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黄河故道区是我县蚕桑生产的新开发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较瘠薄。为探讨这个地区桑树栽培的有关技术问题,对这个地区桑树栽培的密度问题,作了一点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土地:试验在黄河故道北岸坡的何桥乡岗岔楼村进行,土壤为沙质两合土,  相似文献   

2.
姚李军 《蚕桑通报》2009,40(3):38-39
嘉兴市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桑园是蚕桑生产的基础。桑树病虫害防治是桑园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夺取桑叶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由于异常气候条件、高效高残留农药的禁止使用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市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为此。对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桑树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彩珍 《中国蚕业》2004,25(4):28-29
桑树病虫害防治是桑园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夺取桑叶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一直被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部门所重视.表现为有科学的方法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时期、发生量,有规范的技术和针对性的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在重点蚕区,不管是常规性病虫害还是突发性病虫害,其危害一直控制在经济水准以下,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夺取优质高产,保持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异常气候条件、高效高残留农药的禁止使用及茧价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桑树病虫害防治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直接危害蚕桑生产的发展.本文对秀城区桑树病虫害防治的问题作初浅论述,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应对川东地区不利蚕桑气候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益 《中国蚕业》2002,23(4):32-33
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封闭,海拔低,北有秦岭、大巴山对寒潮的屏阻,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桑树生长,是蚕桑生产的一大气候优势.但由此而带来的夏季高温闷热、伏旱严重,秋多绵雨,不利于蚕茧单产质量的提高,又是蚕桑生产的一大气候弱点.广安市所在的川东地区,由于地处盆东平行岭谷地区与盆中丘陵地区之间,受岭谷气候和丘陵气候的综合影响,高温、多湿、伏旱、秋绵雨特别突出,严重影响蚕桑生产.蚕桑是广安农业的传统骨干项目,要保证其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生产与气候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桑树病虫害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流域是我国蚕业最发达的地区,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茧量的80%以上,其中,江苏、浙江、四川等省茧丝绸产业最发达,其蚕茧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对全国蚕桑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地区的桑树病虫害种类繁多,加上气候条件适宜,经常发生各种桑病虫害为害,造成蚕茧减产。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导致桑树生长不良、桑叶减产、叶质下降和桑树死亡,估  相似文献   

6.
桑树是蚕桑生产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扎实搞好去冬今春桑树冬管工作,确保今年全市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各养蚕区县(市)结合实际,按照重茧丝司发[1998]096号文和[1999]003号文要求,突出重点,主攻薄弱环节,全力以赴抓好桑树冬管工作.4月以来,由重庆市蚕桑站牵头并委托万州、黔江开发区丝绸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分别对申报评奖的涪陵、垫江、奉节、彭水、江津、铜梁、永川等13个区县(市)桑树冬管工作进行实地考评,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基本上完成了冬管各项工作.据统计,全市桑树修枝整型13.06亿株,刷白治虫11.56亿株,除草施肥  相似文献   

7.
娄永竹 《蚕桑通报》1993,24(1):23-27
为了探索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县蚕桑学会与生产收烘等单位组织技术力量,对本县和毗邻县部分蚕桑高产示范户,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于1988年12月28日邀请省农科院、浙农大的专家、教授和有关行家举行一次"仙居县滩地桑园亩产茧100、150、200kg所需叶量的栽培模式"研讨会.会上主题研讨内容:桑树立地条件、桑树群体结构、施肥标准、剪梢伐条采叶、桑树保护、科学养蚕等.会后根据我县的生态环境和蚕桑生产现状,高产桑园的栽培模式应具备的条件与措施等加以科学总结成初稿,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桑树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上的病虫害为害桑树等植物,导致桑树生长不良,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养蚕的成绩,所以桑树病虫害防治是蚕桑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广东省地处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环境适宜桑树和病虫害的生长,因此,病虫害的种类是全国最多的。广东的桑树保护工作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目前,我省桑树保护工作已明显落后于全国其他蚕区,已不适应广东省蚕桑生产的健康发展。本文就广东桑树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我省的桑树保护水平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安美君 《中国蚕业》2004,25(2):32-33
多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曾尝试将蚕桑引入北纬48°以北地区生产,由于桑树安全越冬及养蚕后期低温等技术问题难以解决而放弃.经过1999~2002的试验研究,攻克了制约高纬度地区蚕桑生产发展的难题,证明蚕桑生产可以在黑龙江省境内北纬48~49°区域内生产,而且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江俊益 《蚕学通讯》2002,22(1):51-54
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封闭 ,海拨低 ,北有秦岭、大巴山对寒潮的屏阻 ,气候温暖潮湿 ,有利于桑树生长 ,是蚕桑生产的一大气候优势。但由此而带来的夏季高温闷热、伏旱严重 ,秋多绵雨 ,不利于蚕茧单产质量的提高 ,又是蚕桑生产的一大气候弱点。广安市所在的川东地区。由于处于盆东平行岭谷地区与盆中丘陵地区交界地带 ,受岭谷气候和丘陵气候的综合影响 ,高温、多湿、伏旱、秋绵雨特别突出 ,严重影响蚕桑生产。蚕桑是广安农业的传统骨干项目 ,要保证其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生产与气候的矛盾。1 不利气候的具体表现1 .1 湿度大广安属于亚热带湿润季…  相似文献   

