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甜-甘糖五号是高产糖量的多粒雄性不育杂交种。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区域,丰产性好,含糖稳定,较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在新疆石河子,新疆和静,宁夏银川,甘肃武威4点达到丰产甜菜新品种标准,平均块根产量较对照提高22.9%,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62度,产糖量较对照提高29.2%。  相似文献   

2.
STD0903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标准偏丰产型遗传单胚雄性不育二倍体甜菜杂交种。在2012-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5点块根平均产量81306.0 kg/hm2,较对照KWS2409增产16.5%;平均含糖率14.32%,较对照KWS2409增糖0.22度;平均产糖量11643.0kg/hm2,较对照KWS2409增产18.3%。该品种农艺性状突出,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3.
XJT990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甜菜单胚雄不育丰产、中糖、中抗丛根病、抗根腐病二倍体杂交种。XJT9907以单胚雄性不育系JTD201A为母本,以多胚高糖、丰产、耐丛根病、耐褐斑病的二倍体自交系M39-8-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收获母本种子。结果表明:XJT9907区试预备试验块根产量较对照KWS2409增产8.0%;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85度。在区试中块根产量较对照KWS2409增产13.0%;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92度。中抗甜菜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低10.03;抗甜菜根腐病,根腐病发病率比对照低1.13个百分点;耐甜菜褐斑病,病情指数比对照低4.00。田间综合鉴定考察结果该品种为1级。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6500株/667m~2(90000~97500株/hm~2)。适宜在新疆北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优良甜菜新品种Beta866的引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eta866是美国BetaSeed公司选育,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引进的甜菜二倍体单胚雄不育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好,块根含糖较高,属标准偏丰产型品种;抗丛根病和褐斑病,耐根腐病;块根形状整齐,品质好,出糖率高,产质量稳定,适应性广。在2010—2011年的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全国三大甜菜产区两年42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72506.8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25.4%;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4度;平均产糖量11867.8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23.2%;对丛根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根腐病、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9—20011年的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Beta866两年15个点次平均根产量55565.3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9.8%;平均含糖率16.0%,比对照品种高0.2度;平均产糖量8910.1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1.8%。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的绥化、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黑河、牡丹江,河北的张北,内蒙古的包头,新疆的伊犁、昌吉等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甜菜新品种新甜1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甜18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多粒型杂交种,在200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点次的块根产量平均为82156.5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99%,含糖率平均15.21%,比对照低0.09度.产糖量平均12745.5kg/hm2,比对照增糖4.3%.在丛根病抗性鉴定中,两年平均块根产量为102182.3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3.92%,含糖率15.10%,比对照低0.08,度产糖量平均18475.5kg/hm2,较对照增糖35.0%.该品种丰产性能稳定,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6.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2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甜菜多倍体新品种—包育302系多倍体高糖型杂交种,由四倍体品系BS95429作母本,与自育二倍体品系BS79-1作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丰产性稳定,含糖高,抗病性强,对丛根病有较强耐病性。在2000~2001年的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均达到高糖型品种标准,其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两年平均比对照分别提高3.5%、1.00度和9.7%;在2001年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1%、1.28度和37.1%。  相似文献   

7.
甜菜普通多倍体杂交种吉甜304(原代号为"吉99-11")是1999年以四倍体高产品系"生物法-95"为母本,二倍体高糖品系"7302-28333-1-2"为父本,按母、父比例3∶1自然杂交育成。经两年小区鉴定筛选后,于2002~2003年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根产量比对照(吉甜301和甜研304的平均值)提高5.3%,含糖率比对照提高1.0度,产糖量比对照提高11.9%;于2005年参加全国甜菜生产示范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根产量比对照提高6.0%,含糖率比对照提高1.1度,产糖量比对照提高12.6%。2006年2月通过全国甜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命名。该品种含糖高、产量稳定、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于在新疆伊犁、塔城,甘肃黄羊镇,吉林范家屯,黑龙江嫩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丰产优质抗病甜菜新品种ZM20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M202是美国BetaSeed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雄不育杂交种。该品种丰产性突出,含糖性状优良,抗丛根病,耐根腐病和褐斑病,适应性广,块根品质好。在2005~2006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44019.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37.2%;平均含糖率16.4%,比对照品种低0.8度;平均产糖量7285.6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31.7%;对丛根病、根腐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在2007年的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ZM202平均根产量45754.2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9提高48.7%;平均含糖率17.1%,比对照品种低0.2度;平均产糖量7729.2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45.2%。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黑河等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
丰产抗病偏高糖甜菜新品种ZM20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M20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美国BetaSeed公司合作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单胚雄不育杂交种.2001年以单胚二倍体雄性不育系Beta96186M为母本,以二倍体有粉系PT37136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该品种丰产性好,舍糖率较高,抗丛根病和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应性广,块根品质好.在2005~2006年的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全国两年42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60770.0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6.6%;平均含糖率17.5%,比对照品种提高0.1度;平均产搪量10631.4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8.0%;时褐斑病、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的抗性与对照相仿,对根腐病、丛根病的抗性明显优于对照.在2006年的国家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14个试验点平均根产量55039.7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4.5%;平均含糖率18.6%,比对照品种提高0.4,度;平均产糖量10163.1 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17.6%.该品种适宜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大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选用国内外9个新品种,以包育302作对照,进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种产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国外品种表现突出,增产84.7%~156.4%,国内品种增产63.7%~78.2%;包育302含糖17.06%.新品种的含糖率都低于对照品种,国内品种低0.44~2.14度,国外品种低0.76~2.70度,内大甜研4号、ADV0420、内甜单1号达到国家甜菜质量标准舍糖15.5%;9个新品种的产糖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国外品种增产0.624~1.14倍,国内品种增产0.43~0.74倍;ADV0420和内大甜研4号为标准偏丰产型(NE),适于大面积推广;Beta356表现为丰产型(E),产量和产糖量都居第1位,但舍糖率偏低,可作为搭配品种,在低产高糖地区种植,采取配套措施,提高其舍糖率.  相似文献   

