗,4例手术治疗者无复发,其中1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脑结核瘤多以颅高压为主要表现,颅外结核史多不明确,临床诊断较困难,影像学可有特征性表现,应结合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结核抗体检查.诊断明确且无明显颅高压首选抗结核化疗,颅高压明显、癫痫频繁、不能定性等可手术治疗,手术完整摘除瘤体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形成可使脊骨髓受压,发生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对人体危害较大。为预防和矫正后凸畸形、减少复发率及提高病变节段的融合率,为脊柱融合和结核病灶的静止提供良好的力学环境,国内外学者将内固定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腰、椎结核患者30例,采用手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骶髂关节结核手术方案目前尚存争议,选择前路或后路手术并无具体指南。回顾分析1例骶髂关节结核合并髂腰肌、腹股沟冷脓肿形成的案例,患者,男,62岁,发现左侧腹股沟肿物2月就诊。经骨盆CT示:骶前间隙,左侧髂血管旁及腹股沟区不规则肿物伴骶管左侧、左侧髂骨骨质破坏,与左侧髂腰肌、梨状肌分界不清。手术选择前路置管联合后路开放,行病灶清除术,术程顺利,随访术后患者症状消失,病灶较前明显缩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同次麻醉下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例,其中,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入、锁定钛板内固定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4例;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入、锁定钛板内固定 后路全椎板切除术1例;前路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自体髂骨植入、锁定钛板内固定 后路半椎板切除术1例.结果: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9月.大部分病人已恢复劳动和工作能力.手术疗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17分法)标准.术后两周四肢肌力和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膝踝阵挛明显减轻,评分提高3~6分,术后半年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9.6%.无铁板松动及植骨块脱出等并发症.后路单开门无关门现象.结论:一期同次麻醉下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为复杂棘手的脊髓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髓前后压迫的同时稳定了颈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分期手术结合固本消痰汤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例髋关节结核患者采用分期手术结合固本消痰汤治疗,采用Harris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经过6~24个月的随访,10例患者功能均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1年拍术侧髋关节X线片发现假体周围骨质丢失较多,给予对症处理及用药6个月,未发现骨质丢失加重现象。未见结核复发,无髋关节翻修病例,患者预后基本满意。Harris评分平均88分。结论通过系统的抗结核治疗和全面的术前评估,分期手术结合固本消痰汤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是一种较安全和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Frank分级:A级11例,B级32例,C级34例,D级25例,E级18例.12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8例单纯AF器械撑开复位,32例同时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后随访平均1年.结果:Frank分级A级14例无进展,其余均有1~2级进步,D级以下均完全恢复正常功能.9例Cobb's角度丢失大于5度.结论:AF固定系统能达到精确复位.脊柱Cobb's角度丢失,可能通过病椎替代物植入术解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对2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行后路椎体间融合和上下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神经损伤,26例经8~28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优良率为88.5%,术后8个月22例植骨已融合,融便率为84.6%。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下,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融合术是治疗重度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组(26例)应用后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6例)则采取前路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而Cobb角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平均VAS疼痛评分是(3.10±0.79)分,低于对照组的(5.57±1.19)分(P0.05)。结论: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肯定,可作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水泥填充辅以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15例股骨远端骨肿瘤患者中骨巨细胞瘤11例,骨母细胞瘤3例,骨样骨瘤1例。术中将肿瘤彻底刮除,95%酒精浸泡创面,骨水泥填充骨缺损空腔,辅以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初期均无严重并发症,15例病例术后随访1~6年,所有病例均无肿瘤复发,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达到正常活动范围,屈曲范围120~135°,过度伸展0~5°。术后按MSTS评定标准对下肢功能进行评定,评分26~30分,平均28.9分。结论骨水泥填充辅以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良性骨肿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有剧烈颈部疼痛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外科治疗的有效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且具有手术指征的伴有剧烈颈部疼痛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18例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术前及末次随访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临床疗效评价及X线片、MRI影像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带锁钢板(ACLP)治疗下颈椎损伤的效果。方法:在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后应用ACLP进行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17例。结果:17例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并在4~6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17例中1例钢板固定位置偏斜,2例共3处螺钉位于椎间隙内,余无1例出现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结论:用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植骨的融合程度较高;同时ACLP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夏氏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优点。方法:对18例长干骨骨不连患者.经彻底清除病灶,凿通骨髓腔.植骨后,采用夏氏外固定器进行治疗。结果:骨不连于3.5~8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3周。结论:夏氏外固定器装卸方便,操作灵活,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四肢长干骨骨不连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ORION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颈椎疾病和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采用ORION内固定,随访6~15个月,平均随访8.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或螺钉断裂、松动及滑脱等并发症。结论:ORION钢板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固定节段稳定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颈椎外伤、退行性变及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