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随着细胞免疫学的进展,以往被认为是一种功能低下,处于衰老的分化终末的淋巴细胞,已证实是免疫反应中的主要细胞,是体液免疫反应或细胞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又被人们重新重视起来。淋巴细胞主要分为T细胞与B细胞,它们是两种免疫功能完全不同的免疫潜能细胞,并且同时存在于周围淋巴样组织和 相似文献
3.
胸腺淋巴细胞制备为完全抗原,采用一定的免疫程序致敏试验猪,刺激猪体产生抗胸腺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体,采集分离含有该特异抗体的猪血清,生产出的抗淋巴球蛋白是目前医学器官移植中抗排斥反应的必需药物。1材料和方法1.1试剂及来源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特优级)为GIBCO公司产品;BPS粉剂、谷氨酰胺为日本进口国内分装;β-巯基乙醇、胰蛋白酶、青霉素、链霉素、羊毛脂、液体石蜡、卡介苗等为国内生产。1.2抗原的制备1.2.1不完全佐剂的配制:取250g羊毛脂加热后,加入500ml液体石蜡、再加生理盐水至1000ml,充分搅拌均匀成乳状,分装于盐水… 相似文献
4.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Bombyxmori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BmIFV)专一地侵染家蚕中肠上皮组织,造成中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病变,在染毒家蚕的中肠杯形细胞内形成特异性小泡体和电子稠密体等特异性结构。电镜观察显示,在感染早期,微绒毛膜、线粒体附近及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和内质网中较易发现胶体金颗粒(10 nm)的吸附;其后在微绒毛中间和细胞质中,以及内质网和特异性小泡体的界限膜附近出现或较多存在,但线粒体和特异性小泡体的内部未见金颗粒的吸附。因此可以认为: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主要在染毒细胞的各细胞器膜附近出现。 相似文献
5.
6.
7.
8.
新城疫病毒感染绵羊诱导免疫应答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城疫病毒(NDV)作为羊病毒病疫苗载体的可行性,验证NDV感染绵羊的可能性,本研究采用NDV Clone-30株分别通过滴鼻和气管灌注两种途径接种绵羊,接种后观察临床症状,检测接种动物排毒情况,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接种绵羊特异性血凝抑制抗体,ELISA试验检测接种绵羊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接种绵羊血清中和抗体.研究结果表明,NDV在绵羊体内是非致病性的,并且通过两种接种途径在绵羊体内均可以产生血凝抑制抗体、NDV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反应.本研究结果表明NDV有可能作为宿主限制性疫苗载体用于预防无特效疫苗的羊类疾病,且与气管灌注接种途径比,滴鼻接种途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取自驴胎胸腺、真皮、淋巴、肾和肺细胞培养物所接种的马传贫病毒(72代毒和123代毒)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培养物中均有典型的马传贫病毒粒子,而在相应的对照组中未见到此种颗粒.这些病毒粒子同已往在白细胞培养物中所见到的病毒粒子是一致的.偶而,在细胞质中,空泡内和细胞膜上,还可以见到特殊的长杆形粒子。其长度可达1nm。在感染细胞中同对照组比较,病理变化明显,一般病毒传到第七代就可明显看出这种细胞病理变化.并且随培养细胞代次的增加而病变加剧.从整个细胞看来,细胞趋向空泡化,核萎缩,线粒体肿大,线粒体的部分消失,溶酶体增多,粗面内质网隆起。伴随病毒的感染,细胞内出现有严重的“髓样变”现象。有时由于病毒粒子的大量增殖,造成细胞崩解。 相似文献
10.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79,(1)
动物机体存在着两种免疫反应:一种是了解得比较多的体液免疫,另一种是了解得比较少,而其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的细胞免疫。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少兽医工作者不理解家畜在患布氏杆菌病、马鼻疽、牛肺疫等疫病时,虽然血清抗体滴度很高,可是用其血清治疗或作共同予防接种,均未见有明显保护性免疫作用的原因,随着细胞免疫研究不断地取得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疫病的免疫机制,是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在体外和体内进行细胞免疫研究,是以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前金刚烷胺被(amantadine,Ama)用作一种抗病毒和抗帕金森药物,可抑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激活。