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是饲养管理专家?是猪病防治专家?是营养专家?是育种专家?……都是,也都不是。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懂得规模化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全能型场长!中国是养猪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也在快速发展,而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养猪生产的发展在年度、地域上很不均衡,价格大起大落,养猪成本高,生产效率低。2015年,在美国一个工人年出栏2.5万头肉猪,年工资3万~3.5万美元。在中国,每户年出栏肉猪1000头~1 200头(温氏集团的养殖户)。中国养猪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规模猪场的粪污处理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南方省、浙江等地,不准养猪;年轻人不愿意养猪,特别缺少养猪一线的人员;所以,养猪生产集约化自动化是今后我国养猪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未来,现代专业化的规模养猪生产将逐步成为中国养猪业的主流,而最耀眼的养猪主力必将是集团化的养猪企业。集团化养猪企业的"打理"必须有其自己的模式。1现代集团化规模养猪中国养猪业正处于从传统、经验和业余型的经营管理向现代专业经营管理的转型升级时期,这是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未来10余年,庭院养猪将彻底消失,80%~90%的中小型规模猪场将因经营管理、市场和环保等方面原因被淘汰出局。现代专业化的规模养猪生产将逐步成为中国养猪业的主流,而未来最耀眼的养猪主力必将是集团化的养猪企  相似文献   

4.
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什么人才?首先,疾病多了,所以需要兽医;其次,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种猪场,所以需要遗传育种人员;另外,饲料占养猪生产最大的成本,所以一定需要高级配方师。随着养猪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盟。但本人认为,目前,对规模化猪场来说,最缺乏的是懂得规模化  相似文献   

5.
<正>未来,只有生产效率优秀的母猪才有较好的销路,种猪企业必须靠质量求生存!中国是养猪大国,无论是存栏量还是出栏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不是养猪强国。从2008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种猪进口国,中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种猪生产位于生猪产业链的顶端,利润高、技术含量高,是整个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是我国养猪业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种猪  相似文献   

6.
正在养猪圈内有这样一种说法,"我国是养猪大国,而非养猪强国"。"大"指的是养猪规模及猪肉的市场供应能力;"强"一方面指养猪生产效率,一方面指种猪自给及育种能力。"大而不强"一直困扰着养殖者,也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的种猪生产处于什么样的局面,存在什么问题?种猪育种工作进展如何?先进的育种技术在我国应用得怎么样?近日,围绕上述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生猪育种专家王楚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中国养猪产业正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快速发展。据了解,截至2011年底,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已超过35%,其中有数家大型企业投巨资加入养猪行业或扩大养猪规模。但伴随着我国规模养猪场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管理技术跟不上、人才匮乏、设备滞后、环境污染等等,导致许多规模场的生产成绩低下,养殖效益不高,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有效解决养猪业发展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成为业内人士极为关注的话题。8月15~16日,由北京和谐阳光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山东威海高赛农牧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和谐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养猪业当前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质量安全,二是效益提高,三是环境治理。由这三大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能源缺乏、饲料短缺、疫病频繁、环境污染等已成为限制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而生态养猪技术是解决当前  相似文献   

9.
李永辉 《猪业科学》2011,28(12):36-39
中国养猪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伴随着国内外养猪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然而,养猪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许多猪场面临一系列生产管理问题,养猪技术人才缺乏,猪场劳动强度大,导致猪场生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生产效益差。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养猪业主要面临质量安今、效益提高、环境治理及人才支撑的“四大难题”,直接表现出来的疫病频发、药物残留、环境污染、能源缺乏、饲料短缺、人才匮乏等,已成为限制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所以,破解这四大难题也是当前养猪业变革对养猪产业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现代规模养猪生产粪污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问题的提出背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养猪业的生产技术、生产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在发展过程中,对养猪业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规模养猪粪污处理问题。从养猪的发展历史来看,以前猪的粪污处理不是问题,但是现在成了问题;在前些年粪污处理仅是小问题,现在已经成了大问题,成为养猪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这些年,全国范围内,由于粪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呢?是饲养管理专家?是猪病防治专家?是营养专家?是育种专家?……都是,也都不是.中国养猪业最缺乏的是懂得规模化猪场正规化管理的全能型场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养猪业经过最近30多年的发展,随着国内外养猪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国猪场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由于我国的养猪技术水平比起国外先进水平仍然较低,许多猪场面临一系列生产管理问题,如缺乏养猪人才、猪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近几年,许多规模猪场开始考虑采用自动化设备提高猪场生产效率,提高猪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在学习国外先进性的同时,要结合中国的养猪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的提高生产水平的方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养猪发展道路,探索出适合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养殖模式,推动养猪进步:适度规模应是我国养猪业的主流发展模式,抱着尊重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去积累知识,以解决问题来推动科研创新,营养养猪将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散户已经大量退市,下一个逐渐退出中国市场的就是中小猪场,这是必然趋势,无论你是否愿意。部分专家论断——未来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小规模猪场,对此,我并不这么认为。未来十年内,万头规模以上的养殖场、养猪企业年出栏量将占中国生猪总量60%以上;而其中的前二十位养猪巨头企业出栏量将占中国总量的30%以上。如果不出天灾人祸、不出意外,这是正在发展的现实,而不是预测。目前中国生猪规模年出栏量过百万头的大型养猪企业有十二家:温氏、正邦、牧原、正大、雏鹰、中粮、宝迪、金锣、佳和、  相似文献   

16.
段彦辉 《中国饲料》2019,(10):86-88
近年来,猪饲养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户的效益得到很大提升。但我国并不是养猪强国,养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养猪业的发展。饲养管理与养猪效益密切相关,且经济效益直接关系着生猪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生产中加强猪的日常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只体质,保证猪场养殖效益,进一步推动生猪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智能化母猪群养管理系统——母猪饲养中的数字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在外源良种广为普及的今天,中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生产水平.外源良种母猪年提供商品猪能力在22~26头,欧美国家多可达到此水平,一些猪场还超过了26头,养猪业的生产力得到充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国外养猪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发挥重要影响。我国与国外养猪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猪场数量减少,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正逐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但我国养猪生产水平滞后,肉产品安全形势严峻,环境与生态污染严重。深入分析国外养猪强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对解决我国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户养猪是我国养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规模小、相对分散、缺乏技术等原因,发展速度缓慢,效益低下。面对现状,本文认真分析调研了农户养猪过程中出现的养殖观念、猪舍建造、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环境污染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旨在指导当地用科学方法养猪,使农村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2010年为4.70亿头,其中母猪存栏4765万头,出栏量2010年为6.67亿头,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一半。2010年出栏率142%,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目前中国的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小型养猪场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或养猪发达国家。近几年我国的规模化养猪业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猪场约有2500佘个,约占总出栏的10%。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快速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