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概述广东广西垦区新一代胶园建设现状和经验,分析新一代胶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一代胶园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小胶园占胶树总面积2/3以上,为了改善小胶园主的经济地位,最近正在进行用高产栽培品种更新无经济价值胶园的工作.然而大约30%的小胶园是低产树或老龄树,这些胶园采用适当的刈胶和刺激方法能获得有经济效益的产量.乙烯丰刺激剂使用于小胶园的做法,必须适合目前流行的刈胶栽培措施.另外,小胶园是天然混杂的.因此一系列的试验计划已在马来西亚有代表性的小胶园中进行.这些试验的目的是评定橡胶树刺激后的表现以及观察乙烯丰长期刺激的效应.为了便于调查,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监测传统胶园与全周期种植模式胶园土壤的养分差异,探讨全周期种植方式对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低;除速效磷外,全周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高。总体而言,全周期胶园土壤全氮、无机氮和微生物量碳低于传统胶园,但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其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传统胶园,其中速效磷含量达显著差异(P<0.05)。与传统胶园相比,全周期种植模式主要影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其中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亦相对较高,其他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
合理施肥是保持我国天然橡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我国胶园在施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本文以海南省儋州市为例,通过调研国营农场胶园和民营胶园的施肥管理情况,发现目前胶园施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土壤样品缺乏代表性、样品化验分析时效性差、施肥配方精准化程度较低和缺乏合理的橡胶树施肥技术等,进而提出制定胶园土壤采样标准、加强快速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科学制定橡胶专用肥配方和加强施肥环节指导等具体完善措施,从而为提高儋州胶园施肥管理水平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前,胶园间作研究多集中在幼龄胶园,而对成龄胶园研究不多,多局限在生产力、生态、水分、化感作用、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与能量流动及经济效益上,而很少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来研究橡胶树与间作作物之间养分竞争、水分竞争,而养分、水分资源协同高效利用的研究则更是少见。未来胶园间作的研究应着眼于成龄胶园,解决成龄胶园各组分之间的养分、水分竞争问题,着重探讨成龄胶园根系及其分泌物对养分、水分竞争的影响作用,阐明养分、水分竞争的机制,提高间作系统养分、水分利用率,为成龄胶园间作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传统胶园与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探讨全周期种植方式对胶园内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有37种物种,总密度为0.975个/m2,而传统胶园有51种物种,总密度为2.698个/m2;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内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植物丰富度指数均显著小于传统胶园,而其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传统胶园(p<0.05);与传统胶园相比,全周期种植方式能导致胶园林下植物物种和个体数(或丛数)减少,植物多样性降低,但其物种的生态优势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曾到海南、湛江、广西及云南地区部分国营农场了解和参观第二代胶园的生产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和学习,对胶园的生产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认为,搞生产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获得单位面积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新胶园必须进行综合生产。胶园综合生产包括橡胶生产、各类间作物生产和防护林带生产。本文仅着重论述胶园间作效益和综合生产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的可行性,通过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20 m)距离橡胶树不同位置间作花生,并开展其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含量以及经济性状表现观测。结果表明,间作的花生均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并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其中行间距橡胶树(东)6 m至(西)8 m之间6 m范围内(相当于25%的胶园面积)间作花生的产量与单作花生无显著差异,间作花生的蛋白质与粗脂肪与单作花生均无显著差异。试验期间(2013年5~7月份),间作花生的全周期间作胶园的橡胶树平均每刀次单株干胶产量和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与不间作的全周期间作胶园无显著差异。在全周期间作胶园间作花生能提高胶园收益29.15%,达3 065.04元/hm2。这表明,在全周期间作胶园大行间间作花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海南胶园土壤表面电荷特性及其主要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海南14个胶园土壤表面电荷特性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供试胶园土壤负电荷总量(CEC8.2)介于3.81~15.66 cmol/kg;永久负电荷量(CECP)介于0.82~9.82 cmol/kg之间 ,可变负电荷t(CECv)介于0.88~13.09 cmol/kg之间:可变负电荷量占表面负电荷总量的比例介于12.27%~88.00%之间,平均值60.64%.土壤的阴离子交换量(AEC)为0.45~3.46 cmollkg.②胶园土壤表面负电荷总量及可变负电荷量均是玄武岩发育的胶园土壤>砂页岩>花岗岩>变质岩>浅海沉积物;胶园土壤表面阴离子交换量(AEC)是玄武岩母质发育而成的胶园土壤>浅海沉积物>变质岩>花岗岩>砂页岩;③影响胶园土壤表面负电荷含量的主要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影响胶园土壤表面正电荷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中游离铁含量.  相似文献   

10.
