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向日葵菌核病种子带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定边县向日葵菌核病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地区向日葵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慧 《农技服务》2005,(8):28-29
向日葵苗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这种病害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严重时对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发病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的发病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病原菌侵染过程以及温湿度、孢子浓度和播期等因素与盘腐型菌核病发生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核盘菌子囊孢子主要是从花盘正在打开的花头侵入,然后菌丝穿透花托进入相连的籽粒,菌丝侵蚀籽粒后不断向海绵组织蔓延造成盘腐症状.温湿度对子囊孢子潜育期和侵染率都有影响,孢子侵染花盘的最适温度为20~25℃.当温度一定时,湿度越大,孢子的侵染率越高.随着接种孢子浓度增加,花盘的发病率呈线性增加.田间子囊孢子在向日葵整个花期(R-5.1-R-6)均能侵染花盘,侵染越早危害越重.随着田间孢子浓度的增加,盘腐的发病也不断加重.适当推迟播期可降低盘腐的发生.[结论]试验初步明确了向日葵盘腐型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病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是一种易管、省工省时、稳产高效的经济作物.但由于田间管理过于粗放,加之连片多年重茬和不进行防病.使得向日葵菌核病逐年加重,直接造成向日葵产量下降,影响了农民经济收入。向日葵菌核病又叫白腐病.俗称烂盘病。近年来在五台县有不同程度发生,减产幅度很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是我省向日葵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菌核病的危害,使向日葵的产量和质量遭受重大的损失,直接影响着向日葵生产及加工业的发展.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省向日葵种植面积已由90年代初的6.5万hm2左右增加到11.3万hm2(2000年),然而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菌核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为此,开展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稳定我省向日葵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栽培条件等关系,并提出一套综合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技术措施,供向日葵生产部门和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是我县向日葵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之一,自1995年发生以来,近几年一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1999年发生面积2000hm2,田间发病率达40%;2000年发生面积1667hm2,2001年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菌核病的发生大为减轻,发生面积为1000hm2.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是太原市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全市年种植面积4667~6667公顷。其中食用葵1720公顷以上,油葵为3213公顷左右,播种面积占到油料作物的40%,但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原因是:大多数品种抗病性较差,生产上又没有坚持合理轮作,导致向日葵多种病害不同程度地加重。菌核病是其中之一,在全市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重发病年份使产量损失30%~50%。我们于2001~2004年对这一病害的为害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将环境因子和子囊盘数量对向日葵菌核病(盘腐)的病情指数进行了相关性及回归分析,明确了各相关因子与向日葵盘腐的病情指数相关性的大小关系为:0~5cm土壤湿度大气平均相对湿度子囊盘数量土壤下1cm温度大气温度,并得到了各环境因子与向日葵盘腐的病情指数的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环境因子与病情指数的逐步回归方程,为指导向日葵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国外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外向日葵菌核病的抗病育种、向日葵的抗性机制、核盘菌的致病机理以及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的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认为,向日葵菌病是由核盘菌属侵染所致的病害。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 ̄28℃,最适PH4 ̄7,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甘露糖及天门冬酰胺,菌丝生长对缺Cu、Fe最为敏感,菌丝在PDA、PSA等天然、半天然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而均匀。菌核萌发形成了子囊盘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及湿度,紫外线照射能刺激菌核萌发。子囊孢子在2%葡萄糖溶液中更易萌发,孢子萌发以两端或一端萌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向日葵小菌核病(Sderotinia.minorJagger)的防治措施研究,明确了早期拔除病株,收获时及时清理病残秸杆,3年以上轮作,迟播种期到6月1日左右,采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3750~7500ml/hm ̄2,50%强力杀菌剂水剂3750~7500ml/hm ̄2,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天津地区保护地菜豆菌核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此菌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菌落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菌落生长温度为18~23℃。菌丝生长的适宜湿度为90%~100%;在所测试的碳源中,病原菌对乳糖利用最好;在供试的氮源中,对硫酸铵利用最好;菌丝在pH3~10均可生长,生长的最佳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5.
利用瑞士先正大作物保护公司生产的咯菌腈(适乐时)2.5%悬浮液进行油菜播前拌种,对油菜田菌核病的控制效果可达到64.7%-70.5%,并能促进油菜生长,咯菌腈拌种后于油菜初花期再喷施一次百菌核净或多菌灵,其防治效果可达到77%-90%。  相似文献   

16.
豫南区域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双低杂交油菜,大部分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对菌核病的抗性较差,属高感病品种。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烂秆病,河南省上蔡县油菜花期雨水偏多,菌核病常年发生并流行,造成油菜产量大幅度的减产,轻者5%~10%,重者达70%,有的甚至绝收。因此,防治好油菜菌核病是夺取油菜丰产的关键。本文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向日葵菌核病菌毒素对向日葵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品种的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了向日葵菌核病菌毒素对其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BF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向日葵幼苗用粗毒素处理后,粗毒素增加了向日葵叶片POD的活性,且2个品种具有差异显著性。粗毒素抑制了向日葵叶片中PPO和PAL的活性,经稀释后低浓度的粗毒素增加了PAL活性。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核盘菌一种拮抗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带菌的菌核上分离出一种向日葵核盘菌的拮抗菌,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该菌室内平板对峙培养表现出良好的拮抗效果,拮抗带宽度可达到10 mm以上,且转代培养后其拮抗活性稳定。拮抗菌培养液对向日葵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生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温室盆栽试验证明该菌对向日葵幼苗期菌核病有明显防效,成苗率达到75%,而对照只有34%。该拮抗菌可作为向日葵菌核病的生防材料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