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9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按3×3拉丁方设计,饲喂添加0、4%和8%玉米油的羊草、苜蓿和精料的精粗比4:6混合日粮.晨饲后0,2,4,6,8,10和12h采集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NH3-N、VFA和BCP浓度.结果表明,添加4%和8%玉米油可提高瘤胃液pH值,对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可降低瘤胃液中乙酸和总VFA的浓度,对丙酸浓度没有影响.降低乙酸,丙酸比值.添加4%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BCP浓度,添加8%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丁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2.
9只装有瘤胃瘘管的绵羊,按3×3拉丁方设计,饲喂添加0、4%和8%玉米油的羊草、苜蓿和精料的精粗比4:6混合日粮.晨饲后0,2,4,6,8,10和12 h采集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NH3-N、VFA和BCP浓度.结果表明,添加4%和8%玉米油可提高瘤胃液pH值,对NH3-N浓度无显著影响,可降低瘤胃液中乙酸和总VFA的浓度,对丙酸浓度没有影响,降低乙酸/丙酸比值.添加4%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BCP浓度,添加8%玉米油时降低了瘤胃液中丁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针茅草的不同加工方式对绵羊采食、消化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用体重[(45±2)kg]、年龄(1.5~2.0岁)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乌珠穆沁羯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析干草、草颗粒、草块、草粉4种加工方式的针茅草对绵羊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及瘤胃液pH及总氮、氨氮、总可利用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预试期10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1)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与其他各组相比,针茅草颗粒组的绵羊食后1 h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总氮、氨氮和总可利用氮浓度较高。3)草颗粒组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干草和草粉组(P0.05)。由此可见,针茅草颗粒的干物质采食量、表观消化率以及在绵羊瘤胃内的发酵指标均较优,是饲喂绵羊的最佳利用形态。 相似文献
4.
观测了青海省互助县61只藏系绵羊瘤胃液的颜色、气味、粘稠度、沉渣比、纤维素消化、气体发酵强度,以及纤毛虫活率、纤毛虫分类、纤毛虫计数。观测结果表明,青海藏系绵羊瘤胃内环境的某些理化指标稍不同于水牛、黄牛、奶山羊。其瘤胃内纤毛虫的活动性主要与温度、pH值以及纤毛虫种属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2岁左右藏绵羊30只,随机分3组,采用单因子分组设计,以青干草为基础日粮,按每只150,300,450 g/d 3种精料水平补饲,研究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绵羊瘤胃代谢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精料补饲水平提高,藏绵羊瘤胃液pH值下降,NH3-N浓度、NH3-N浓度平均值、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显著增加(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从藏绵羊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方面考虑,藏绵羊每日补饲精料300 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7.
8.
研究3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代谢的影响。选择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平均体质量42kg),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以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在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40g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和硬脂肪粉,采集瘤胃液测定氨态氮、pH和挥发性脂肪酸。结果表明:1)饲喂3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影响。2)饲喂后pH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总体趋势,对照组pH比试验组高,但各处理对绵羊瘤胃液pH的影响不显著,以添加脂肪酸钙和植物脂肪粉效果较好。3)各组试验羊瘤胃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及乙酸/丙酸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对瘤胃乙酸浓度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植物脂肪粉组丙酸浓度最高,与硬脂肪粉组差异显著;硬脂肪粉组丁酸浓度比对照组和脂肪酸钙组高,差异显著;硬脂肪粉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绵羊日粮中添加40g过瘤胃脂肪对瘤胃氨态氮浓度、pH和乙酸浓度没有显著影响,对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过瘤胃处理大豆粕对绵羊瘤胃及血液的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颈静脉血管插管的6只萨福克绵羊(45±3)kg,随机分两组,进行分期分组试验,测定了饲喂含过瘤胃处理的和普通的大豆粕日粮对绵羊瘤胃内及其血液中与氮素利用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①瘤胃pH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采食后8h内,显著下降,随后到24h显著升高;瘤胃氨浓度在8h内两组显著降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后到24h,氨浓度显著升高,并且以对照组升高幅度大于试验组;②两组的饲料蛋白质的降解率在8h前显著升高,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后到24h继续显著升高,但试验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③两组的血液中氨基氮浓度在8h时显著降到最低或接近最低,而后又显著升高,并且以对照组的各对应时间的浓度高于试验组;对照组中各时间的血液尿素氮浓度高于试验组,在12h内,显著降低,而后至24h又显著升高;④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瘤胃pH与瘤胃氨浓度相关显著、与血浆氨基氮浓度显著和极显著地相关;两组的瘤胃氨浓度与血浆氨基氮浓度极显著相关;试验组的饲料粗蛋白质瘤胃降解率与血浆尿素氮浓度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驱除瘤胃真菌对绵羊瘤胃内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只体况良好,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蒙古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一代公羊,运用尼龙袋法研究全部驱除瘤胃真菌对绵羊瘤胃内稻草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部驱除瘤胃厌氧真菌后,改变了瘤胃内纤维物质的降解动力学参数,显著降低了瘤胃内稻草DM、NDF、ADF的降解速率(P<0.05),显著提高了三者的消化延滞时间(P<0.05),显著降低了稻草NDF、ADF的降解率,而DM的降解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瘤胃真菌在纤维物质降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检测中药对牛、羊瘤胃蠕动,瘤胃内纤毛虫数量,活性及pH值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健脾中药能促进瘤胃蠕动,增加其持续的时间和收缩强度,能使其内环境更适应纤毛虫的生存,提高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椒添加量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各项指标的影响及适宜添加量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采自内蒙古武川县的地椒冻干制成冻干粉后分9个添加水平(0、31、41、51、62、72、82、92、102mg),按时间分为(4、9、15、24h)4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测定每个时间点的产气量,培养液中瘤胃细菌-N产量,NDF、DM降解率总VFA产量及乙酸、丙酸、丁酸产量和乙酸/丙酸值,以确定地椒的最适添加量,及其在不同时间点的降解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地椒对产气量、DM、NDF降解率以及VFA的各项指标和细菌-N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各项测定结果综合分析,适宜的地椒添加范围为:41.3~68g/kg。 相似文献
13.
