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钵苗摆栽是农业部今年重点试验推广的项目,我县是广西两个试验点之一。为了搞好该项目试验,县农机技术推厂"站从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引进一台2SB-6型水稻钵苗摆栽机(国家专利产品)。于1998年3月18日在双桥镇伊岭小康示范村小面积试验,同时还在城东镇大梁村第四村民小组进行50亩的试验对比。该摆栽机一人驾驶,两人操作作业,把育钵秧苗放在工作台,由输送系统进行摆栽秧苗。同抛秧机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采用钵育苗方式移栽时根系不受损伤,故枪伤轻,易成活,立苗率高。②株行配置合理,利于通风透光。③具有开沟装置,苗摆沟…  相似文献   

2.
<正>水稻钵苗栽植技术,是我国水稻产区特别是北方稻区的主要栽培方式,推进机械化移栽技术与钵苗农艺技术的融合,大力示范推广钵苗机械移栽技术是水稻机械化技术推广的一个主要任务和生产急需。吉林省长春市农机推广部门对此进行推广示范,并取得一定成效。一、示范推广水稻钵苗机械化技术的意义目前,长春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已达到60%。  相似文献   

3.
2SB6型水稻钵秧摆栽机简介周鹏飞辽宁省农机局(110001)钵秧栽植水稻的增产效果已被农业专家多年证实,也已为很多稻农接受。但由于人工抛秧达不到农艺要求的均匀性,立苗状态和均匀的钵块入泥深度,因而不能充分发挥钵块栽植水稻的优越性,更因为人工抛秧劳...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由机械耕整地、机械栽植、机械收获和机械烘干4个环节构成,其中栽植机械化是实施难度最大的环节。2001年以来,为了提高全省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省农机部门在灯塔市等6个县(区、市)设点试验示范推广水稻乳苗机械抛栽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 水稻乳苗机械抛栽技术的特点1.1 方法简便易行 水稻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双季稻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插秧机保有量少、手工直播趋势蔓延等栽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茬口衔接、生育期、比较效益、技术难易、生产规模五个方面梳理制约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综合测评和试验示范深入比较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水稻钵苗摆栽技术三种机械化栽植技术在缓解茬口矛盾、抵御自然灾害、农药减施、水稻增产等方面的优势,遴选出适宜南方双季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模式。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通过因地制宜选定适用主推技术、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水稻栽植机具保有量、完善育秧中心布局、提高育插秧作业服务能力等发展路径加快提升高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促进双季稻面积恢复。  相似文献   

6.
广西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在1998年承担农业部农机化司下达的ZBS─—1200型水稻钵苗摆栽机(下简称摆栽机)试验任务。试验地点选择在武鸣县和桂林市,这两个点有较大规模工厂化育秧场地,能够提供符合试验要求的钵型秧苗。为使试验项目顺利完成,广西区农机化局给予大力支?..  相似文献   

7.
水稻钵苗移栽是一种利用钵盘育秧的水稻移栽技术,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由机械替代人工完成移栽是推广钵苗移栽技术的关键。为此,在以五杆双曲柄分插技术为核心的水稻钵苗移栽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单穴内秧苗拉拔力小于抗拉断力,取苗秧夹夹持秧苗茎秆的取苗方式可行;水稻钵苗移栽机栽深和株距可控,栽植翻倒率为16.7%,漏插率为14.7%,伤秧率为3.4%,栽后第2天长型根,基本无缓苗;由根系生长来看,钵体苗表现更为粗壮,抗倒伏能力强;产量较同期毯状苗机插每穗平均增加4.6%。同时,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试验中所产生的作业质量、效率等问题,分析了农机和配套农艺问题,旨在对后续机具的研发提供参考,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钵苗移栽技术是我国水稻移栽刚兴起的新技术。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移栽时不伤苗,移栽后秧苗起身快,可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增产作用较为明显。试验示范选用具有成熟技术的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开展水稻钵苗移栽技术试验,为今后推广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提高水稻钵苗机械行抛质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栽技术。它将传统的育秧方式改为软塑穴盘育秧,是农艺的一项改革。为提高其机械化水平,各地相继开发了多种专用摆栽机械。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2ZPY-H530型水稻钵体苗行抛机,解决了水稻钵体苗有序抛秧的技术难点。该机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同步输秧和周向交错对辊式拔苗装置”和防壅泥、壅水式“深波浪拖板”。拔苗装置可实现软塑育秧穴盘的连续自动输秧、拔秧,由分行栽植部件完成秧苗等距成行有序栽植,对秧盘损失小。1-对盘育秧和秧苗的要求(1)机械播种。水稻抛秧要求采用专用穴盘育…  相似文献   

10.
由李太云同志设计、延吉市农机推广培训中心(电话:0433-2813982) 研制的2ZB-96型水稻简塑盘钵苗插秧机,于2005年11月通过省级农机新产品鉴定。在我国推广使用的水稻钵育苗容器是符合“国情”的简易塑料钵苗盘, 由于简塑盘的强度低、易变形、不耐机械运作,给钵苗栽植机械的研制设置了难关。通常,人们试图采用钳夹式分插机构来攻破简塑盘钵苗机械栽植难关,但这种机构对秧苗的损伤、工作不稳定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适应于高速作业的机动栽植机具。  相似文献   

