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香蕉束顶病的研究:Ⅲ.传毒介体香蕉交脉蚜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福建香蕉种植区,香蕉束顶病的介体--香蕉交脉蚜以孤雌生殖方式进行繁殖,高度世代重叠。它主要分布在蕉株的假茎及吸芽上,密度大时可遍及心叶基部,叶片以及果轴上,可以有翅蚜飞迁及无翅蚜爬行方式在株间迁移,在田间除为害香蕉外,在其高峰季节,还见少量寄生粉世芭蕉,大蕉,姜,姜黄,芋,室内饲养在粉芭蕉,大蕉(柴蕉),姜,姜黄,芋,芭蕉芋和美人蕉等上能少量繁殖。在香蕉园中一般在每年的9-12月份有一明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病株在蕉园中分布的基本成分为极有限的个体群,而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m*-m和lgS2-lgm的回归式分别为m*=0.0389+0.7613m(r=0.9875**)和lgS2=-0.181+0.7933lgm(r=0.9618**),理论抽样数可由n=(1.0389/m-0.2387)/D2来估计.植物保护上常用的对角线法、五点式、棋盘式、Z字型及平行跳跃式法均适于香蕉束顶病株的田间抽样.在发病率极低的情况下,采用棋盘式和平行跳跃法较佳  相似文献   

3.
香蕉束顶病的研究:V.病株的空间分布型及其抽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和Taylor、Iwao法检验结果表明,香蕉束顶病病株在蕉园中分布的基本成分为极有限的个体群,而基本成分的空间分布型为均匀分布。m^*-m和lgS^2-lgm的回归式分别为m^*=0.0389+0.7613m(4=0.9875^**)和lgS^2=-0.181+0.7933lgm(r=0.9618^**),理论抽样数可由n=(1.0389/m-0.2387)/D^2来估计。植物保  相似文献   

4.
香蕉属于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大型草本单子叶植物,是热带、亚热带主要水果之一,果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本文介绍了香蕉束顶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叶斑病、交脉蚜、象甲、卷叶虫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供广大蕉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3):216-216
香蕉交脉蚜又名蕉蚜、蕉黑蚜。近年来该虫发生严重,吸食植株汁液,传播香蕉束顶病毒,对香蕉生产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23种异源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和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处理24h后蓖麻、夹竹桃对香蕉交脉蚜定居取食的干扰效果好,忌避作用指数在0.1以下;马樱丹、番茄、飞机草和鳞花草对香蕉交脉蚜忌避作用较强,忌避作用指数为0.1-0.3;忌避作用指数为0.3-0.5的有千头柏、牵牛花、白花非洲山毛豆、马尾松和走马箭。处理后48h,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忌避作用明显降低;处理后72h,大部分植物提取物的忌避作用指数接近于1,说明对香蕉交脉蚜的定居取食干扰作用已很弱。绝大部分植物提取物对香蕉交脉蚜的致死作用不强。处理后72h,仅蓖麻、马樱丹存活指数低于0.5,即处理的蚜虫存活率在对照的50%以下。另外效果较好的有夹竹桃、飞机草、白花非洲山毛豆等。  相似文献   

7.
香蕉束顶病病原由病苗和香蕉交脉蚜传播。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同时应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香蕉束顶病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束顶病病原由病苗和香蕉交脉蚜传播,预防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同时应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非洲是全球重要的香蕉和大蕉产出地。2009年非洲香蕉总产约为世界的12.6%;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81%。两者合计非洲香蕉和大蕉总产约为世界的28%。尤其在非洲撒哈拉边缘,大蕉占了当地大约1亿居民主食的四分之一。非洲香蕉和大蕉主生产区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西部和中部。东部非洲各国香蕉总产大约为780万t,平均每公顷香蕉产出...  相似文献   

10.
香蕉黄叶病又叫香蕉巴拿马病或称香蕉镰刀菌枯萎病,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根除。目前,香蕉巴拿马病已在国内一些地方出现,导致香蕉面积锐减。在华南地区多危害粉蕉、龙牙蕉和粉大蕉。最近在广东个别地方发现危害大蕉,同时近期在个别蕉园香蕉也可见病株。1主要症状本病由病菌产生的毒  相似文献   

11.
香蕉^60Co辐射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蕉辐射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香蕉组培苗辐射成活率,变异率和有益性状突变率的主要因素是试材种类,辐照强度,照射量12KR(照射量率66.0R/m)8KR(193.6R/m)分别是香蕉组培分化芽与生根苗的致死剂量,6KP(50.2R/m)至8KR(35.0R/m)是香蕉分化芽辐射育种的适宜剂量范围,香蕉辐射变异主要表现为株型变异,茎、叶、茎、果的形态与色泽变异和有益变异,其中97%突变植株的变异性状在第  相似文献   

