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蝗虫粉饲喂肉鸡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林  殷林 《中国家禽》2000,22(7):46-46
蝗虫是青海草原及农业区的主要害虫 ,但蝗虫亦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据报道 ,蝗虫粉含蛋白质74.88 % ,磷0.809 % ,是优质动物蛋白原料 ,可作为鱼粉的替代品 ,在高寒地区生长肉鸡日粮中添加蝗虫粉 ,可明显提高雏鸡的生长速度。1材料与方法1.1蝗虫粉蝗虫采自青海省湟源县扎藏寺山地 ,用第二代蝗虫捕捉机捕获 ,捕获率为65 % ,主要种类为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npalpalis)、小翅皱蝗(dubius)、鼓翅皱膝蝗(Angarabensisbarabensis)、红翅皱膝蝗(A.rhodo…  相似文献   

2.
我国应用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草原蝗虫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湘 《青海草业》2001,10(2):20-21
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年来我国草原蝗虫的发生和应用蝗虫微孢子虫的防治现状 ,同时对蝗虫微孢子虫的增殖和生产及微孢子虫的侵染和致病机理进行了剖析 ;初步论述了蝗虫微孢子虫病在田间的流行规律和传播机理以及持续控制草原蝗害的效果 ;针对蝗虫微孢子虫治理蝗害的特点和微孢子虫的应用前景以及配套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蝗虫微孢子虫对青海省天峻县草原蝗虫的持续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青海省天峻县草原蝗虫;第三龄盛发期用药,用药后3周,虫口减退率最低达60%以上;存活蝗虫的感病率最高位达61.1%;有效地控制草原蝗虫的严重发生;而且,微孢子虫病能在草原蝗种群中流行,持续控制草原蝗虫的为害。  相似文献   

4.
蝗虫微孢子虫防治草原蝗虫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5.
以蝗虫微孢子虫为主的治理蝗虫的配套技术,在青藏高原蝗害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控制蝗虫灾害,不污染环境,对自然天敌没有杀伤作用,保护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蝗虫自然天敌的生物多样性;而运用化学农药治理蝗虫,天敌被大量杀伤,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蝗灾发生的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同德县北巴滩进行了不同浓度蝗虫微孢子虫(N.L)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推广试验,并在1997和1999年对防治效果作了调查,结果表明N.L不仅当年虫口减退率和感病率可达60%和50%以上(30天),而且在1997年、1999年防区内平均感病率仍保持在30%和40%。说明N.L具有较强的水平扩散能力和垂直感染能力,可持续、有效地控制蝗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草原蝗虫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草原环湖及柴达木蝗区大部分地面平缓,宜于机械作业。蝗虫种群密度80~120头/m2者居多,面积为40~50万hm2,贮量小年为4840T,大年为6560T,开发前景广阔。蝗虫粉含粗蛋白74.88%,居我国目前优良饲料之首。经试验,作为饲料添加剂与50%的进口鱼粉比较,京黄1号7日龄肉仔鸡饲喂49天后成活率为88.71%,体重平均增长1020.2g,二者差异不显著;星杂二八八6~8月龄蛋鸡饲喂后产蛋量提高18.08%,产蛋率提高7.99%,完全可以代替鱼粉。新研制的捕蝗机捕蝗率为65.0~74.2%,生产率2.74hm2/h,单机捕幅4m。以1993年的市场价格为准,机捕的经济效益为28.60元/hm2,且有突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草地蝗虫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方 《四川草原》1998,(2):36-39
蝗虫是甘肃省主要的草地害虫,近年来,草原保护工作者对甘肃的草地蝗虫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根据研究内容,本文从种类及区系、发生规律、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食性及食量、经济阈值及防治技术研究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甘肃草地蝗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星学军 《草地学报》2018,26(1):184-188
蝗虫微孢子(Paranosema locustae, PL)是重要的防蝗生物制剂,其与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 growth regulator, IGR)协同使用有利于蝗虫可持续治理。本文通过田间超低喷雾和扫网调查等方法在青海蝗区开展协调应用PL和IGR防治草原蝗虫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首先明确青海蝗区的主要蝗虫种类为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harbipes、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等;结果证明PL与IGR协调应用,可有效抑制草原蝗虫种群增长,且可保持存活蝗虫感病率在较高水平,对优势种宽须蚁蝗和小翅雏蝗等的持续控制作用明显。结果明确了微生物制剂和IGR协同防治蝗虫的短期与长期、速效与长效的协同作用,为防治高密度蝗虫提供新的绿色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
蝗虫天敌可利用性分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蜂虻科、丽蝇科、皮金龟科、芫菁科、食虫虻科、步甲科、拟步甲科、麻蝇科和缘腹细蜂科等天敌昆虫作为生物制剂在治蝗中的研究进展;天敌的应用技术是全球治蝗研究的重点,当前研究热点是绿僵菌、白僵菌和蝗虫微孢子虫等蝗虫病原物,它们作为生物杀虫剂在治蝗中的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
甘肃草原蝗虫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毅才 《草业科学》2009,26(11):157-160
通过对甘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历年防蝗总结报告分析得出,甘肃草原蝗虫发生的重点区域是四大蝗区(祁连山蝗区、甘加蝗区、马鬃山蝗区、龙首山蝗区)。蝗虫危害占甘肃省草原虫灾的50%以上,蝗虫种类有152种以上,是全国草原蝗虫的重点区域。一年中蝗虫多种类发生、不同时期发生,彻底防除难度大,干旱和草原退化加剧草原蝗虫大发生,因蝗制宜,创建草原蝗虫防治新机制,将一般防治和应急防治相结合,才能实现防控草原蝗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蝗虫对赤峰市草地造成较大危害,其发生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和分布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治理策略(1)加强草地管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2)加强对主要蝗虫种群的监控;(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4)进行综合防治,具体包括草地改良、物理方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3.
检验了蝗虫微孢子虫在草原蝗虫中感染情况,结果是在长时间和近距离时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4.
韩学明 《草业学报》2000,17(4):27-28
1997~1998年对化隆县草场上发生的鼠虫危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5大类草场都有害鼠和蝗虫分布;其中,在山地草甸和山地草原上较多.全县鼠害草场面积22506hm2,虫害草场面积21986hm2;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是优势害鼠,狭翅雏蝗、小翅雏蝗和红翅皱膝蝗是优势害虫.高原鼠兔密度为2.5只/hm2,高原鼢鼠为3只/hm2;蝗虫平均密度为21头/hm2.  相似文献   

