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铃薯培土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培土栽培马铃薯的小区试验,探讨培土次数(0、1、2、3次)对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培土处理的鲜薯产量、商品薯率均高于不培土处理,其中于出苗后10 d、20 d、30 d各培土1次的处理综合表现最佳,每667 m2产量达1847.1 kg,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晶 《现代农业》2014,(8):42-42
<正>马铃薯分布广泛,营养丰富,耐储存、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近几年我国的马铃薯消费量在不断增长,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我们的亩产量却相对较低,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采用高产合理的栽培技术。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有关马铃薯高产技术的资料,请教了有关技术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在马铃薯生产大县建平进行了马铃薯高培土技术的实验栽培。一、实验地点及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麦蒙头水是黏质土壤区常见的一种生产措施,在我省小麦生产中具有重要位置。由于黏质土壤耕性差,整地困难,表层坷垃多,易跑墒,出苗差,很多地方都采取播后浇水的办法来提高出苗质量。蒙头水技术主要讲究大、小、深、浅、早和黏六个方面。"大"指播种量要适度加大,每667m2地增加1-1.5公斤。"小"指底肥施用量要减少,特别是溶解性好、易流失的氮、钾肥要减少,减少幅度应达50%以上,减少部分应移作追肥,并强化分蘖期追肥;磷肥仍  相似文献   

5.
6.
马铃薯双层地膜覆盖免培土栽培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本报告详细分析了马铃薯双膜覆盖免培土技术研发项目所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概括了研究项目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或工艺流程以及项目所能够达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耕松土有利于使土壤疏松,破除板结,根系伸展发达,培土可大大增加烟株的不定根。正确认识中耕培土对烟草生长的作用,才能提高中耕培土的质量。本文对烟草栽培过程中耕培土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烟草的效益最大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江苏溧阳、宜兴等地,水芹培土软化栽培有了较快发展,但因其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水芹产量、品质、效益参差不齐,而培土软化栽培技术可提高水芹的风味品质和生产效益。现从品种选择、种茎选择、催芽、整地作畦、苗期管理、培土软化、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芹培土软化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土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培土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克山地区的培土方法。结果表明:在试验中,费乌瑞它和克新18号均以苗前闷耕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32 631.9kg/hm~2、37 689kg/hm~2,比对照3次培土增产27.32%(费乌瑞它)、44.03%(克新18号);在其他费用相同的前提下,成本可降低1 050元/hm~2。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云南省丘陵山地中马铃薯种植区地形复杂、土壤黏性较大、培土阻力大等特点,在现有市场培土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仿生优化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培土过程中的阻力,降低微耕机功率消耗。前期工作包括对马铃薯种植区的耕作条件及土壤相关数据的采集,以及农机市场的调研等。然后利用Creo软件对培土器进行三维建模,进行导曲线拟合优化,添加仿生凸包。该培土器的设计适用于60~75 cm的垄距作业,通过仿生优化之后,有效减小了土壤的黏附,降低了450 N的培土阻力,减阻率达到37.5%,培土效果符合相关的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秆作物中耕培土机械化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耕培土可以改善植株根系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尤其是高秆作物通过培土还能增强根茎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目前的中耕培土机械化技术有锄铲式培土和回转式培土两类,锄铲式培土通过土壤沿铲部的推移实现培土,能较好保持土壤肥力的原位,但培土高度低,消耗功率大;回转式培土通过滚子的回转转动和机组前进运动的合成运动实现对土壤的抛洒来培土,流向不易控制,易于造成底部叶子的机械损伤,培土效率较高;新研究的螺旋培土刀机构通过对土壤实现铣削并传送,能较好控制土壤的流向,做到精细培土作业,减小对作物根部的机械损伤,有关培土效果需要田间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桃是人们喜食的水果之一由于我省气候寒冷,在室外直立栽培不能安全越冬.经十余年实践,采用甸甸培土防寒是桃树安全越冬的成功经验。如果在庭院里栽培,安全越冬的可靠性更大.因庭院周围的建筑物可降低风速,减少寒冷的袭击,增加光辐射,小区温度稍高并稳定,又方便管理,美化环境,增加收入.能够吃到充分自然成熟的鲜桃,也为发展庭院经济增加了新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烟田机械化培土的试验结果表明,适于机械培土的烟田起垄高度为15 cm,机械培土的最佳时期为烟株大团棵时实施1次高培土,培土高度为10 cm,机械培土的烟田氮素营养水平应比常规施肥不培土的667 m2减少1 kg纯氮。  相似文献   

15.