刺激割制下橡胶园养分状况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3年8~9月在西双版纳胶园采集土壤样品218份,橡胶树叶片样本107份,调查了刺激割胶制度实施5 a后的胶园养分状况及其与胶树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刺激割制实行5 a后西双版纳胶园除土壤有机质、全氮、叶片氮含量下降外,总体来说其他养分状况均有所改善.胶园养分状况的好转与刺激割制推行过程中各农场采用营养诊断施肥等措施有关.缺氮是西双版纳垦区胶园的普遍现象,已成为该区胶树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建议增施氮肥;但也有个别农场缺磷(东风农场)、缺镁(景洪农场)的现象.胶树产量与叶片N含量、胶园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含量成正相关,与叶片K,Ca,Mg,P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橡胶园土壤资源信息,实现土壤资源信息共享,在调查和收集大量橡胶园土壤资料的基础上,运用GIS和空间数据库技术,探讨了橡胶园土壤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构建方法,对橡胶园土壤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胶园土壤数据库系统的E-R模型,确定橡胶园土壤数据库的结构以及库中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系模型,构建了橡胶园土壤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实现橡胶园土壤数据可视化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橡胶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更好地了解橡胶林在区域生态系统中的碳汇作用,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成龄橡胶林及另外2种主要类型人工林——澳洲坚果林和茶园的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采用完全收获法采集平均标准木全株,划取样方采集土壤、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并对所有样品进行实际称重和含碳量测定,进而计算生物量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橡胶林的总生物量为(289.18±15.15)t/hm2,其中林木生物量占比97.06%;橡胶林的总碳储量为(285.02±15.12)t/hm2,其中土壤碳储量占比54.18%、林木碳储量占比45.30%。橡胶林的总生物量远高于茶园[(56.82±12.10)t/hm2]和澳洲坚果林[(44.46±3.83)t/hm2],但三者生物量分配特征相同,均是林木生物量占绝大部分而枯落物和林下植被占比很小;橡胶林的总碳储量也远高于澳洲坚果林[(162.70±3.83)t/hm2]和茶园[(112.03±8.52)t/hm2],且三者都是土壤碳储量占比最大、林木碳储量其次,但澳洲坚果林和茶园都是土壤碳储量的占比(88.18%和77.64%)远高于林木碳储量的占比(10.76%和21.70%)。尽管橡胶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与热带雨林(生物量约420 t/hm2,碳储量约310 t/hm2)相比低很多,但比其他类型人工林高,而橡胶林复合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显著提高林分生物量的积累和储碳固碳能力,提升橡胶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碳汇功能。本研究为评估橡胶树种植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概述橡胶栽培技术经济合理性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种植形式和种植密度研究不够、开垦种胶的产量底线缺乏系统研究、胶林林下资源利用研究不足和缺乏不同植胶环境类型区的采胶策略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橡胶林是我国热区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区域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碳汇功能不能忽视。本研究中将海南儋州橡胶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位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三队的50 m微气象观测系统观测的2018—2020年数据,分析橡胶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生态系统光合生产力(GPP)的物候变化特征,并结合物候模型分析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橡胶林生态系统扮演着碳汇的角色且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呈现“U”型,NEE白天为负值,夜间为正值,11:00—13:00达到峰值;(2)以年度为单位时,会发现明显的趋同物候变化。在橡胶的生长季(3—11月)时,Re及GPP明显大于非生长季,NEE(负值)小于非生长季,均呈现单峰,在8—9月的橡胶生长旺盛期均达到峰值;(3)橡胶林生态系统物候特征显示,在第Ⅱ期生产力上升,在第Ⅲ期达到顶峰,第Ⅳ期开始下降,第Ⅴ至翌年Ⅰ期落叶盛期生产力持续降低;(4)橡胶林生态系统生长季较长,NEE与Re均在生长季达到最大值,雨热同期导致橡胶树在第一、二蓬叶抽发时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增加迅速;(5)不同物候时期NEE与环境因子关系不同,海南儋州橡胶林的环境因子影响物候,物候影响NEE的变化。研究物候与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关系,同时结合环境因子综合讨论,可为后续橡胶林碳循环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为橡胶林生态系统评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据气候减缓项目选择可贸易的碳库,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了2008年和2011年橡胶林碳汇量,进而以2011年为基期,测算了2015年我国橡胶林的碳汇贸易潜力。计算结果表明,到2015年,我国橡胶林碳汇贸易潜力为248.61万t,占现有碳储量的10.62%,碳汇量年均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显示出我国橡胶林碳汇贸易潜力的后劲不足。最后提出了依靠内涵式增长途径来提升碳汇潜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叙述橡胶园套种山毛豆和柱花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高产栽培的措施,论述了该技术推广对于提高土壤肥力、胶苗保苗率、抗寒性和效益等方面的作用。探讨套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而为橡胶园绿肥作物的利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SystemDynamics,简称SD)与方法,以海南农垦国营西庆农场为实证,设计了针对橡胶农场或胶园经营单位等由不同龄段组成的胶园生产动态系统管理SD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对胶园结构以及胶园生产在人力、物质、资金与产出能力等方面进行年际变化预测,并通过系统动力学模拟软件STELLA对某国营农场进行了实例分析,分析结果比较符合当前胶园管理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