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牛蛙(Rana catesbeiana)腐皮红腿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牛蛙腐皮红腿症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发生腐皮红腿症的牛蛙自然病例进行病理形态学变化观察。【结果】剖检发现病蛙头、背部皮肤腐烂,露出肌肉,腹部及腿部皮肤出血发红;肝肿大,严重充出血,呈花瓣状;脾、肾出血肿大,颜色加深;胃肠道黏膜出血发红,内充满大量淡黄色黏液。镜检以全身多组织器官充出血、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以皮肤肌肉、肝、脾、肾和胃肠道的变化最为明显。胃肠道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卡他性炎症,胃肠黏膜上皮严重坏死、脱落;肝细胞严重空泡变性,并出现大面积坏死,肝间质充满大量炎症细胞;脾脏淋巴细胞、网状内皮细胞严重坏死;肾间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严重充血。【结论】头背部体表皮肤溃烂,腹部及四肢出血,肝、脾、肾、胃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炎性病变是本病的示病症状。机体多器官组织严重病变是引起病蛙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兔急性病毒性出血症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变化作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病兔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死前尖叫、抽搐,死后呈角弓反张,鼻孔流出泡沫样血液。病理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出血及实质器官心、肝、脾、肾等淤血、出血及水肿。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心、肝、脾、肺、肾等实质器官变性、坏死,间质淤血、出血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为特征,在心、肝、肾、肺等器官内形成微血栓。  相似文献   

3.
3.猪轮状病毒病病理变化表现为胃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管变薄、半透明,空肠、回肠内容物呈水样,肠系膜淋巴结水肿。4.猪流行性腹泻病理变化表现为肠管膨胀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系膜淋巴结水肿。5.猪伪狂犬病肺部水肿,切面可流出带泡沫状的液体;气管有溃疡;胃底部粘膜有炎症;脾脏肿胀、充血、出血,有灰白色坏死灶;肝脏有坏死灶,胆囊肿大;肾肿大,肾盂积水;  相似文献   

4.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07,(13):42-42
1.败血型 剖检可见鼻镜粘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有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脾肿大1-3倍.呈暗红色,边缘有黑红色出血性梗死区。胃和小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肾肿大、充血和出血,  相似文献   

5.
通过解剖和HE染色观察患红皮病半滑舌鳎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病鱼体表充血、出血,无眼侧皮肤溃烂、淤血,鳃丝溃烂、有大量粘液;肝胰脏和脾脏肿大、淤血出血;小肠充血、出血。皮肤变性坏死以及粘膜下层出血,肌纤维间有血红细胞的渗透和淤积,腮小腺上皮变性坏死,出鳃动脉充血。心肌纤维结构松散、出现大面积断裂,肝脏细胞水肿、细胞变性、细胞核集中。肾脏间质出现局灶性的大面积组织崩解和坏死小肠粘膜下层坏死脱落、出血。结果显示:患红皮病的半滑舌鳎多个组织器官表现为充血、出血和坏死。  相似文献   

6.
