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农业工程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针对农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需求,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改革效果,重点分析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编撰和实践基地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实践性教学是食品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陕西师范大学在食品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中,积极探索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巩固,更使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升。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及实践教学为工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业工程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大多满足于学分的完成,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且大多研究集中在导师的课题研究和个人科研成果的完成,缺乏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该文在研究生课程设置、内容设置、教材出版和课题设置等方面增加仿生相关课程及创新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实践表明,仿生创新思维培养与实践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兴趣,拓展课题研究创新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为农业工程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杨玲玲 《湖南农机》2016,(6):134-135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能力.文章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为例,从师资培训计划、引进新教师计划及教师职称建设计划三方面将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学院和学校的发展相联系,提出了未来三年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教育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工程是顺应人才强国战略加速实施和大学制度创新深化发展战略。其意义在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面对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学培养工作模式变革创新改革的发展潮流,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也需要进行改革的创新。农业工程研究生是充分利用学科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培养体现出的理论知识掌握与专业实践工作能力运用兼具结合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管理是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过程中,高校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特别是通过制度建设使实践教学基地进入良性循环的运行状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培养林农业机械方向研究生创新能力,文章就阻碍林农业机械方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包括研究生生源问题、社会环境的浮燥对导师及研究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培养独立思索的科学精神、强化研讨式教学、适时对研究生开放实验室或企业现场并记科研日记等解决措施进行阐述,以期让林农业机械方向研究生尽可能地在漂浮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  相似文献   

8.
郑志安  吴敏  高磊 《农业工程》2022,12(11):117-121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针对研究生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涉农工程类课程“农业系统工程”为例,就目前研究生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影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师与生”2个主体行为及涉及有效教与学的3个问题,即“教与学什么、怎样教与学、怎样考与答”的“2+3”教学模式,提出了课程教学理念与模式的3个转变,即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能力培养转变,由以“教”向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和由注重课程结果考试向注重过程考试转变。   相似文献   

9.
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大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工程伦理教育尤为重要。论文开展了国内外工程伦理教育发展历程、教育特征、教学手段、内容创新方面的比较分析,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围绕课程内容优化、案例库建设、混合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工程伦理教育方法和途径探究,提出了“大工程伦理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全面嵌入、产教平台搭建、专业师资提升、教学资源丰富和本土教育方法改革等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就业环境愈发严峻,对计算机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等,而要实现这些能力的培养,则要求高校与计算机教师进一步地对该教学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为此,文章将结合当前的就业环境及社会需求,对未来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方向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翻转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针对线上教学,开发相应学习资源,提出教学引导独立学习的有效改革措施,完善、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完善和牢固的知识体系,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农机专业课程教学存在专业口径窄、动手能力差、教学内容陈旧和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端,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背离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规律。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和管理制度4方面出发,对农机专业系列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为全国农业类院校农机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本科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验教学问题,提出了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平台资源最优化及实验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交互作用等方面的改进方案与具体措施,以充分发挥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探索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高校教学改革举措中,教学学时与学分的逐年压缩,给高校品质教学带来极大挑战。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从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修订、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法改革和充分利用第2课堂等4个方面分析了压缩学分条件下高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肖志锋  张帆  吴南星 《农业工程》2017,7(3):150-152
为培育“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所需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针对机械工程类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基础》和《金属工艺学》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及存在不足,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基于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力开展《机械制造基础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综合了原有《机械制造基础》和《金属工艺学》课程的知识架构和实践体系,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教学改革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整合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式,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机械工程类及近机械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近些年来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相关课程,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缺乏对导致农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不高原因的系统分析。结合农业工程类硕士研究生专业特色,以提高硕士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为目标,从研究生、导师和高校3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构建农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课程是山东农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其学习目标是全面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方法.该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驱动力,突出理论应用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从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