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问题的起源:混乱的市场,企业利润来自哪里?连续四年的农资"小年",把很多农资企业搞懵了。来自市场一线的消息,很多中小农资企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农民种田无动力,商家行情很低迷,厂家促销也很疲软。农民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农资市场大行情普遍低落。但是,笔者发现,即使在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09年12月12日,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举办的"2009年农资流通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社会各界对高信用等级企业的支持力度,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为52家获A级信用等级的农资企业颁牌。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初"互联网+"概念兴起,农资行业闻风而动,传统农资生产企业、传统流通企业、电商平台公司等纷纷布局农资电商,开启了我国"农资电商元年"。乐观者对农资电商寄予了根治行业顽疾的希望:品牌农资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将优质产品卖给农民,一方面降低了价格,让利于民,另一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继安徽辉隆、敦煌种业、中农立华、浙农股份(华通医药)等之后,全国供销社系统又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农资流通企业,也是华南农资流通第一股,股票简称"天禾股份",股票代码为"002999"。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意味着广大农民一年耕耘的开始,也意味着播种新的希望!所以,每到春耕时节,众多的农资人和种植者都期盼着获得优质的农资资源,为丰收备战。而在相对混乱的农资市场中,如何能获得"正品溯源、优质优价"的农资,已经成为农资人和种植者追  相似文献   

6.
<正>农药、化肥和种子在经历多年竞争,产品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之后,不少地方农资产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构性过剩,一些农资界的有识之士认为,未来的几年,一些品种选择对路、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市场嗅觉灵敏的农资企业和农资经销商将会脱颖而出;同时相当一部分粗放经营、目光短浅者或将被市场淘汰。农资市场的发展将逐渐趋于理性和平稳,这种现象被农资业界称为"新常态",面对"新常态",农资企业及经营者应该拥有新思维,为农资事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近日,商务部、工信部等六部位联合发出《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强调要尽快放开农资流通渠道,允许具备条件的各类投资主体从事农资经营。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农药有望像化肥一样放开经营,不再需要挂靠相关部门。根据规划,我国将培育若干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一批农资连锁门店和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农资价格不断上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成本的推动、供给的不足、需求的加大、流通的不畅等等,其最终结果不仅会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国家"三补一免"带来的政策红利,而且会严重挫伤广大农民种植及养殖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生产,危及农产品供给。与此同时,农资价格上涨还可能导致农民为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廉价的劣质化  相似文献   

9.
<正>"农资团购对我们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这种新的农资采购方式,不仅能让农民朋友得到实惠,我们的经销商也不会出现赊账情况。"日前,福建省最大农药生产企业——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开发科长程望育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内农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加快了营销方式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则主要体现为两种营销模式:一是"农资电商"模式,该模式主张做农资电子商务平台,缩短产品供应链,降低流通成本,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共赢;二是"自助加肥站",该模式主张网点下移,将产品和服务直接送到零售商和农户家门口。一、农资电商能压缩渠道。在阿里巴巴宣布投入100亿进入农资市场、京东试点在农村赊销农资的刺激下,有不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1月下旬,笔者去皖北某农资大市场做市场调研,发现农资门店是一片冷清萧条的景象:几乎所有店铺无生意上门,甚至还有几家店铺有"铁将军"在把守,似乎农资市场的"冬天"真的来了?管中窥豹,透过农资萧条的市场,不难让笔者想到农资经销商的供应商——中小农资企业,像河南郑州及周边县市、山东青岛、德州和安徽合肥周边区域,每季度都在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象:它们或许是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宣告解散;或者是改头换面重新策划包装自己再次踏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从源头上遏制农资假冒行为,2003年广西把农资打假工作的着眼点从农资市场拓展到生产领域,全面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农资产品"市场准入"关;加快发展农资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培育一批优质农资品牌,确保农资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和优质农资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2002年广西紧紧围绕农药、肥料、种子等七大类重要的农业生产资  相似文献   

13.
<正>解读温总理农资价格市场观"这一点,我不敢保证,因为农资价格是和大宗商品价格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温家宝总理针对一位农民委员在发言中提出的"农民盼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价格跌一跌"时所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近日,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在太仓启动春耕化肥保供惠农行动暨全省农资创新服务现场推进会。江苏省农资流通协会发出倡议,保证春耕生产期间农资商品不断档、不脱销,坚决抵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春耕农资供应,稳定农资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色撩人的季节却撩动不了农资经销商的心,三次倒春寒让本身处于寒冬的农资市场感到丝丝寒意。目前的农资市场用一句诗表示最合适:"夜来风雨声,价格知多少。"价格战有两种。一种是小企业的价格骚扰,他们无其他竞争优势,只有价格更低一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们之所以能够进行"价格骚扰",是因为农药行业毛利太高。严格来讲,"价格骚扰"不能称为价格战。另一种价格战是大企业以"清理门户"为目的的价格  相似文献   

16.
<正>农资价格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点,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媒体,就不难发现所有涉农媒体几乎每天(期)都会有农资价格方面的各类话题。生产企业抱怨农资价格低,企业苦不堪言,是"赔钱赚吆喝";农民埋怨农资价格高,吃光了国家的惠农补贴,  相似文献   

17.
<正>供销社,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心目中物资供应能力"无穷"的经济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旗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放开,拥抱民间资本的介入,探索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在农资流通领域,一直起着"老大哥"式的主导作用,成为了名副其实引领基层农资流通企业向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的先锋。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20周年之际,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中华合  相似文献   

18.
<正>赊欠,可以说是困扰整个农资界一个最为头痛的难题,特别是在乡村赊欠现象更普遍,难题更难解,在乡村经销农资你不赊欠有人赊欠。如果不赊欠,就意味着不仅会失去市场,而且还会失去人心。对目前赊欠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农资经销商的问题,二是农民的问题。就农资经销商来说,农资经营中,一些农资经销商为了抢占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促进销售、增强竞争力,采取了赊销的策略,故意让农民赊欠,把"有钱没钱,货你先拿去用"作为促销的手段,有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的农资市场,可以用"多灾多难"来形容,生产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农资经销商同样不好过,而这一切,都源于农民朋友们日子不好过。让人热血沸腾的话笔者也会说,但笔者总爱多说一些困难,就算是被一些老板喊过去给员工培训,笔者也同样给他们讲困难。很多老板听后都委婉地建  相似文献   

20.
正农资产品同质化严重、供过于求,国家政策"重典治乱",土地流转加速行业整合,营销手段创新乏力,团队不稳,人心惶惶,电商打劫乱中添乱……2015年,农资市场可谓"哀鸿遍野,白骨累累"。那么,"农资公司如何困境突围"、"农资公司如何生存自救"等问题成为农资企业的头等大事。于是,很多企业各出奇招,百家争鸣,看似弄得沸沸扬扬、热火朝天,实则无甚大用。因为,很多人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