通过解剖和HE染色观察患红皮病半滑舌鳎各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病鱼体表充血、出血,无眼侧皮肤溃烂、淤血,鳃丝溃烂、有大量粘液;肝胰脏和脾脏肿大、淤血出血;小肠充血、出血.皮肤变性坏死以及粘膜下层出血,肌纤维间有血红细胞的渗透和淤积,腮小腺上皮变性坏死,出鳃动脉充血.心肌纤维结构松散、出现大面积断裂,肝脏细胞水肿、细胞变性、细胞核集中.肾脏间质出现局灶性的大面积组织崩解和坏死小肠粘膜下层坏死脱落、出血.结果显示:患红皮病的半滑舌鳎多个组织器官表现为充血、出血和坏死.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工作对非洲马瘟病畜进行了病理学检查。肺型非洲马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肺水肿并伴有出血性素质变化,浆液性枝气管淋巴结炎,胸液及心包液增量,胃及小肠的卡他性炎,实质器官如心、肝、肾等的充血及变质性变化,脾无肿大或轻度肿大。心型非洲马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皮下胶样水肿并伴有明显的心外膜的变质性变化,其他变化与肺型马瘟相似。研究结果表明,马瘟的病型不同,其病理学变化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对马瘟的诊型及不同病型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对鲫鱼的致病性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以提纯的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注射异育银鲫,鲫鱼出现典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症状;病鱼体表充血、出血,鳃苍白,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突出,腹腔内有红色的腹水,肠壁充血发炎;背部肌肉注射部位发生液化、糜烂,鳞片竖起。病鱼各组织器官都有病变,其中尤以肝、肾最为严重:肝脏肿大,质地脆弱,肝细胞水肿,胞浆结构疏松;肾小体坏死以至解体,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发生病变。体外试验表明,正常鲫鱼血精中有某种成分能够抑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微生物方法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110例中华鳖自然病例,采用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鳖红脖子为主的急性败血症病型,其肉眼病变以肝和肾肿大、出血,消化道严重出血、水肿,鳃状组织出血、坏死为主要变化;显微病变以全身各主要器官的细胞广泛性破坏,出血,溶血为特征;实质器官中以肝细胞被破坏最为严重,表现肝细胞空泡变性,细胞破碎、消失,有的只剩下肝组织结构的网状支架。文中还结合观察结果对中华鳖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微生物方法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110例中华鳖自然病例,采用病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鳖红脖子为主的急性败血症病型,其肉眼病变以肝和肾肿大、出血,消化道严重出血、水肿,鳃状组织出血、坏死为主要变化;显微病变以全身各主要器官的细胞广泛性破坏,出血,溶血为特征;实质器官中以肝细胞被破坏最为严重,表现肝细胞空泡变性,细胞破碎、消失,有的只剩下肝组织结构的网状支架.文中还结合观察结果对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一例因原发性肝癌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的大熊猫全身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大熊猫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大熊猫“盼盼”年龄31岁,雄性,于2016年12月28日死亡。对其进行系统解剖,取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心脏、肺脏、肾脏、膀胱、脾脏、甲状腺、颌下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肢肌、后肢肌,以及全身肿块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尸检发现,其腹腔积液,肝脏表面结节性增生,直肠后端可见大量出血点,脾脏下半段肿大,肛周皮肤散在小结节,右阴囊皮肤内侧散在结节,并且其右侧腋下、肝脏左叶、膈肌、腹膜及肠系膜上均可见明显肿块。HE结果显示,肝脏组织可见多灶性脓肿,细胞坏死,肝细胞呈多角形,呈腺样、鹅卵石样结构排列,细胞异型增生,核质比增大,致细胞密度增加。肾组织中可见异型性细胞团块。心脏、肺脏、胰腺、十二指肠、直肠、脾脏、膀胱、甲状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后肢肌均出现了病理损伤。结果提示,该大熊猫疑似由于原发性肝癌大面积迅速邻近转移,导致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疗效。方法25例MODS患者行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尿素氮、肌酐、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显著下降(P<0.01),平均动脉压明显升高(P<0.01)。血尿素氮、肌酐下降(P<0.05或0.01),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1);高钾血症、酸中毒得到纠正(P<0.01);Na+、Ca2+、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能有效缓解MOD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脏器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能有效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感染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SIRS的认识水平。方法:按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危重医学学会(ACCP/SCCM)的SIRS诊断标准分析感染性SIRS3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性SIRS367例中符合2项标准者144例,符合3项标准者135例,3项以上者9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93例,死亡63例;随着符合SIRS标准的项数增加.并发功能障碍的脏器增多,病死率升高。88.2%MODS患者表现为双相迟发型发病过程。