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2.
<正>近日,《自然—植物》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马铃薯团队研究论文"激发子识别增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该杂志同时配发了评论"植物:一种新的马铃薯晚疫病防御机制",高度评价了该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认为这一发现开启了马铃薯广谱持久抗性育种的新途径,对保障粮食安全、减少农药施用具有重要意义。评论指出,引起19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与合作者完成的关于水稻持久广谱抗病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antagonistic receptors confers rice blast resistance with yield balance。该研究成功克隆了持久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并揭示了水稻广谱抗病与产量平衡的表观调控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出对白粉病具有持久、广谱、高抗特性的小麦抗病品种一直是育种上的重大挑战。在与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大麦中,已知MLO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使其对白粉病产生广谱和持久的抗性。这种抗性在生产上已成功应用了三十多  相似文献   

5.
前沿科技     
正新研究揭示水稻广谱抗稻瘟病防卫机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团队在水稻广谱和持久抗稻瘟病机制研究中又获新突破。该研究发现,植物中存在一类新的转录因子家族,被他们命名为RRM,这类RRM因子可以与抗病受体PigmR等互作,进入细胞核激活下游的防卫基因,从而使水稻产生广谱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14,(9):36-36
<正>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出对白粉病具有持久、广谱、高抗特性的小麦抗病品种一直是育种上的重大挑战。在与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大麦中,已知MLO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使其对白粉病产生广谱和持久的抗性。这种抗性在生产上已成功应用了三十多年还没有被打破。但是,由于小麦和大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难以进行杂交育种,大麦的这种优良性状不能直接为小麦所用。  相似文献   

7.
水稻对稻瘟病抗性包括基础抗性和主效基因抗性。基础抗性表现中等抗性水平,但具有广谱持久的特点。近年来,随着PTI-ETI理论框架的建立和植物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的发展,稻瘟病基础抗性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发掘并利用基础抗性基因资源,已成为人们培育广谱持久抗病水稻品种的一种共识。本文综述了水稻抗稻瘟病基础抗性机制,尤其是水稻抗稻瘟病PTI机制,水稻抗稻瘟病基础抗性基因/QTLs鉴定、克隆和应用等方面研究的进展,同时探讨了未来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植物的诱导抗性是植物抵御病虫为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具有广谱、持久的抗病虫特性,备受各国科学家关注。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抗虫基因克隆、功能鉴定、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茶树相关抗虫次生代谢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子预44中抗稻瘟病基因Pi-zy3(t)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病害。广谱持久抗瘟品种的培育和利用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广谱持久抗性分子机制还不清楚。子预44是一具有广谱持久稻瘟病抗性的云南地方粳稻品种,对其抗瘟基因的鉴定将有助于揭示其抗瘟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利用子预44和感病水稻江南香糯杂交构建F2遗传群体,稻瘟病菌株LP33苗期喷雾接种亲本预44、江南香糯及F2代单株,对其抗性进行评价和主效抗瘟基因定位。研究结果显示:子预44表现高抗,江南香糯高感;F2群体稻瘟病抗感分离符合3:1的分离比,即子预44对LP33的抗性为单显性基因控制的抗性遗传,并将该基因暂定名为Pi-zy3(t)。进一步利用SSR分子标记将Pi-zy3(t)定位在水稻第六号染色体RM276到RM3827之间,为进一步的基因克隆和抗病机分子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利用子预44进行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了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稻瘟病部分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一般分为完全抗性和部分抗性。相对完全抗性而言,部分抗性属数量性状,受抗性QTLs控制,具有抗扩展和减轻病害的作用,呈现广谱持久抗病的特点。迄今已鉴定和定位了300多个抗性QTLs位点,并克隆了2个主效和3个微效QTLs。本文概述了水稻稻瘟病部分抗性基因定位与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利用部分抗性培育广谱或持久抗病品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不断发掘和鉴定新的抗性基因,从而克隆和利用广谱持久抗性基因,选育水稻广谱抗稻瘟病新品种,解决稻瘟病危害。根据已克隆的水稻稻瘟病广谱抗病隐性等位基因pi21的序列设计分子标记Pi21-1,对育种上高频率使用的广亲和品种02428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分析发现了新的等位基因类型,同时对广亲和品种02428进行田间稻瘟病接种鉴定,苗期鉴定结果为免疫,从而鉴定了一个广谱抗稻瘟病的新等位基因pi21t,为水稻广谱抗稻瘟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有利资源。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能够快速明确目标品种中所携带目标基因的等位基因型,从而加快水稻广谱抗稻瘟病育种的进程,提高抗病效率。  相似文献   