11.
江志勇 《广东蚕业》2005,39(1):13-15
湛江地区地处我省西南部,属亚热带气候环境,全年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可养蚕6~7造.其次,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旱地多,适合桑树生长,养蚕经济效益显著.近年适逢湛江市政府提出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包括蚕桑在内的热带亚热带特色示范农业,使原已有一定蚕桑生产规模的湛江市发展成为我省蚕桑主产区.桑园面积逐年增加,到2004年底已近7000hm2.蚕桑生产已向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规模经营的方向发展,蚕业产业化将有力地推动蚕桑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其桑树栽培习惯有别于浙江嘉湖地区.为进一步促进本地区桑树栽培标准化生产,于2014~2015年进行了相关的试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召集一些蚕桑种养专业户和相关技术人员商讨有关桑树栽培的技术问题,形成了金华市《桑树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宁南县桑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蚕业》2015,(3):45-46
<正>宁南县桑树病虫种类多,上世纪80年代多以红蜘蛛、膏药病、褐斑病等零星为害为主。近年来,随着蚕桑基础的不断壮大,加上恶劣气候的影响,桑树病虫种类和发生为害程度不断增加,为害损失日趋严重,桑树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桑褐斑病上升为主要病虫,桑螟、桑白粉病在个别地区呈现零星为害。桑树病虫害已成为影响我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1桑树病虫害防治中的误区及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化学防治一直作为桑树病虫害防治快  相似文献   

14.
浙江蚕桑发展史略浙江省农业厅陈清奇一、浙江蚕桑起始浙江是全国蚕桑生产发源地之一。沪杭地区在9500~7500年前就有桑树。据考证,在河姆渡时期,浙江正处冰后最适宜期,平均气温比现代约高2~3℃,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为桑蚕祖先的古蚕桑提供了必...  相似文献   

15.
<正>桑树病虫害是造成蚕茧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蚕桑科技工作者就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省级桑树病虫害防治规范,各地也摸索出了些适合本地区的防治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自然气候影响,以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市近年来桑树病虫害,特别是桑树虫害,非但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所增加,严重阻碍了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而桑园农药使用不规范,是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桑疫病属桑树芽叶病害,是桑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桑细菌病、烂头病等.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病害流行年份或流行地区暴发成灾,对蚕桑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做好桑疫病的防控工作,对促进蚕桑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赣中南地区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域,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非常适宜桑树生长.蚕桑业已成为赣中南区域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赣中南地区夏早、秋干、冬阴、春寒比较明显,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将该区域内杂交桑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吉平 《蚕学通讯》2019,39(1):54-54
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作为全国最主要的蚕桑生产地区,其桑树病害具有典型性、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为了探明桑树病害种类及病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建立桑树主要病原的分子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绿色生态桑病防控技术提供依据,在上述地区的主要蚕区开展调研和病样收集,并对病样材料进行了显微观察、PCR检测鉴定及病原的分离纯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庞以瑛 《广东蚕业》2003,37(1):9-11
一、廉江蚕桑生产的历史与现状廉江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据廉江县志记载,早在同治年间,良垌地区已有人栽种桑树,品种有鲁桑、浙桑两种。那时候种桑养蚕是原始、量少和零星分散的,直到解放前都未能形成大面积生产的气候。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广东省  相似文献   

20.
杜雪琳 《四川蚕业》2007,35(2):53-54,36
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封闭,海拔低,北有秦岭、大巴山对寒潮的屏阻,气候温暖多湿,有利于桑树生长,是蚕桑生产的一大气候优势。但由此而带来的夏季高温闷热、伏旱严重、秋多绵雨,不利于蚕茧单产质量的提高,又是蚕桑生产的一大气候弱点。武胜县地处四川东部中丘陵区,由于地处盆东平行岭谷地区与丘陵地区之间,受岭谷气候和丘陵气候的综合影响,春早夏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