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绕城高速公路北段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和沿线水土保持措施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宫胁法生态修复原理,提出绕城高速公路北段水土保持生态修复3个原则,分5个功能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体系,以实现高速公路“点、线、面”水土保持综合防护目标,对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监测重点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营造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带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内蒙古黄土丘陵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遥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采取人工植被修复措施后生态修复区治理前后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植被覆盖度、生态脆弱性指数以及水土保持能力随修复状况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取人工植被恢复措施使得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逐渐增强。经过10年的治理,两个修复区NDVI 0.5的平均面积占比从0.61%增加到34.52%;植被覆盖度>60%的平均面积占比增加了52.46%;微度脆弱区域面积占比平均上升至76.20%,水土保持能力较好的面积平均占比提高到59.07%,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呈变好态势。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土丘陵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重庆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重庆市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一年多来全县加强领导,探索创新,项目完成良好,取得了积极进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民族生存、人民富裕和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璧山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是按照江泽民同志2001年“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要促进入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指示,落实朱镕基总理在“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提出的“要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建成我国西部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指示精神而采取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一部分,是水土保持的一项新举措,旨在注重  相似文献   

4.
论牧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崔崴  何京丽  荣浩  席荣 《草业科学》2009,26(1):40-44
水土流失是我国牧区所面临的头号环境问题。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是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依靠自然本身的功能恢复植被,加快防治水土流失步伐的重大举措。从牧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各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经验出发,着重说明了牧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对于牧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意义重大,同时,必须正确分析掌握生态系统内在关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地开展牧区草原生态修复,为今后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靠自然力量修复生态、治理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草业科学》2004,21(10):67-67
水土流失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重要生态问题,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2004年9月初,水利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在京举办的全国首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费省效宏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宁夏盐池县实施生态修复3年后,全县植被覆盖率由25%提高到50%以上,草场产草量由1 020 kg/hm2提高到2 250kg/hm2.内蒙古、青海等一些地方实行季节性休牧、轮牧的效果也十分明显,锡林浩特市休牧区牧草平均高度比非休牧区增加4~9 cm,平均盖度提高10~30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70~600 kg/hm2.江西省赣州市通过生态修复,全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土壤侵蚀量每年下降100万~150万t,中轻度水土保持面积基本降为轻度或无明显流失,许多河道的河床以每年2~5 cm的速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不仅饲用价值很高,同时还具有多重生态功能,是生态价值潜力巨大的生态草,在生态农业、环境治理和保护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其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植物修复、他感作用等生态功能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并就今后紫花苜蓿生态功能的研究及利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盐池县自2002年在全县实施禁牧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以来,草原植被覆盖度从生态修复前的30%提高到目前的65%,每667m2产草量达147kg,是生态修复前的3倍多。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实施生态修复前的1580元增加到了3682元,在农村形成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模式,有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盐池县生态修复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桑树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生长优势,是一种功能多样的经济作物,种桑不仅可以养蚕,而且可发挥对恶劣生态环境的治理作用。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石漠化导致可耕地面积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空间缩小的局面,基于广西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利用桑树开展石漠化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目前建设的生态桑园不仅用于发展蚕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明显改善了石漠化土地的水土保持功能,发挥了重要的生态治理作用。今后还应选育抗性、耐旱性较强的桑品种以适应石漠化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建立适宜的桑园管理技术体系,并加强生态桑园的桑树高值化开发利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我国生态补偿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上,从水土流失和流域治理的角度,对流域生态-经济过程时空尺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重庆市土壤侵蚀区域特征,认为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应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保护和改良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4个方面13项功能;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体系包括流域生态补偿、单一资源要素生态补偿两个方面9种补偿类型,与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的工作如重点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建立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试点应尽快展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导致的土壤退化、生态恶化、洪涝灾害等也日益增多.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思路应该是:努力不欠新账,加快还清老债.因此根据现状所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攻方向是治理和改造坡耕地,并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完成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对水土保持补偿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再对水土保持生态机制的框架进行探究,最后提出健全水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同行带来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年生香豌豆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引进的国外优良牧草品种。试验针对多年生香豌豆的形态特征、经济性状及其生长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多年生香豌豆无论是作为牧草还是水土保持物种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适于黄土高原及其与青藏高原结合部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对于解决上述地区牧草品种单一,植被退化及农村饲料短缺等实际问题,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加文 《草地学报》2018,26(5):1052-1055
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承担着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草原生态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的生态安全。从总体上看,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草原生态修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应充分认识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性,明确草原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夯实草原生态修复的重要基础。提高全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草原生态修复的针对性,科学谋划草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不断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全面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石漠化是广西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治理形势十分严峻。桑树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在广西栽培广泛,且在石漠化土地利用中表现出较强的生物学生长优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生态优势,以及投资回报快、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优势。因此,在广西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下桑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远明 《草业科学》2004,21(12):32-32
经过十多年的治理,我国江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江西省已经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km^2。水土保持不仅成为保障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水土保持防治标准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立项的必编报率日益增加,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就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唐芳林  杨智  王卓然  孙暖  韩丰泽  赵金龙 《草地学报》2021,29(11):2381-2390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和高效利用,本研究结合"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构建草原监测评价体系、草原保护体系、草原生态修复体系、草原执法监管体系、现代草业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等草原治理体系,旨在为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家沟、九华沟和高泉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进行综述,了解了该区水土流失状况、研究动态及对该区水土流失治理进行了展望。并提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小流域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新的需求,是未来小流域治理的主要方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水土保持技术外延的拓展、内涵的拓深,是生态水土保持具体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草原兴则林草兴,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2020年,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全面加强草原治理工作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为全面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局,文章分析了当前草原增汇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管理、持续提升草原生态质量、高质量发展现代草业、强化支撑保障、加大社会宣传培训力度等草原增汇路径,旨在为草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四川是中国的草原资源大省,草原资源丰富。川西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是四川省最大的草食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草原生态保护、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和四川农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发展方式和开展草原生态修复的同时,充分发挥四川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四川现代草原畜牧产业,对推动草原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