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县从80年代初开始种植葡萄,至今面积还不到33.3hm2。究其原因,主要是葡萄病虫害难防治,造成葡萄长势弱,着果率低,品质差,效益低,农户最终一挖了之。许多农户对葡萄谈“病”色变,怕种葡萄。本人在葡萄上通过10多年来“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进... 相似文献
2.
试论葡萄病虫无公害防治的策略与措施顾沫英汤铎(江苏省通州市兴仁镇多种经营指导站,226371)吴建康(江苏省通州市正场镇农技站葡萄是病虫害发生较多的一种农作物,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巨大。生产实践证明:科学有效地防治好病虫,尤其是病害,已成为提高葡... 相似文献
3.
香瓜属葫芦科1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肉香甜,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香瓜喜暖热、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大棚香瓜无公害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香瓜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水果无公害栽培是指在合乎一定产地环境标准的条件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产生公害,生产的果品卫生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与其它果品无公害生产相比,南方葡萄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是葡萄生产的次适宜和非适宜区,生产上病害严重,年用药防治病害达20余次,对葡萄果品的污染大,造成了极大的果品安全隐患,防治病害用药过多,是产生公害和果品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葡萄无公害栽培成功的关键是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同样,葡萄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以高原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其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红地球葡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有光合午休现象;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到成熟期,Pn日变化的峰值和均值逐渐降低;膨大期和成熟期Pn午休主要是非气孔限制所致,转色期Pn午休主要是气孔限制引起;日光温室延后葡萄栽培可以极大地提高葡萄WUE,冬季低温季节表现更明显;Chla、Chlb和Chl(a+b)含量均为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成熟期Chlb表现显著下降;Pn同Chl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7.
葡萄采收后,叶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继续,营养物质开始在新梢、多年生枝蔓和根系中积累,从果实采收到落叶这段时期,树体营养积累的多少与植株越冬抗寒性、翌年长势、花芽分化、开花结果、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密切关系。目前葡萄生产上存在只注重采果前管理、而忽视采果后管理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来年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长。为确保葡萄优质、高产,要及时抓好葡萄采收后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