11.
我站1998年承担农业部农机化司下达的2BS—1200型水稻钵苗摆栽机(下简称摆栽机)试验任务。试验地点选择在有较大规模工厂化育秧的武鸣县和桂林市,这两个点都能够提供符合试验要求的钵型秧苗。为了使试验项目顺利完成,广西区农机化管理局给予大力支持和重视,成立试验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试验小组,制定了具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并拨款10万元搞试验和开现场表演会。试验项目按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提供的试验大纲和我  相似文献   

12.
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特点及其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特点水稻钵育秧苗一般采用抛秧或摆栽的方法移植到水田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抛秧机或摆栽机,而传统的插秧机适用于盘式秧苗。这里介绍一种新插秧技术,就是用传统的水稻插秧机插栽钵育的水稻秧苗。这种技术不但保留了钵育秧苗栽植的优点,还增加了水稻插秧机的优势,可以说,水稻钵育秧苗机插技术开创了水稻插秧生产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农机研究所科研成果简介(续完)山西省农机所科研部2ZYB—2型钵苗移栽机该机适用于大田棉花、玉米的复播移栽和蔬菜、苗木、花卉钵苗移栽(土钵苗或容器苗),一次作业可完成开沟、栽植、覆土、镇压等工序。该机主要由机架、苗架、栽植器、传动机构和覆土镇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稻草制造钵育秧盘水稻栽植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稻草(植质)为原料,研制出水稻钵育秧盘。在以稻壳粉与土为原料混合研制人工苗床土的基础上,按基于稻草制造钵育秧盘水稻乳苗机械栽植技术的要求,设计和试制了水稻钵育乳苗栽植机,并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证明了该项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该机是一种新型水稻简塑盘钵苗插秧机,由吉林省延吉市农机推广培训中心(电话:0433—2813982)研制,已于2005年11月通过省级农机新产品鉴定。  相似文献   

16.
淮北地区水稻高产机械栽植方式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杂交粳稻"甬优2640"、"甬优1640"和常规粳稻"连粳7号"、"徐稻3号"为试验材料,于2011年和2012年研究了钵苗机插、毯苗机插和直播3种机械栽植方式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光合物质生产、温光利用、产量组成及品质。结果表明,移栽时钵苗机插方式秧苗素质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毯苗机插方式。与钵苗机插稻相比,毯苗机插稻、直播稻各生育时期均推迟,全生育期分别缩短8~10 d和20~22 d,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积温、光照时数以及生育中后期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显著降低。钵苗机插方式水稻产量最高,毯苗机插方式次之,直播方式最低,各栽植方式间差异显著;相同栽植方式下杂交粳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粳稻。钵苗机插稻单位面积穗数较少,但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显著提高,最终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杂交粳稻钵苗机插方式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直播方式显著提高10.2%和23.4%,常规粳稻分别显著提高5.6%和19.3%;直播水稻的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钵苗机插方式水稻籽粒品质较好。在淮北地区钵苗机插稻生育期提前,成熟早,提高了温光资源利用率,比毯苗机插和直播方式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水稻机械化栽插方式。  相似文献   

17.
膜上栽植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有机水稻种植,钵苗移栽可以提高产量。为了将两种农艺相结合,提出一种膜上开孔并实现水稻钵苗栽植的移栽机构,能有效避免因破膜与水稻栽植不同步而造成的秧苗损伤。分析了移栽机构的工作机理,建立了运动学分析模型,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并得到一组满足膜上移栽要求的结构参数。建立三维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完成虚拟样机仿真。设计物理样机,进行高速摄影运动试验。样机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所得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在试验台架上完成了取苗试验与膜上栽植试验,取苗成功率为92.8%,膜上栽植的合格率为90%,满足膜上移栽的作业要求,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茄子钵苗全自动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茄子钵苗的全自动机械化移栽,设计了一种全自动茄子钵苗移栽机构,提出了一种以牛顿插值法构建的新型非圆齿轮,建立了茄子钵苗移栽机构运动学模型。通过农艺与农机的结合,以钵盘规格、基质体积比、土钵含水率为试验因素,取苗力与土钵基质损失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钵盘规格105穴、基质体积比1、土钵含水率70%~80%时,取苗力为2.70 N,土钵基质损失率为2.94%,利于茄子钵苗的全自动机械化移栽。根据移栽机构数学模型结合茄子钵苗农艺要求,开发了牛顿插值齿轮茄子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分析软件,优化出一组满足茄子钵苗移栽要求的参数。根据优化的参数进行三维建模、虚拟仿真,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物理样机进行了轨迹验证试验,验证了该机构的正确性与可行性,通过取苗试验与栽植试验,证明了该机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绵竹市于1997年度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市)。为此1998年我市在继续坚持大力推广机收的同时,重点抓了工厂化育秧、钵苗摆栽(行抛)等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组织领导。该项工作的实施得到省农机局、德阳市政府、德阳市农...  相似文献   

20.
<正>黑龙江省于2002年由垦区引进日本机械,开展了水稻钵育摆栽机械化技术试验,至今已应用15年。近年来,在农机推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农村也逐步开始应用该项技术,并有了较快发展。截至2017年春季,全省农村水稻钵育摆栽机械化技术示范应用专用钵盘育苗总计55.28万张,摆栽面积将达到1.84万亩左右,应用面积是上年的3倍(2016年全省农村推广6000亩);全省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