为验证金刚烷胺是否会抑制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小胶质细胞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本试验利用Ama处理小鼠小胶质瘤BV-2细胞系后使用JEV感染细胞,测定细胞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并与单独使用JEV处理BV-2细胞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ma可以显著降低JEV感染引起的5种炎性因子的表达,MCP-1(62.17%)、IL-6(62.07%)、TNF-α(59.67%)、IL-1β(63.16%)以及IL-10(34.24%)。本试验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试验用鸡随机分成五组,A组、B组试验鸡分别注射、口服0.05ml免疫活性因子,C组、D组试验鸡分别口服、注射0.05ml的生理盐水,E组不做任何处理。于第14d、21d时采血用醋酸萘酯酶法(ANAE法)进行细胞计数,并求其百分率平均值。14日龄时统计处理表明,各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值百分率平均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1.96,P<0.05)。21日龄时,各试验组外周血T细胞值百分率平均值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t>2.57,P<0.01)。结果提示,免疫活性因子具有显著的促进细胞免疫作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马传贫是反转病毒科马传贫病毒弓i起马属动物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最早是1843年首先在法国发现,目前据资料统计遍及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诊断方法很长时间是应用临床综合诊断。1971年后 相似文献
16.
病毒感染与靶细胞凋亡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病毒等外界因素可以诱导靶细胞凋亡,试验表明这一现象还与病毒复制增殖相关联。迄今已发现20余种病毒可以调节细胞凋亡,在病毒参与调节的过程中有许多基因和蛋白得到表达。另外,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该过程。现就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关系、病毒感染相关的细胞凋亡分子、病毒感染引起细胞凋亡的途径和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用双扩散方阵滴定试验标定马传贫琼脂扩散无色抗原。凡能使原液至256倍系列稀释的阳性血清产生阳性反应者均为合格抗原。此法标定的无色透明合格抗原,经用法国马传贫琼脂扩散试验国际标准阴、阳性血清及古巴马传贫琼脂扩散抗原所标化的阳性参照血清进行考核试验,已证明达到国际标准。将双扩散方阵滴定试验与现行“规程”的辐射扩散法对抗原进行标定对比,证明后者效价标准高于国际标准,检出率低于前者。选用能与抗原原液及不同系列稀释倍数抗原产生阳性反应的16单位阳性血清为阳性参照血清。采用血清孔与抗原孔的孔径均为5mm、阳性参照血清孔与被检血清孔之比为“3:3”的新术式代替现行“规程”术式,可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19.
20.
对用三个代次马传贫皮肤细胞苗免疫的12匹攻毒马和2匹强毒对照马进行了病理与免疫形态学检查.试验马出现三种类型的形态学改变:第Ⅰ种类型,出现马传贫规律性的病理变化和免疫器官严重损伤性病变,是一种不保护的形态类型,这种类型马在本试验中占1/12;第Ⅱ种类型,呈现以免疫应答反应为主的改变,无马传贫规律性病理变化,仅肝内有轻度反应,这种类型马占2/12;第Ⅲ种类型,具有显著的免疫应答反应而无任何传贫病变,这种类型马占9/12.第Ⅱ、Ⅲ种类型是耐受了强毒攻击的免疫马,即属不同程度保护的形态学类型.这种马在试验中超过90%,从而为皮肤细胞苗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形态学依据.本试验还依其上述形态学三种类型的划分计算了各代次每种类型马匹出现率,并用保护最好的Ⅲ型作为标志,绘制三个代次出现率的抛物线,结果表明,第10代继代毒免疫效果最好,8~11代75%以上马匹可以出现Ⅲ型免疫形态学反应.同时也根据三种类型形态学变化的观察,讨论了马传贫皮肤细胞苗的免疫性质,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联合的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