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家蚕幼虫添食蔗糖的效果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养蚕时添食蔗糖的效果和机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和二硝基水杨酸比色定糖法,测定了桑叶中核糖、木糖、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以及蚕体对它们的消化吸收率。并用桑园搭棚遮荫的方法人为造成日照不足叶,研究了养蚕时在光照叶和遮荫叶上添食蔗糖的效果。结果,在光照叶或遮荫叶上添食蔗糖,对蚕茧和蚕种的产质量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种茧育养蚕时添食蔗糖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种茧育生产中不少地区添食蔗糖,以期提高蚕茧和蚕种的产质量,但其效果和经济效益如何尚不十分清楚.为了减少添食蔗糖的盲目性,提高蚕种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于1987年春在海宁市钱塘江蚕种场进行了试验,用统计学上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添食蔗糖对蚕茧和蚕程产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家蚕添食各种有关物质的效果,已经获得国内外试验与生产上的论证,特别是在我国,最近几年来,家蚕添食巳经在养蚕业生产上广泛地应用了。养蚕高产试验中一般已运用添食这一技术措施。添食青霉素,全国各地均一致肯定对防病有效,试验研究工作也巳实征了这一点。意大利Bosticco Attilio等在1956年发表了维生素与抗生素的添食效果,认为维生素~B_(12)(氰基(金古)维生素)能够促使蚕儿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在畜牧业中,混合应用维生素与抗生素添食,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 在养蚕生产中常常根据某些需要对蚕儿进行各种添食,或增强蚕的体质,防治蚕病,或调节蚕的生理,解决桑叶的余缺等,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选择添食剂不当,使用方法、添食技术的不准确,给生产造成损失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了解添食剂,做到正确选择和使用,才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 为探讨在养蚕生产中提高桑叶利用效率的途径,笔者于1984年早、中秋两个蚕期采用卅烷醇、尿素、矮壮素等对五龄家蚕进行了添食试验,结果表明卅烷醇可显著提高担桑产值,蚕茧干壳量与茧丝量、生命力。为进一步探求卅烷醇最佳经济效益的添食浓度,探索卅烷醇质量对添食效果的影响,前后又于1985—1987年依次进行了试验。现将其结果一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蚕区使用多种养蚕添食剂,以期提高蚕茧和蚕种的产质量。但在多次试验中同一添食剂的效果常不一致,有的添食效果显著,有的不显著,有的反而低于对照,致使大家对添食剂的使用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不一致性的原因有二种,一  相似文献   

7.
5龄饷食后分别给家蚕添食一定浓度的豆浆和蔗糖,以全叶清水添食为对照,调查家蚕在全叶和缺叶条件下添食对产茧量、茧质、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叶情况下,添食蔗糖没有明显增产效果,但可以提高茧质。在缺叶30%情况下,添食蔗糖的蚕茧产量比对照降低17.67%,但茧质没有降低,饲料效率提高17.65%,50kg 桑产茧提高17.19%。在缺叶在缺叶30%和40%情况下,添食豆浆,蚕茧产量比对照分别降低61.05%和78.24%,对蚕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均有良影响,但茧质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8.
免疫卵黄抗体预防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母鸡注射纯化的家蚕NPV抗原,获得免疫卵黄抗体,测定效价为1:160。用免疫卵黄抗体进行添食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并且对养蚕生产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9.
桑叶作为家蚕的主要饲料,有时因受到气候环境及桑品种、生产管理水平的影响,生产的桑叶饲蚕效果也时有不尽人意,特别是夏秋季桑叶受高温干旱气候条件和桑树病虫危害的影响,造成桑叶质量下降,养蚕生产隐藏发病隐患.为了减少养蚕损失,探讨增强蚕儿体质和增丝的可能,提高蚕作安全的可靠性,增强蚕体抗御病害的能力,我们从2001年开始分别在湖北省罗田县、英山县、南漳县和安徽省霍山县推广应用"蚕神"牌家蚕抗病增丝剂添食,取得了明显的抗病增丝效果.现将罗田县蚕区农村添食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人们在养蚕生产中,试图通过添食补充蚕的营养物质,或改变代谢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或增强体质防治蚕病等来达到增产蚕茧的目的。但从目前所作的许多科学实验看,这种添食效果并不显著。渐农大周韵琴同志从1977年至1985年,先后在不同蚕期作了16次共16种物品的添食试验和调查,这些物品有:增丝剂  相似文献   

