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病,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家兔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外生殖器皮肤和粘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1病因兔密螺旋体是一种极其纤细的微生物,其形态与人梅毒病的苍白螺旋体相似,但不感染人.兔螺旋体病是一种慢性外生殖器病,病原体是螺旋体对外界抵抗力低,阳光直射1.5~2.0h死亡,在56℃环境下20min死亡.螺旋体对酸敏感,0.5%的石炭酸,能在5min内杀死.本病的传播多是接触性感染,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健康免与病免交配接触感染,病原体污染后的势草,饲料用具亦能传染.2症状与病变兔螺旋体病潜伏期一般为5~30…  相似文献   

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影响奶牛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仅次于乳房炎和不孕症,而高于代谢病。1奶牛蹄病引起经济损失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家畜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并筛选出了中药组方进行了中西医综合防治,治疗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病26例,治愈23例,治愈率88.5%;显效1例,占3.9%;无效2例,占7.8%,总有效率占92.2%。治疗仔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138例,其中治愈127例,治愈率为92%;显效5例,占3.6%;无效6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  相似文献   

4.
同德县牦牛犊隐孢子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孢和盐水漂浮法对同德县巴水,谷芒,巴沟,唐干四个藏族乡的牦牛隐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县牦牛犊隐孢子虫病的感染率为32.5%(26/80),其中1-2月龄的感染率为45%,3-4月龄的感染率为36.8%,5-6月龄的感染率为35.2%,7-8月龄的为28.5%,9月龄以上的特犊未发现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5.
应用胶体金免疫渗滤技术检测已确诊的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抗体,从65例患者中检出阳性53例,阴性12例,阳性符合率为81.5%,敏感性为84.4%,用该技术对107例非棘球螺病对照血清检测,特异性达93.0%,诊断效率达78.5%,认为胶体金免疫渗滤技术为一种较好的棘球蚴病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某鸡场1994年共育雏10批(55504羽),有5批(31939羽)发生甘保罗病(传染性囊病),死亡5987羽,死亡率为10.6%。该场针对发病情况采取防制对策,使本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现将发病特点及采取的防制对策简述如下:一、发病特点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均在5~10月温暖的季节,而冬季则未见发生。2.发病日龄有一定的范围,为ZO~25日龄,均在本病第二次免疫之后。3.品种不同,对甘保罗病的易感性亦不同。1994年5批发病鸡均为伊莎揭鸡,而同期饲养的尼拉鸡未见发病。4.发病急,死亡率高低不一,病程为5~10天。发病鸡的死亡率最高为22…  相似文献   

7.
对5-10日龄免疫过大肠杆菌-鸭传染性浆膜炎二联灭活苗,但仍发生以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要病理表现的鸭群,以病鸭的肝、脾、心血和脑组织作为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细菌分离阳性率为:在肠杆菌为83.2%,沙门氏菌为33.3%,鸭疫李氏杆菌为27.7%;混合感染为38.89%,其中大肠杆菌和鸭疫李氏杆菌为16.67%,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11.1%,鸭疫李氏杆菌和沙门氏菌为5.56%,三重感染的为5.56%,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鸭疫李氏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8.
以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对鸡大肠杆菌078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然后对实验性鸡大肠杆菌病病鸡进行治疗试验,内服5天、每天2次。结果表明,20%氟苯尼考可溶性粉和10%氟苯尼考预混剂MIC均为16mg/L,以氟苯尼考可溶性粉1.0g/L、0.5g/L、0.25g/L给鸡饮水后,对大肠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83.3%和70.0%,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80.0%。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高达60.0%。  相似文献   