15.
牧鸡防治草原蝗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蝗虫危害严重的草地上放牧90日龄鸡群,试验结果表明,在60d的防治期,牧鸡防治面积757hm^2,平均灭效96.5%,投入产出比1:3.2,为今后应用该生物技术防治草原蝗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赵国君 《青海草业》2013,22(1):33-34
本文通过对祁连县2012年草原蝗虫防治工作中防治材料、防治方法、防治效果的调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草地不同程度人为干扰对蝗虫发生动态的影响,为草原有害生物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8月,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星火牧场、银浪牧场、红骥牧场分别设置轻度干扰、中度干扰、重度干扰的3个调查样地,调查样地蝗虫的种类、共有种、种群密度和种群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蝗虫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样方法,使用昆虫立体罩网样方框进行调查;种类调查采用样方框法与扫网法相结合的方法。每周调查1次,共调查12次。[结果] 3个样地共有蝗虫11种,不同程度干扰下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共有种为中华稻蝗、毛足棒角蝗、宽翅曲背蝗、大垫尖翅蝗、白边雏蝗、中华剑角蝗、笨蝗、黄胫小车蝗;重度干扰、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的草地,蝗虫种类数分别为9种、10种、10种。蝗虫种群总密度由大到小顺序为重度干扰(5.10头/m2)>中度干扰(4.66头/m2)>轻度干扰(3.37头/m2),差异显著(P<0.05);中华稻蝗、大垫尖翅蝗、宽翅曲背蝗、菱蝗、亚洲小车蝗种群密度在3种程度干扰草地差异显著(P<0.05)。5—8月,蝗虫种群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草地重度干扰下蝗虫种群密度高峰期早于中度干扰和轻度干扰。[结论] 在3种人为干扰程度下,大庆市草地蝗虫优势种均为中华稻蝗;轻度干扰能够显著降低草地蝗虫种群密度,延后蝗虫数量高峰期的到达时间。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蝗虫消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对内蒙古草原蝗虫连续泛滥成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气候变化是内蒙古草原蝗虫消长的最重要因素。冬季变暖,地面最低温度升高是蝗卵安全越冬的重要保证;在春季气候变暖的同时,配合一定量的降水,为蝗卵孵化出土提供了适宜的温湿度,加上温度升高牧草提前返青,蝗蝻有充足的食物,个体发育好,下一代产卵量增加;草原开垦,为蝗虫提供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更宽的食物选择范围,蝗虫数量不断膨胀,由不规则间歇性发展到近年来的持续性大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在甘肃省肃南县高山草地上研究黄羽和麻羽2个品种不同鸡龄的牧鸡对蝗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随距鸡舍距离和放养天数的增加,灭蝗效果分别减弱和加强,85日龄的麻羽鸡1 000只鸡群、75日龄的麻羽鸡500只鸡群、65日龄的黄羽鸡500只鸡群在放养25d后,对面积为3.14×104 m2的各试验样地内蝗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77%和67%。单只麻羽鸡在蝗虫充足的情况下22min内可取食蝗虫101头,同时,牧鸡对草原其他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甘南州夏河县高寒草甸草原蝗虫(Chorthippus sp.)和草原毛虫(Gynaephora sp.)的分布与其地形和植被因子的关系,本研究于2010年至2014年连续5年,定点选择30个样区,每年从5月至9月在各样地进行无放回取样调查密度,测量了植被的多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蝗虫选择分布在平地和半阳坡、坡中位的坡地,而毛虫只选择平地;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是影响草地蝗虫和毛虫分布的关键因子,与其种群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上生物量较高的平地是蝗虫和毛虫共同分布的主要区域;洽草(Koeleria glauca)、花苜蓿(Melissilus ruthenicus)和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3种植物多度与蝗虫分布显著相关,与毛虫分布不相关。可见,高寒草甸草原蝗虫和草原毛虫的分布与地形和植被因子显著相关,其栖息地利用特征有显著的偏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