11.
1958年,我国的蚕业生产上,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利用青霉素添食来提高家蚕生活力的研究,已获得了科学的证明与显著成就。今后用青霉素为保证蚕作的安全与丰产,指出了新的道路。但是为了达到青霉素合理的添食,发挥经济上的最大效果,这里想对青霉素是怎样的物质?怎样注意效价的丧失,在养蚕技术上怎样进行青霉素添食?青霉素可达到蚕业上如何效果?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谈它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氯霉素是人畜常用的抗菌素药物。经试验和生产实践签定,在养蚕生产中添食氯霉素,对家蚕败血病等细菌性疾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中肠型脓病和病霉性软化病也能有减轻其发病的倾向。氯霉素的化学结构为: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在细菌蛋白质合成中,与核糖蛋白体中的50S 亚基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而杀病原细菌。养蚕生产中,氯霉素的使用方法应视发病情况,蚕病种类而不同,具体使用方法如下:一、防治败血病的使用方法当生产中见有败血病蚕发生时,应添食氯霉素,添食浓度1000PPM。添食氯霉素后,蚕体内药物对败血性细菌具显著抑杀作用的时间在14小时以内(残效可达30小时)。故宜每日添食1~2次,要连续添食二天,基本上可抑制败血病的发展,其中轻病的蚕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蚕用营养饲料的养蚕效果,在蚕室和塑料大棚作了两期小区试验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5龄每次给桑添食营养饲料与给桑添水相比,节省桑叶10.8%~12.1%,万蚕产茧量提高3.5%~4.1%,万蚕茧层量增加4.6%~7.0%,100kg桑产茧量多14.7%~18.2%;生产应用每日添食2次营养饲料跟全桑叶育比较,节省桑叶7.7%~10.3%,盒种产茧量提高2.2%~3.9%,茧层量增加3.5%~5.1%;叶质差添食有较好的效果,还提出了研发高效营养饲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草壩蚕种场位于云南滇越铁路草壩車站,拔海1,200多公尺,气候温和,終年无雪,适于养蚕制种,1958年进行了四次添食試驗,已取得初步成效,如华十经过青霉素、小苏打添食后,單位产茧量提高32.4—27.6%,现在就添食方法、结果介紹于后: 一、添食目的草壩养蚕期间气候干燥、春季桑园经常干旱,桑叶小、肉薄采后易干枯,  相似文献   

15.
Em原露在家蚕饲育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浓度 Em原露的叶面添食显示 ,从四龄蚕饷食开始每日添食 1 0 0 0倍浓度 Em液一次 ,对养蚕成绩 ,家蚕体重 ,茧质等都有较明显的效果。证实 Em原露是一种新型的家蚕营养添食剂  相似文献   

16.
生物助长剂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有较好效果.其作用机理是能刺激细胞的新陈代谢,促使细胞的分裂与增生,从而达到植物机体迅速增长的目的.本研究在我场首次对生物助长剂在养蚕和桑树上的应用作了初步试验,以探索该生物助长剂对蚕桑生产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用该生物助长剂处理桑树有增产效果,以4 000倍液较明显,同时在养蚕添食饲养上对蚕儿生理无不良影响,但对提高茧质茧量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蚕用营养饲料"养蚕欢"对家蚕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龄连续添食"养蚕欢",食下干物量和死笼率分别比对照减少13.73%和60.04%,全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提高2.93%和6.43%,全茧生产效率和茧层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9.33%和23.48%,桑蚕茧产值提高2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试验模拟生产上不同程度的桑蚕杀虫双毒害情况,用不同浓度的DMSA(二巯基丁酸钠)添食解毒。结果表明:(1)添食DMSA对中轻度中毒蚕有着显著的缓解毒性效果,对挽回生产损失能起到积极作用;而对重度的虽有缓解效果,但就生产而言则实用意义不大。(2)DMSA的添食浓度以200mg/kg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5,33(2):32-32
1 注重消毒防病,在养蚕前做好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要求蚕室扫得清,蚕具洗得净,药剂配得准,药液配得匀,蚕具消得全。养蚕中注重防病,及时淘汰末蚁蚕,弱小蚕、迟眠蚕,去除的病蚕要投入消毒盂。小蚕期定期进行地面、蚕座消毒,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大蚕期要良桑饱食,及时添食氯霉素、灭蚕蝇等药物。防病工作具体做到:蚁蚕和各龄起蚕撒好一次防僵粉,发现病毒病的每天使用一次新鲜石灰粉,从3龄起蚕隔日添食500ppm的氯霉素防止细菌病,添食灭蚕蝇防止蝇蛆病。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养蚕生产及科学实验中,试图通过添食补充蚕的营养物质,或改变代谢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或增强体质防治蚕病等来达到增产蚕茧的目的.根据添食物品的种类及作用,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4类:①营养添食,添食蛋白质、糖类等,以补充营养,促进丝蛋白的合成.②调节生理机能或促进蚕的生长发育,如:维生素、无机盐、酶、激素等,③增强蚕的抗病力,采用抗菌物质添食,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如:氯霉素、青霉素等.④防治蚕病,如:"灭蚕蝇"、烧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