11.
H809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引自荷兰安地公司的二倍体单粒型杂交种。2008年进行鉴定试验,平均块根产量52364.8kg/hm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28.9%;平均含糖率为17.7%,比对照低0.7度;平均产糖量9268.6 kg/hm2,比对照品种增糖24.0%。2009-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55987.9 kg/hm2和57260.2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3.1%和11.1%;平均含糖率分别为15.9%和17.3%,比对照品种分别高0.1和0.4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8959.7 kg/hm2和9865.9 kg/hm2,比对照提高13.9%和13.7%。该品种丰产性好、产糖量高、抗褐斑病、根腐病,糖汁纯度高。适宜种植区域:哈尔滨、绥化、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  相似文献   

12.
SR-411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二倍体单胚型杂交种。2009—2010年参加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于2011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2011又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块根产量为57583.2kg/hm2,比平均对照品种增产11.0%;平均含糖率均为17.1%,比对照高0.5度;平均产糖量为9851.1kg/hm2,比对照提高15.0%。该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和含糖高,稳定性强,适应性广。抗褐斑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高度耐丝核菌、镰刀菌等病菌引发的根腐病。钾、钠、氨态氮含量非常低,甜菜品质优,工艺损失小,易加工。适宜在黑龙江省的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对2003~2004年2年国家甜菜品种区试中7个品种在甘肃武威黄羊镇地区和酒泉地区的生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中HI0135、KWS4318根产量和糖产量比较突出,平均根产量分别比地方对照陇糖2号增产27.19%和22.80%,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含糖率比对照略低或相当;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8.46%和21.55%,差异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有较强的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特性,稳定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宜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甜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分析结果表明:丰产型品种叶部无机磷含量除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外皆高于高糖型,磷脂磷和核酸磷含量在叶丛快速生长期最高;全生育期高糖型品种叶片与叶柄磷脂磷含量比值大于丰产型;块根分化形成期,高糖型品种叶柄中酸溶性有机磷含量高于丰产型,可作为早期品种选择的一项生理生化指标。叶片中无机磷含量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前与块根糖分呈负相关,以后又呈正相关;叶片中的核酸磷含量与块根糖分呈负相关;从叶丛快速生长期到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叶柄中的酸溶性有机磷与块根糖分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在林西地区,根产量较高的品种是美国品种RH3、德国KWS公司品种6231和吉丹单301,较对照增产超过10%;含糖率较高的品种是吉农单301、RH3和吉洮单301,产糖量较高的品种是美国品种RH3、吉洮单301和吉农单301,较对照分别提高11.46%、6.45%和3.78%。抗病性表现较好的有RH3、吉丹单301、甜单2、吉农单301、美国品种E9、甜研303、吉洮单301;由各品种的综合性状推荐在我区继续试验、示范,并考虑推广使用的品种有美国品种RH3、吉农单301、吉洮单301。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施氮量与甜菜叶面积、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净光合生产率呈负相关,故高氮处理,因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过大,净光合生产率低,不利于产量形成;根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相关,含糖率与施氮量呈负相关,高氮处理T/R值明显增加,导致根产量和含糖率降低;随施氮量增加,造蜜性物质增加,块根品质降低;本试验以施120kg/ba氮产糖量最高,过量施氮降低产糖量.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从德国斯特儒博种业公司引进SD21816、SD12830等6个甜菜新品种,经过两年区域试验示范表明,SD21816块根产量高,含糖率稳定,出苗快,易保苗,抗风沙危害,抗甜菜丛根病、褐斑病、黄化毒病能力强,属丰产偏高糖型品种,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氮素不同用量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的不同用量对甜菜的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均有一定影响。通过试验得出,当甜菜施氮量达到180kg/hm2时,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最高,分别为35038.5kg/hm2、17.2%、5073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