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具有动态性。作好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分析是图书馆人力资源动态规划的前提条件;图书馆人力资源的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和业务人力资源规划;二是图书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创建。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在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对企业的外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本文对于人力资源规划外部环境的若干要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赵巧 《甘肃农业》2006,(11):190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依据。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预测是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于烟草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存在的困境;从建设目标、总体功能规划、具体功能模块规划三个角度,研究和探讨贵州烟草商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介绍了贵州烟草商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展情况;并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杨洋 《甘肃农业》2006,(3):179-180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很大程度上是绩效评价的制度化与不断创新。这篇文章从价值链管理,企业管理一般绩效的测度指标,人力资源规划HRP等角度,从企业与员工双赢的视角讨论了不同于原来利润最大化视角下的企业管理方法。另外,WTO的大环境下,与国际惯例接轨,将员工的培训视为企业战略投资的一环,企业进行绩效考评的同时注重员工培训,将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可以使企业更适应WTO背景下的世界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单位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的价值和科研效益的最大化,保证单位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为对象,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院总体目标、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方法,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编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从战术到战略的转变意味着需要支持企业总体战略的实现.需要与公司的长期人才资源规划配套.招聘体系确立以人才资源部为主要组织协调者,以部门经理、高层领导为主体的模式,以此规范人力资源流程,并提升中高层领导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内部实现人尽其能、高效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能够较为清晰合理的分配组织内的人员,使其为组织发展提供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动力,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有其自身的程序和要求,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本文对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郭佳君  李茜 《农学学报》2021,11(1):85-90
为进一步解决农业资源分散、产业布局零乱等问题,进行增长极理论与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研究,本研究基于增长极理论聚集和扩散效应,以武乡县、孝义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发展模式的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将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划分为突出区位优势和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以产业链为重要支撑空间布局、以产业园区或基地为载体空间布局和以农业产业强镇为载...  相似文献   

12.
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研读苏州市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并以太平镇城乡一体化镇村布局规划为基础实例,通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镇村布局的空间分析,明确在镇村布局规划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期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镇村布局规划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烟叶专业分级散叶收购的功能区布局及配套设施设备,提高专业分级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分析当前烟叶收购功能区布局及配套设施设备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散叶收购的实际需求,研究并制定了散叶收购各功能区布局及设施设备配套的具体要求,为顺利推行专业分级散叶收购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合理设置各功能区域,优化各功能区布局,完善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布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本研究简称“示范区”)创建的核心内容。为了增强规划布局的科学性,从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展背景出发,通过梳理示范区规划布局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采用问题目标导向、机制传导和产业功能布局等方法,提出了示范区规划布局的对策措施和技术要点,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践验证,以期为示范区创建提供借鉴参考。研究表明,科学布局农业示范区有利于促进空间格局更加优化、使得农业资源在空间上实现最佳配置,对于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剖析了影响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三个主要因素:科技期刊二重性,办刊宗旨和读者的需求。指出为了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的作用,必须做好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工作,并提出做好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工作要突出办刊特色,适应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要,走市场化的经营道路,选题突出科技期刊的特点,栏目策划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留用地政策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长久生计,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但由于对"小而散"的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缺乏足够认知,因而缺乏针对性的规划引导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用地政策效用的发挥。据此,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借鉴产业布局理论,探索了留用地产业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留用地产业发展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白云区留用地产业布局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态势,沿交通要道呈轴线布局形式,说明留用地产业发展对交通条件依赖性较强;此外,交通因素、到镇中心距离因素及地块形状因素对产业布局有重要影响,在未来产业规划中应加以重视;同时,留用地产业特征明显,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对交通条件要求极高,且距镇中心相对较远,商业金融业则距离镇中心较近,批发零售业特征不明显。因此,留用地产业引入及规划应制定差异化策略,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应以交通及距离为引导,商业金融业则应关注产业地块到镇中心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是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优化 .为此 ,要注重植物配置结构的科学性 ,空间配置结构的合理性 ,景观配置结构的艺术性以及科学的经营 .同时 ,还应突出城市个性化特征 ,建好市郊森林生态网络 ,开发野生绿化树种等等 ,以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林业发展区域布局的原则与取向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朝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04-5405,5447
林业发展布局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该研究在系统分析区域林业状况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明了林业发展布局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林业区域发展的基本取向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的研究对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立足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理念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快速优化,本研究选取广东省罗定市作为研究区,从耕地数量、耕地质量、空间形态、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等5个层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指标体系。同时,以GIS技术作为分析工具,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对罗定市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进行现状分析及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调整前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分布格局基本一致,主要呈中间密四周疏、东西密南北疏的布局特征。布局优化后罗定市的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增加了5.2 hm2,相较于调整前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合理性也有了大幅提高。总体而言,优化调整后的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不仅确保了耕地数量,提升了耕地质量,优化了空间形态,而且改善了罗定市的生态环境,其空间规划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提升。研究表明:耕地地块布局合理性的评判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可根据现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布局合理性进行永久基本农田的调入、调出,有效推进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程;而立足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理念的罗定市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快速优化方法,也为全国其他粮食主产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唐文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10-7212
以农村宅基地确权为着眼点,在分析重庆市巴南区界石镇武新村土地利用状况、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和空间布局结构特点以及规划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管理、土地规划中的相关理论,进而对巴南区界石镇武新村农村居民点布局进行研究。认为我国西南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应采用沿交通沿线、靠近集镇的大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