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SIRS的病死率高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SIRS;糖发质激素治疗不能降低SIRS的病死率,感染菌对泰能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临床医生必须重视SIRS、MODS的诊治及预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对4周龄肉鸡腹水综合症的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病鸡临床上以腹部膨大、呼吸困难、反应迟钝等为特征;病理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淤血,腹腔积水,右心室扩张,肺淤血、水肿,肝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心、肝、肺、肾发生充血、淤血、水肿及实质细胞发生损伤性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围生期新生儿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16例围生期新生儿MODS患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围生期新生儿MODS影响因素按OR值排序依次为窒息、宫内窘迫、滞产、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早产和羊水污染。结论:控制这9个影响因素可降低新生儿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 C反应蛋白 (CRP)、血小板计数 (PL T)和血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动态测定 58例肺炎合并 SIRS患儿 (SIRS组 )的 CRP、PL T和血糖 ,同时与非 SIRS的肺炎患儿 (非 SIRS组 )和正常儿童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非 SIRS组的血糖、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而 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SIRS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非 SIRS组 (P<0 .0 1 ) ,PL T显著低于非 SIRS组 (P<0 .0 1 )。符合诊断标准 3项以上的患儿 48h血糖和第 5天 CRP持续不降 ,72 h PL T明显下降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联合检测肺炎患儿的血糖、CRP和 PL T计数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 ,血糖、CRP持续性升高、PLT持续下降 ,预示有发生 MOD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人工圈养大熊猫出生幼仔一般采用自然哺育和人工哺育2种形式。人工哺育大熊猫幼仔1月龄内的饲喂及体重增长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只研究个体均饲喂异母初乳时,其生长发育良好。经方差分析,3只幼仔1月龄内饲喂和体重变化均无显著差异。因圈养大熊猫产双胎的几率较大,所以采取人工哺育可以保证幼仔的成活率。目前人工哺育的方式主要是采集初乳及母乳和配制人工乳来进行人工育幼。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与热点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物种丰富度格局和热点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本文基于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信息,结合遥感影像、文献信息和专家经验,研究了大熊猫分布区内珍稀濒危物种及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丰富度空间格局,确定了物种丰富度热点区,分析了大熊猫保护区对热点区保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大熊猫分布区内,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有293种,包括哺乳动物109种、鸟类58种、爬行动物18种、两栖动物35种、高等植物73种;其中,IUCN极危物种11种、濒危物种48种、易危物种111种、近危物种74种,列入CITES附录Ⅱ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6种;293种珍稀濒危物种中,133种为中国特有,19种为大熊猫分布区特有。大熊猫分布区中,岷山的文县和平武,邛崃山的汶川、宝兴和康定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最高,达到15~19种/km2,物种密集区呈块状或线状破碎化分布;秦岭山系、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最高的集中分布区,丰富度为5~6种/km2;海拔1400~1600m和1800~2000m,分别为珍稀濒危物种和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海拔区段,物种丰富度达186种和77种;800~2800m是珍稀濒危物种和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最密集的海拔范围,分别覆盖了88.4%的珍稀濒危物种和87.2%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分布区有6个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热点区,占分布区总面积的10.5%,覆盖了分布区85%的珍稀濒危物种;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热点区,占分布区总面积的17.2%,覆盖了85%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保护区,覆盖了27.6%的珍稀濒危物种热点区和21.4%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热点区,保护了71.7%的珍稀濒危物种和70.7%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大熊猫保护区的有效性和维护大熊猫种群的持续生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古代文献与临床经验,应用中医的五脏神与脑神理论对多发性抽动症共患病的病机、证候特点与临床辨证用药等进行系统探讨。认为多发性抽动症始发于脾,并发于肝,失调于脑,脑神被扰是其核心病机,随着病机不同演变,而呈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心神失守,易共患焦虑;肾志不足,易共患自闭;脾意不宁,易共患抑郁;肝魂失镇,易共患强迫;肺魄失藏,易共患多动。临床治疗中,则相应采取安心神、益肾志、强脾意、抑肝魂、收肺魄的不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早泄是临床常见的男性疾病,常与其他男性疾病(如勃起功能障碍,遗精病)并发,发病率仅次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而在治疗方面却颇为困难。谭新华教授对早泄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候分型、治法方药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心得,认为早泄之为病,其本在肾,制在肝,源在心,与肺脾相关,故早泄当从五脏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