9.
1病原及流行特点1.1病原病原体为鸭瘟病毒,是疱疹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80℃ 5min即可杀死病毒,0.5%漂白粉溶液,5%生石灰水,2%氢氧化钠溶液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发病和病愈后不久的鹅鸭(病后可持续带毒3个月)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可经交配、眼结膜及呼吸道传染。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我地某鸡场1998年4月12日购进依莎B380蛋用雏鸡500羽,于4月28日开始发病,每天死亡10多只,经用痢特灵、土霉素钙盐治疗无效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膀下垂,眼闭无神,呼吸困难,不吃食,拉白色稀粪,呆立昏睡,很快死亡.2剖检剖检病鸡20只、见肺和肝脏肿大、充血,心包积液,肠管充气,并含未消化料.3诊治根据症状和剖检诊断为鸡白痢病,为大肠杆菌感染.每10kg饲料中,用1kg大蒜子锤烂拌匀喂病鸡,疗程3~5d,第二天病鸡停止死亡,病情好转,3~5d鸡完全痊愈.大蒜有清瘟、止痢、解毒之功效,是治疗雏鸡白痢病的一味良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对50只流产绵羊或其流产胎儿及流产物的血清学检测。结果为弓形体感染率为52.0%,耶尔森氏菌病占20%,衣氏体感染率为25%,土拉伦氏菌病为12%,军团菌病为5%,而布氏菌感染率阳性只占2%。  相似文献   

12.
肉用仔鸡腹水症是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聚积在腹腔为特征,常称“大肚病”.本病是诸多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给养鸡业造成一定损失.1发病情况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以秋冬寒冷季节多发.腹水综合症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症状的出现往往在病的中后期.在肉鸡群中,多在3~4周龄发现病鸡,发病率约5%左右,发病后2~3天即可出现临床症状,4~5天后开始死亡,死亡率10%一20%,持续时间7~14天.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缩头喀睡,独居一隅;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欲增加,个别鸡拉白色稀粪;可视粘膜苍白。向冠发组;腹围明显增大,发展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种类逐年增多。畜禽疫病复杂,特别是危害养鸡业的疫病越来越多,其中大肠杆菌病的危害日益严重,据笔者从事禽病门诊统计来看,1985年到199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9.5%,1990年-1995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17.6%,1995年到2000年诊断大肠杆菌病占鸡病总数的21.4%,特别是2001年和2002年1-5月发病更为严重,大肠杆菌病分别占鸡病总数的31.3%、31.7%。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奶牛犬新孢子虫病血清学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上海地区奶牛新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上海地区奶牛血清样品进行新孢子虫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被检的41个奶牛场1239份奶牛血清中有63份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08%。各场阳性率变幅较大(0-44.23%)。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鸭患葡萄球菌病少见报道。2011年3月底.江都市郭村张某饲养的3000只52日龄麻鸭突然发病.经用痢菌净、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5d后.效果不佳.此时已死亡49只。第6天张某来我镇门诊就医。经诊断为鸭葡萄球菌病,经治疗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何文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1):112-112
藏羊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Theileriidae)泰勒属(Theileria)的原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年羊发病率高达99.5%,致死率为44.4%;羔羊发病率为92%,致死率竟达95.6%。  相似文献   

17.
奶牛酮病和脂肪肝综合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酮病(Ketosis)和脂肪肝综合症(Fatty liver syndrome)是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多发于日产奶30kg以上的高产牛。由于高产品种的引进、培育,高能饲料的开发、利用,规模化饲养程度提高等原因,这2种疾病的发病率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我国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占泌乳牛的15.0%-30.0%,美国为5.0%,印度为14.7%,而日本却高达43.1%。我国奶牛脂肪肝的发病率超过30.0%,美国为35.0%,66.0%。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县养鸡专业户饲养的蛋雏鸡中,经常发生一种以粘液性红痢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达5.3—16.7%,病死率24.3%,耐过病雏鸡生长发育受阻,或因继发球虫病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查明本病的病源,我们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细菌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治疗试验等,初步诊断为A型魏氏梭引起的红痢,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于7—90日龄商品蛋雏鸡,在农村土杂鸡中亦有发生。三年来,调查的187户养鸡专业户中,有179户不同程度的发生了本病,发病鸡群占总鸡群的95.7%,发病率达5.3—16.7%…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国外报道,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在4%~55%,我国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发病率在5.7%~54.9%,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降低奶牛的泌乳量和繁殖力,使得奶牛淘汰率升高,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家蚕微粒子病的学名:Nosema bombycis Naegeli,简称N.b,属于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在生物界中分类属于微生物类,体形长卵圆形,大小3~4um×1.5—2.5um,比重为1.30~1.35,在640倍的显微镜下呈淡绿色的折光,折光性很强,其生活史有孢子-游走体(裂殖体)-静止体-孢子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