基于UG的犁壁式马铃薯培土器设计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犁壁式、无级可调并具有一定翻土性能的马铃薯培土器,为山地型马铃薯培土器的设计与完善及马铃薯的实际生产提供技术参考与支持。【方法】采用UG软件进行马铃薯培土器的整体结构设计,并对其主要零部件进行应力分析,最后对该培土器进行田间试验以测定其工作技术参数。【结果】田间试验表明,设计的基于UG的马铃薯培土器的最大覆土厚度为11 cm,杂草除净率达98%,伤苗率为1.5%。【结论】所设计的培土器符合马铃薯培土农艺要求,且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改善了培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网棚松针腐殖土上,考察不同培土次数对马铃薯脱毒薯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培土2次处理的单位面积合格薯产量最高,为258.7粒/m2,较其他处理有明显优势。在毕节地区海拔1 450 m的网棚内松针腐殖土上繁育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适宜培土2次,苗床与2次培土厚度累计为8.5 cm。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报道了近年来在马铃薯生物工程方面研究的结果。在染色体工程方面,深入研究了花药培养诱导双单倍体及一倍体的方法,扩大了诱导范围,提高了诱导频率,获得了大量双单倍体品系,为马铃薯育种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材料,有些材料正在育种方案中应用。用花药培养法从双单倍体诱导出了一批一倍体植株,并且首次发现从雄性不育双单倍体能诱导出一倍体植株。这些植株表现型分离广泛,无一相同的植株,说明均来自减数分裂后的细胞而不是来自花药壁的体细胞。一倍体植株均具有2n=X=12的染色体数,减数分裂不正常,无有效花粉形成,有些植株虽可产生浆果,但无种子。对染色体加倍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用双单倍体或一倍体试管苗的茎段或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植株的方法加倍的效果最好。在细胞工程方面,对马铃薯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建立了一套简便易行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从一些品种(品系)中诱导出了原生质体植株。在基因工程方面,研究了用土壤农杆菌对马铃薯进行单转化和复合转化的方法,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转化系统。用致癌和致根农杆菌进行复合转化得到了复合转化植株。这些植株具有茎粗壮、叶片皱缩等特性,其根的生长仍保持致根农杆菌转化毛根向上或平行生长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的经济作物,由于它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种植马铃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是高寒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本文从大同县的气候、土壤、降雨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近年来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探讨大同县马铃薯高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脱毒马铃薯品种会-2为试验材料,探索了纳雍县马铃薯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在纳雍县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中等肥力地块净作脱毒马铃薯施纯N 120~360 kg/hm~2(尿素261~783 kg/hm~2)、P_2O_575~225 kg/hm~2(过磷酸钙417.0~1 249.5 kg/hm~2)、K_2O 180~540 kg/hm~2(硫酸钾300~900 kg/hm~2)可实现高产稳产,马铃薯产量可达20 000~25 850 kg/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寻甸县)马铃薯种植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研究,为该区马铃薯施肥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寻甸县土壤养分采集点数据情况和马铃薯生长对土壤养分的要求,以氮、磷、钾3个土壤养分因子为研究对象,结合云南省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方法,对采样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参考马铃薯土壤养分划分方法,利用ArcMap软件计算得到肥力等级分布图。结果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对钾肥需求量较高,约有62%的地区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约有78%的地区碱解氮处于比较丰富状态,约有21%的地区处于中等级别;有效磷丰富等级面积约占33%,中等水平面积约占66%。研究结果针对具体村镇推荐合理施肥,并制作了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马铃薯施肥区划专题图。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氮、磷、钾的施肥推荐模型,为实现研究区域的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对马铃薯绿色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