12.
谷胱甘肽还原酶在植物防御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冬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8):185-188
植物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transferase, GSTs)在防御反应中参与重要作用,深入了解植物GSTs在抗性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将为广谱和持久抗性的作物育种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归纳了植物GSTs的分类和结构,总结了植物GSTs的基本功能,分析了其在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植物GSTs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资源分析是抗病育种的重要工作。本研究利用与广谱持久抗性基因Xa7和Xa2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并接种白叶枯病Ⅳ型菌进行田间抗性分析。结果显示,有32份资源携带Xa23,仅有2份资源携带Xa7,其中来自广东省内的资源分别为28份和1份;抗性达到中抗及以上的资源有47份。本研究为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公布了"2017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其中2项农业领域成果均与水稻稻瘟病有关。1.水稻新型广谱抗病遗传基础发现与机制解析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研究组利用大数据分析,结合分子生物技术手段鉴定并克隆了抗病遗传基因位点Bsr-d1,揭示了该位点具有抗谱广、抗性持久、对水稻产量性状无明显影响等特征。该研究成果一方面极大丰富了水稻免疫反应和抗病分子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棉花抗黄萎病研究在西南农业大学取得重大成果,该校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最近获得了抗黄萎病育种新材料,为育成高抗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种质资源。近日,由西南农大教授裴炎主持研究的这项名为"广谱抗真菌双价基因的筛选及棉花抗黄萎病的基因工程"研究课题通过农业部验收。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病害。通常情况下,感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马平研究员主持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农作物重大病害多功能广谱生防菌剂研究和创制"近期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该课题共有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农大、南京农大、中国农科院、山东科学院、河北农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17家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科学杂志Science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教授团队关于作物疫病发生机制的突破性成果,该成果揭示了病原菌攻击宿主的全新致病机制"诱饵模式"(DECOY),为改良作物的持久抗病性提供了重要的新方向。该研究发现疫霉菌在侵染植物早期向胞外分泌糖基水解酶XEG1攻击植物细胞壁,而植物则利用水解酶抑制子GIP1抑制其活性;在进化的过程中,病原菌又获得了XEG1的失活突变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谢从华教授团队马铃薯晚疫病持久抗性的研究论文"Potato late blight field resistance from QTL dP I09c is conferred by the NB-LRR gene R8"。马铃薯晚疫病曾导致了1845年的爱尔兰大饥荒,病原菌进化速度快,多数R基因的病原菌小种专化抗性极易丧失,揭示持久抗性机制,培育持久抗性品种,已成为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和技术问题。经过十多年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由黄单胞细菌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而广谱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利用Xa21的优化功能标记与苗期白叶枯病抗病鉴定,将目前抗谱最广、抗性最强的两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Xa21与Xa23聚合到杂交稻重要恢复系明恢86,从2138株F2分离后代里,最终得到9株Xa21及Xa23基因的聚合植株。本研究可为紧密连锁的基因聚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分子标记选择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40和Pib聚合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多个抗病基因聚合的水稻品种是提高其抗病广谱性和持久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40、Pib的特异PCR标记,对含有Pi40、Pib的水稻品系复合杂交F250个植株进行检测,从中选择到Pi40、Pib双基因聚合的抗病植株28个,为持久、广谱抗病水稻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