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概述了湛江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应用情况,根据对机械化耕整地、种植、田管、收获和装载运输等进行系统分析,得知试验取得较好成效,机械化技术基本能实现。但也存在制约甘蔗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急需加大投入,加强系统规划,提高机械化技术,并加强农机农艺的结合,以促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甜菜作物耕作、播种技术特殊需求的分析,列举了我国甜菜主产区耕作、播种的几种形式和配套机具选用原则,提出了我国甜菜主产区耕作、播种机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调整机械作业标准、改善耕整地作业质量和推广联合耕整地、精量播种技术是实现甜菜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甜菜主要产区的全程机械化机具状态,按甜菜种植规模选择不同的甜菜全程机械化作业模式及各环节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甜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各生产环节所涉及的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育苗移栽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机械等,对我国甜菜全程机械化农机选型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约翰迪尔甘蔗收获机的性能和特点,机械作业的条件,要求整地的规格,农艺的配合内容。  相似文献   

5.
盘锦是老国营农场群,有多年种稻历史,农业机械化发展较早,机械化程度较高.三十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以犁翻、早耙、水耙和水平地为主体的机耕作业体系,这种耕作方式虽对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还存在不利于发挥地力、破坏耕层、适耕期短、用工多、耗油、耗水多等弊端。所以,改进传统耕作方式,以旅耕、松耕、早耙、小四轮拖拉机下水平地替代传统耕作方式势在必行。1旅耕法旋耕法是稻田耕整地方式的重大改革。它对提高作业质量、节省用水、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显著的效果。经过试验、推广,证明了旋耕法具有许多优越性。1·l波耕法的优点1…  相似文献   

6.
比较常规耕作与减耕耕作栽培对甘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减耕植的甘蔗株高,产量及产量略高于对照,而甘蔗有效茎,单茎重及糖分变化不大,但缩短了栽培流程,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土壤流失,甘蔗减耕栽培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7.
海南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概况,介绍海南水稻生产机械化:耕整地、育秧、种植、施肥、防病虫、收获等作业程序的栽培技术要点,提出海南水稻生产机械化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油菜种植耕整地技术装备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耕整地作为油菜种植的首要基本环节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世界主要油菜产区及我国冬、春油菜产区种植概况及特征,分析了国内外油菜种植区耕作体系,系统总结了油菜种植主要耕整地技术及配套装备研究进展,包括种床整理技术、深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降附减阻防堵技术和耕整地智能化技术及其配套装备,指出了油菜种植耕整地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大面积发展水稻的需要,充分发挥水田机械化作业效率高的优势,克服单纯使用小型机械存在的不足,避免机械不配套而浪费资金,寻求提高机械效率和最佳机械配套使用途径,近年来我们对几种水田耕整地机械的技术性能、作业质量、作业成本、经济效益、配套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应用试验,简结如下:且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为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企业集团水稻生产基地,面积333hm2。试验机型为清江-654、泰山-304、手扶。分别在春翻地、水整地、秋翻地、旋耕时调查(见下表):(1)技术性能:油耗指标、使用性能及机车完好率;(2)作业成本…  相似文献   

10.
甘蔗抗旱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甘蔗良种选用,整地播种,肥料施用、田间管理、蔗地覆盖等生产环节综述了甘蔗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崔宁波  范月圆  董晋 《玉米科学》2021,29(6):112-117,126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可减少黑土流失、恢复与提升黑土肥力,是东北地区深入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概述其技术作业模式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土壤“体质”和“体型”3个方面阐述技术实施效果,分析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以及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农户应用不积极、补贴制度不合理、农艺农机脱节等困境。未来应采取措施提高农户的响应程度,科学界定作业补贴的对象与金额,大力支持配套农机的研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玉米农作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红  岳丽杰  杨勤  李卓  李奇 《玉米科学》2017,25(3):99-104
分析西南地区农业分区情况和旱地农作模式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未来农村劳动力变化,以全程、全年、全面机械化农艺农机融合为目标,结合近年的研究与实践,深入讨论旱地三熟改两熟、间套作改贴茬平作的"三全"机械化农作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分析配套建立玉米保墒培肥耕作、精量栽培、多抗高产新品种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以抗旱耐瘠健康良种应用为基础,深耕板土栽培、提早植期、地膜覆盖、合理密植、科学用肥、病虫草害科学防治为核心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对各项先进、实用技术进行优化配组,实现旱地甘蔗双高栽培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往每年榨季糖料蔗砍收后,在田间留下大量的蔗叶(叶梢),通常以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但近年来因污染环境已被明令禁止。如何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已成为糖料甘蔗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糖料蔗叶的营养成分,以及蔗叶还田、蔗叶作为饲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木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建议通过研究开发小型实用多用途的蔗叶粉碎机械设备,形成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蔗农提供蔗叶粉碎还田作业服务;研发推广蔗叶回收机械,扩大利用蔗叶处理加工生产规模,形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多头并进,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化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质量、技术规程,机具要求、保养及安全规则等,旨在为相关甘蔗田间管理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粉垄耕作不同深度对新植蔗和宿根蔗根系形态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差异,探索适合的粉垄耕作深度,为推广粉垄耕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立常规浅耕、粉垄浅耕、常规深耕和粉垄深耕4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浅耕处理下,新植蔗产量比常规浅耕和常规深耕处理分别提高了24.9%和12.4%;...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粉垄耕作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与甘蔗高质高产的相关性,阐明粉垄条件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以‘桂糖42号’为供试品种,设常规耕作(CK)和粉垄耕作(粉垄)共2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结果表明:甘蔗伸长期,粉垄甘蔗的叶绿素含量、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活性分别比常规耕作甘蔗提高5.4%、18.6%、23.5%和30.9%,差异均达显著。此外,粉垄甘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在伸长期和成熟期也显著大于对照。粉垄耕作下甘蔗单茎重、茎长、茎径、有效茎与理论产量等农艺性状均达到显著差异,单茎重提高32.7%,茎长增加13.1%,茎径增加17.6%,有效茎数量提高5.3%,理论产量增加20741 kg/hm 2;纯度、锤度、蔗汁糖分和甘蔗糖分等工艺品质也均达显著差异,分别提高5.2%、9.0%、14.5%和13.4%。粉垄耕作能提高甘蔗伸长期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作用,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研了解广西宾阳县甘蔗种植的现状,针对宾阳县甘蔗种植机械化程度低和施肥不科学两大主要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如建议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机械种植,同时扭转传统施肥观念;增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等;其中宾阳县甘蔗机械化种植推广策略,科学施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等建议对指导蔗区甘蔗优化施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叙述国内外甘蔗机械化生产发展概况和我国发展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通过系统分析湛江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与推广,指出其存在缺乏科学系统规划、经营模式和农机农艺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并提出宜从科学规划,突破瓶颈问题,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以利于甘蔗生产机械化系统工程运作,促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