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总结“十五”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生产因稻米消费市场变化引起的结构调整、品种多元化、增效简化栽培等重大变革凸现的病虫害新问题,按照生产无公害稻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等协调并重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宏伟 《北方水稻》2011,41(3):55+60
介绍了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稻曲病、稻水象甲、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等在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水稻产量的几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进行综合防治,以保障水稻优产、高产.  相似文献   

3.
田兵 《北方水稻》2013,(5):46-47
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水稻生产的安全进行,也有利于粮食的增产增收。对贵州铜仁地区思南县瓮溪镇水稻病虫害进行了试验性防治,介绍了示范区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等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从农业综合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适用于当地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稻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危害水稻的病虫害达260多种,其中对水稻生产威胁严重的达30多种.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方式的改变,品种抗性的下降以及气候异常因素的影响,使水稻病虫灾害有加重的趋势.为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实践经验,对当前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十五”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生产因稻米消费市场变化引起的结构调整、品种多元化、增效简化栽培等重大变革带来的病虫害新问题,按照生产无公害稻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等协调并重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突破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分析总结几年来海南省昌江县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水稻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佛镇地处辽宁省南部的辽河下游、主要栽培作物是水稻、是辽宁省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水稻病虫害频繁发生,日趋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产由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轻的达1—2成,重的3—5成,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情况,除加强植物检疫和农业防治工作外,农药防治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下面就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稻瘟病叶瘟在发现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立即对发病中心及周围四块进行喷药防治,连续喷药2—3次,每次间隔5—7天.苗叶瘟要带药下田。防治穗颈瘟的关键时期是在水稻抽穗期.凡是稻苗生长后期叶瘟仍普遍发生,剑叶或叶枕出现病斑,稻株贫青徒长,感病品种,晚稻抽穗期遇寒流的,均要列为防对象田,这类四块要…  相似文献   

9.
对盘锦地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及防治情况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就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较科学的论断。通过论述,便于对盘锦地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情况加以全面掌握,为植保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0.
柳丹 《北方水稻》2004,(3):29-31
对盘锦地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及防治情况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就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较科学的论断。通过论述,便于对盘锦地区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情况加以全面掌握,为植保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及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同时秸秆还田也会加重水稻病虫害的危害程度,生产上需综合考虑秸秆还田数量、年限、种植品种等因素,以达到增产同时不加重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志农  张玉烛 《作物研究》2006,20(4):297-307
针对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问题和农药污染造成的生态问题,从生态学观点出发,阐述了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形成及其理论基础。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实践中研究和探讨了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多项技术措施及其控害效果。结果表明:经济作物与高产优质水稻连作种植模式及其农田景观多样性耕作制,可显著的影响与它关联的害虫及其天敌在种群数量上的变动,并促使田间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对稻田生态环境的非适应性减少,而蜘蛛等天敌种群则适应性增加,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与此同时,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坚持合理施肥控制施氮量,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开展稻鸭生态种养,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措施,都能显著减少稻田主要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13.
全面分析了湖南省主要病虫灾害的现状、发生趋势,认为随着水稻种植结构和栽培技术的变革以及水稻新品种的应用,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性的变化,将使病虫害问题更加突出。在对抗性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用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抗病虫品种选育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环洞庭湖双季稻区农药减量使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007~2009年新药剂筛选试验基础上,2010年根据洞庭湖区双季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合理组合农药,通过构建双季稻田农药精准减量技术体系,以期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并达到区内农药有效成分用量降低40%以上的目标。试验表明,减量施药处理对早、晚稻螟虫(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大多高于常规施药处理,而对蜘蛛、黑肩绿盲蝽与隐翅虫等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小于常规施药处理。前者农药用量比后者减少70.90%~79.08%,增产0.12~0.20 t/hm2,增效90.0~291.0元/hm2。应用该技术体系有利于减轻农药残留、保护农业环境及天敌资源。  相似文献   

15.
阐述葫芦岛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分析水稻生产存在品种杂乱、育苗技术落后、施肥不均衡、病虫害防治水平低、灌水不科学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重点是筛选品种、提高育苗技术、均衡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实行科学灌水等。  相似文献   

16.
科学调优种植措施探索开发绿色稻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应用绿色稻米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选择环境条件良好的文成县基地,按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准则要求进行稻米生产.本着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和高效的原则,选用具有较抗病虫的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可行的农艺技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对病虫害实行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基础的综防措施,把病虫害的影响降低到经济损失许可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稻鳖共生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鳖共生千亩示范方为核心,根据德清县单季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总结了稻鳖共生技术中绿色稻米病虫害控制关键措施。多年实践表明,这些控制措施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实现绿色稻米生产。  相似文献   

18.
开发应用绿色稻米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选择环境条件良好的文成县基地,按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准则要求进行稻米生产。本着保护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和高效的原则,选用具有较抗病虫的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可行的农艺技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对病虫害实行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基础的综防措施,把病虫害的影响降低到经济损失许可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4~2005年,在稻曲病防治新药剂筛选及药剂防治适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超级杂交中稻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和螟虫等主要病虫发生量大及危害严重的特点,开展了药剂防治试验.形成了一套适合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虫药剂防治的专用技术。该技术对超级杂交中稻主要病害防效达80%左右,对虫害防效达90%以上。与常规病虫防治技术相比,该技术成本相当,增产增效非常明显,同时可减少对环境及稻谷的污染,实现超级杂交中稻无公害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