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林业实用技术》1975,(2)
在湿地松种子园营建的嫁接过程中,如何解决当前接穗不足的问题是个大问题。今年以来,我们观察到湿地松萌发新梢的部位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主梢和侧枝的顶端、在轮枝的腋间可以抽出新梢,而且在一束针叶的中心,也同样会孕着芽苞,发育成新梢。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枝条上的针叶束连着枝条上的皮层割下,嫁接在砧木上,使之萌发新梢,用以代替枝条作接穗嫁接的方法。经过试验,证明此法可行,我们把这个方法称为针叶束带皮贴接法。采用这个方法能节省大量接穗。1974年3月上旬,我们在1年生的植株上,削取带枝皮的针叶束,嫁接在另一砧木上,共嫁接了28株,到6月底检查,共成活了25株,其中已抽新梢形成了新植株的有22株 相似文献
6.
8.
9.
10.
采用插皮接法对刺槐、国槐嫁接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插皮接法对不同刺槐、国槐品种 (无性系 )的不同部位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 :用该法嫁接成活率高 ,一般达 95 %左右 ,其中以毛刺槐高接换头最高 ,达 98 76 %。 相似文献
11.
12.
13.
杉木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变化是,叶绿素含量日渐降低,其中叶绿素a比叶绿素b降解速度快;蛋白质含量逐日减少,而脯氨酸含量则逐日增多;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开始逐渐增强,两天后又逐渐降低,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显著增强。植物叶片衰老的研究,是植物生理学领域中的一个令人注目的课题。在农作物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刘道宏、徐竹生(1984)报道了离体水稻叶片衰老时叶绿素总量及蛋白质含量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金逸民等(1984)报道了水稻叶片衰老过程一些酶活性的变化,董建国,余叔文(1984)报道了植物激素对小麦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等。但迄今在林木中开展这项研究则注意不够。鉴于此,本文拟以我国南方主要的造林树种杉木为材料,研究其叶片衰老过程的某些生理代谢变化,以期为杉木速生丰产机理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地处桂西北、桂北的天峨、南丹、融水、三江、资源等县,是我区杉木的主要产地,但目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同一问题:杉木迹地更新困难,即在杉木迹地上造的杉木,几年后都长不起,甚至发黄枯死。根据国营南丹县山口林场反映,至今该场已有上万亩在杉木迹地上营造的杉木幼林长势衰弱、缺株明显,如小老头林一般毫无生气,树高年均生长量不足40cm(1987年造的林,如今平均高180cm)。其它杉木产区如融水、三江、资源和天峨等地也发现同样的问题,只是还不如南丹那么严重而已。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在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我国南方各省、区正在大力开展建立杉木用材林基地的群众运动。除杉木中心产区外,一般山区特别是丘陵地区栽杉,多从外地调运种子。实践证明,用外地来的种子造林,效果有好的也有差的,如闽南一般林场采用丘陵低山的母树种源,造林后4-5年即大量结实,长势随之衰退,有的形成了小老头林。有些林场,如安溪丰林林场,每年派人从闽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