14.
15.
该试验观测了健脾中药对牛、羊瘤胃蠕动,瘤胃内纤毛虫数量、活性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健脾中药能促进瘤胃蠕动,增加其持续的时间和收缩强度,能使其内环境更适应纤毛虫的生存,提高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20只会理县建昌黑山羊瘤胃内环境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瘤胃内环境:活纤毛虫数为(30.40±9.56)×104个/mL,纤毛虫总数为(57.83±9.32)×104个/mL,纤毛虫活力为(52.18±13.77)%,细菌以G-为主;pH为6.91±0.20,总酸度为(33.42±10.733)U,NH3-N浓度为(3.15±0.553)mg/100mL;总VFA为(39.76±3.069)mmol/L,乙酸为(25.73±1.955)mmol/L,丙酸为(8.31±0.832)mmol/L,丁酸为(3.72±0.322)mmol/L,乙酸/丙酸比例为3.11±0.219。血液生化指标:血清ALT为(31.20±13.132)U/L,AST为(131.05±17.154)U/L,ALP为(203.40±201.392)U/L,GGT为(45.72±12.122)U/L,TP为(70.60±6.351)g/L,ALB为(24.59±1.751)g/L,UREA为(6.97±1.330)mmol/L,CRE为(71.32±42.768)mmol/L,TG为(0.24±0.033)mmol/L,TC为(1.53±0.476)mmol/L,GLU为(2.60±0.837)mmol/L;血清电解质指标:Ca2+为(2.14±0.107)mmol/L,Mg2+为(1.08±0.198)mmol/L,P为(1.72±0.334)mmol/L,Na+为(143.80±2.849)mmol/L,K+为(4.93±0.630)mmol/L,Cl-为(106.30±3.971)mmol/L。 相似文献
17.
绵羊日粮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以18只安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半细毛羯羊作为试验动物 ,研究了绵羊日粮中6个不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比例(3.52、3.32、2.86、2.64、2.40和1.88)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绵羊日粮中一定范围内的SC :NSC比例对瘤胃内 pH和NH3-N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但会改变瘤胃内VFA的摩尔比例。若适度提高丙酸浓度 ,调控瘤胃发酵模式 ,可达到提高纤维物质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四头瘘管荷斯坦牛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用不同水平的葡萄糖、不同的含水量、不同加热温度处理豆粕,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各组豆粕的瘤胃降解率,以含不同降解率的豆粕为蛋白质饲料配制成四种TMR日粮,即对照组日粮(豆粕降解率为51.94%)、高降解率豆粕日粮-HD组(豆粕降解率为40.85%)、中等降解率豆粕日粮-MD组(豆粕降解率为38.98%)、低降解率豆粕日粮-LD组(豆粕降解率为28.21%),探讨葡萄糖处理豆粕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含不同降解率豆粕的TMR日粮对奶牛瘤胃内环境有影响,随日粮中豆粕降解率的降低,瘤胃pH值增加,氨氮浓度降低,总VFA浓度下降,乙酸浓度升高,丙酸浓度降低,丁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乙酸∶丙酸比值有增加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VFA组成中乙酸比例显著增加(P0.05),丙酸比例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丝兰皂甙对绵羊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东北细毛羊,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0、100、200、300mg/kg水平丝兰皂甙,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对试羊采食后的0、2、4、6、8h瘤胃内环境指标进行测定,各组在同一时间点pH无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上随着丝兰皂甙添加水平的上升,pH随时间变化有变缓趋势;300mg/kg组较对照组4h和6h乙酸浓度下降15.1%和19.8%,丙酸浓度则提高22.7%和22.9%,差异显著(P〈0.05),各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100、200、300mg/kg组对氨的抑制率分别为17.17%、29.84%和27.12%,200mg/kg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8d后,测定试羊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均处正常生理范围内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