12.
三个药用菊品种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对原产中国的3个药用菊品种-抗白菊,滁菊,怀菊的核型及减数分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白菊2n=4x=36=2M+18m+16sm(2SAT)减粉分裂中期I(MI)平均每个芬粉母细胞(PMC)有0.20I+17.70Ⅱ+0.10Ⅳ,滁菊2n=6x=54=24m(2SAT)+22sm+6st+2t,在MI平均每个PMC有0.44I+26.66Ⅱ+0.06Ⅳ,怀菊2n=6x+1=55=6M+26m+1  相似文献   

13.
经多年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市郊区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发生的瓜蚜主要由外界迁入,瓜蚜以卵在夏枯草、蒲公英、车前草、苦菜等野生植物上越冬。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16 .32 ~27 .86 ℃) ,瓜蚜发生1 代需5 .04 ~12 .27d ,成蚜平均寿命5 .8 ~17 .7d ,平均产仔期4 .1 ~13 .4d ,平均产仔量29 .2 ~70 .8 头,日均产仔量5 .3 ~8 .7 头,潜在生殖力为120 头,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23 ℃。大棚内瓜蚜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Nt = 0 .1745e0 .7 4 1 4 t(r = 0 .9676  ) 。  相似文献   

14.
香蕉是一种典型的热带水果 ,属芭蕉科芭蕉属 ,为多年生大型常绿草本植物。香蕉营养丰富 ,色香味俱全 ,含有多种氨基酸 ,较齐全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1香蕉的贮藏特性1 .1属于比较耐藏的果品如果保鲜处理得当 ,在适宜温度下可贮藏3~4个月。若与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 ,完全可以做到香蕉的周年供应。1 .2属典型的具有呼吸高峰的果实香蕉在其成熟过程中呼吸强度有一个突然上升 ,达到高峰后 ,又迅速下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生理生化变化 ;在呼吸高峰出现之前 ,果实本身致熟的成分(乙烯)急剧增加 ,随着呼吸高峰出现 ,果皮变黄 ,…  相似文献   

15.
香蕉小叶生长至抽蕾前常常受到香蕉象鼻虫、交脉蚜、弄蝶、斜纹夜蛾、网蝽、叶螨等害虫及香蕉花叶心腐病、束顶病、叶斑病、茎腐病、黄肿病等病害危害,致使香蕉叶片、植株受损,导致香蕉叶片残缺不齐、黄化、坏死、枯死,严重影响香蕉的生长发育,推迟抽蕾或不能正常抽蕾挂果。因此必须加强香蕉生长中期的病虫害防治,确保香蕉的正常生长,促进香蕉的高产优质。现把香蕉生长中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总结蕉农经验和借鉴前人成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病害及介体香蕉交脉蚜传播、蔓延特性、流行规律、病株铲除措施的研究结果,针对病害流行特点,制定简单易行而无公害的治理方案。这一方案包括及早察别,铲前喷药;铲刨结合,铲后清园;适时巧治,防蚜治病;补种健苗,精心管理等措施。该方案在莆田和漳州两地示范,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在无病区,种植无病蕉苗更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措施。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治理方案,务必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香蕉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蕉是位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粮食作物,也是仅次于柑桔的第二大宗水果,更是世界水果贸易量最大宗的鲜果.香蕉起源于亚洲东南部,即东南亚、马来西亚一带及中国.我国南部是香蕉原产地之一,香蕉分布在北纬18°~30°之间,只有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海南、云南等少数省区的部分地区才能生产,而芭蕉(大蕉)在四川、贵州、西藏(络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也能生长.  相似文献   

18.
香蕉^60Co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香蕉组培分化芽和生根苗为试材,以剂量率60R/m的^60Co不同剂量辐射处理,选育大果、高产、中矮杆的香蕉新品种,结果表明:3 ̄4KR辐射剂量下,可获22.9% ̄68.8%的植株成活率和14.5% ̄33.7%的变异率,3 ̄5KR辐射剂量下,可获0.6% ̄2.4%的有益性状突变。  相似文献   

19.
香蕉穿孔线虫培养技术及其种群繁殖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0g/L琼脂粉培养基为对照,研究筛选了新的培养基.新筛选的100g/L马蹄粉培养基、100g/L玉米粉培养基和100g/L菱角粉培养基可以培养用于繁殖香蕉穿孔线虫的胡萝卜愈伤组织.其中100g/L马蹄粉培养基和100g/L玉米粉培养基培养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繁殖香蕉穿孔线虫的效果较好,而100g/L马蹄粉培养基培养周期短、速度快、成本低,可以用于代替琼脂粉培养基培养胡萝卜愈伤组织来繁殖香蕉穿孔线虫.香蕉穿孔线虫不同种群的繁殖力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的10个种群中,来源于红掌的RH1种群的繁殖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小麦散黑穗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6块田间调查结果,经频次概率拟合,小麦散黑穗病田间分布既符合Neyman分布,也符合负二项分布,有两块同时还符合Poisson分布。聚集指标的测定结果其表明为聚集分布,其聚块面积为1m^2左右,经Iwao回归和Taylor指数拟合,前者为m=0.4597+1.0830X(r=0.8507)后者为logS^2=log1.5944+0.9517logX。4种抽样方法与抽样总体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