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中药消痢散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在临床上,仔猪黄痢以1~5日龄内仔猪发生的剧烈腹泻,排出特异腥臭气味的黄色水样粪便并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内的仔猪出现下痢、排灰白色粘稠样粪便为主.尤其在农户猪舍环境差的一些地区,这类病常年不绝,特别在气候寒冷季节,几乎窝窝发生,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对养猪业的发展影响严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中药消痢散防治仔猪黄、白痢病46窝(360头),治愈303头,治愈率达84.17%. 1 症状 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内多发生黄痢,一窝仔猪中有1~2头突然表现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其它仔猪相继发生腹泻,呈黄色酱状、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小片,肛门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终因脱水、昏迷而死亡.仔猪白痢多发生在10~30日龄、多见于10~20日龄的排白色酱状、糊状粪便,气味腥臭,病仔猪逐渐消瘦,发育迟滞,拱背,皮毛粗乱.  相似文献   

2.
仔猪腹泻是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大多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卫生差等因素引起。笔者认为目前仔猪的腹泻疾病包括以下几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肠胃炎、猪痢疾、猪轮状病毒。(一)仔猪黄痢和白痢1.流行特点。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见,潜伏期一般24小时左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仔猪白痢是7~30日龄仔猪的多发病,随着日龄的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10头母猪产前注射仔猪黄白痢苗,同时产后分别在2日龄和18日龄投喂仔猪白痢散,各一个疗程.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有效率达94.77%,试验证明采取上述措施能有效地控制仔猪下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是指仔猪生后,发生以拉稀为主要特征的黄痢和白痢.1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发生黄痢,10~30日龄的仔猪多发生白痢.本病是初生仔猪在5日以内发生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它是以腹泻、排黄色状粪便为特征,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5.
仔猪下痢主要发生仔猪在出生至断奶这时期,较多发的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前的仔猪;仔猪白痢,7日龄至断奶的仔猪易发,约占仔猪死亡数40%~70%,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治疗困难,损失较大。因此,把握好仔猪下痢的防治,就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规模猪场仔猪黄白痢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仔猪黄白痢特征1.1仔猪黄痢多发生于1周龄的仔猪,以1至3日龄发生最为常见,7日龄以上仔猪较少发病。黄白痢往往是整窝发生,其病死率很高,有的可致全窝死亡,幸存的仔猪经较长时间才可  相似文献   

7.
邓发 《猪业科学》2016,(1):136-137
正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春秋季多见,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尤其是10~20日龄的仔猪。死亡率虽不高,但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有的变成僵猪,降低了养殖效益。笔者在18余年的基层临床实践中,临床治疗仔猪白痢数千例,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以仔猪拉稀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根据发病的时期和症状不同分为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仔猪黄痢以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含有凝乳小片,常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仔猪白痢以排出灰白色浆糊样粪便为特征,具有腥臭味,多发于10~30日龄,以10~20日龄居多.  相似文献   

9.
<正> 我场自1973年建场至1979年的六年中,年产仔约700头,发生仔猪白痢病每年均在1000头次左右。虽经治疗,每年尚死亡仔猪20~30头。所见仔猪白痢病症状大致相同,一般以3~5日龄开始发生白痢,延续继25~35日龄,患猪粪便为白色、灰白色,稀  相似文献   

10.
仔猪下痢是仔猪哺乳期和断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黄痢、白痢、红痢和水肿病。黄、白痢各种日龄仔猪均可发生。黄痢发病月份多为4~7月,最高发生在5月份;白痢多发生于7~10月份,最高为10月份。黄、白痢的发病日龄多在1~3日龄、7~14日龄及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红痢各种日龄猪均可感染.但比黄、白痢发生的少;猪水肿病多发于5~15周龄的  相似文献   

11.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常见多发性传染病,多见于30日龄以内的仔猪,10~20日龄仔猪最为多发.该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一般全窝或半窝以上仔猪腹泻,以排泄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或糊状粪便为特征.患病仔猪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逐渐瘦弱死亡.有些仔猪虽然痊愈,但生长发育受阻,常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防治仔猪白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辅 《北方牧业》2010,(4):15-15
<正>仔猪白痢病一般多发于10~20日龄初生仔猪,但也有在仔猪3~7日龄和20日龄以上发病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产的仔猪发病较多,死亡率高。在多年的诊疗实践中,经反复研选,用"复方姜炭散"治疗仔猪白痢1236例,深受广大养殖户的赞誉。此方药使用方便,疗效高,药源丰富,现介绍如下。1病因仔猪白痢病是哺乳仔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通称。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痢和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仔猪黄痢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日龄在1-7天以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以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仔猪白痢是10-30日龄仔猪多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灰白色或黄白色具有腥臭味的浆状、糊状粪便.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发的一种以仔猪排黄色或白色稀便,并导致严重的肠炎和败血症的细菌性消化道传染病,发病个体主要为0~15日龄仔猪,感染仔猪死亡率最高达100%,给养猪生产带来了损失.本文对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症状,诊断以及综合治疗措施进行了综述.针对仔猪黄白痢易发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且从加强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免疫预防、药物治疗上谈谈预防措施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中可以致病的菌株引起仔猪发病的一类传染病,又因为可致病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不同和侵害猪的日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根据发病日龄不同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仔猪黄痢多发生于出生后1周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多发;仔猪白痢多发生于出生后10~30日龄,以10~20日龄多发,猪水肿病多发于断...  相似文献   

16.
猪大肠杆菌病是对规模化养猪生产危害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临床上以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最为常见。仔猪黄痢一般于产后数日发生,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4~21日龄,猪水肿病一般发生于42~105日龄。  相似文献   

17.
仔猪白痢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下痢,排灰白色粥状粪便为特征.多发于7~30日龄仔猪,常见全窝或部份仔猪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天、早春及夏天炎热季节多发.近几年来笔者通过仔母并治、中西结合治疗,诊治过仔猪白痢509例,治愈506头,治愈率99%,疗程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在仔猪哺乳期常见的传染病。常见于10~20日龄的仔猪,尤以6~10日龄的仔猪多发,且多整窝发生,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科学管理,是有效防控仔猪白痢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养猪业经济  相似文献   

19.
福安市晓阳镇谷口村某养殖户饲养的10日龄左右仔猪发生以排白色或灰白色腥臭带泡沫稀粪为特征的疫病,经检查确诊为仔猪白痢,治疗后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因主要有母猪管理不善,仔猪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环境与应激因素的影响等.仔猪黄痢多发生在仔猪出生后3~10 d,其特征为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并迅速脱水;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其特征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腥臭稀粪,仔猪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和初生仔猪的护理,加强消毒工作,使用疫苗进行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治疗应采取抗菌、止泻、助消化和补液等综合措施,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可使用中草药制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