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机插秧育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引进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新技术。对机械选择、印刷播种、秧盘育秧、秧田管理、机插秧等进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所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均匀一致、大小苗现象轻,秧龄弹性大、中苗机插返青快、成活率高,可减少用种量。经测产验收为4077kg/hm2,比人工移栽田增产11.3%,说明该项技术成熟,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目前北京地区大多数钢架西甜瓜大棚采用底部、腰部或顶端调整棚膜通风换气效果差,操作困难,浪费劳动力,易造成棚膜损伤的实际问题,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制了一种天窗型钢架大棚放风装置。近日,该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4 20768850.1。据介绍,该装置主要由窗框、窗框上铰接的窗扇及操作窗扇的纵向推杆  相似文献   

3.
刘付仁 《中国种业》2021,(3):106-108
为了解决机插秧育秧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引进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新技术。对机械选择、印刷播种、秧盘育秧、秧田管理、机插秧等进行示范,结果表明:水稻精准印刷播种育秧所培育的秧苗素质好、比较均匀一致、大小苗现象轻,秧龄弹性大、中苗机插返青快、成活率高,可减少用种量。经测产验收为4077公斤/hm2,比人工移栽田增产11.3%。说明该项技术成熟,可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顾松平 《种子科技》2001,19(6):355-356
繁种水稻采用机插技术 ,可以避免因人工紧张而耽误繁种水稻播种时间 ,影响产量。一般选择机械流水线作业加田间双膜育秧比较经济实用 ,操作也很方便 ,很容易掌握。1 种子准备及处理根据繁种水稻机插后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 ,选择大穗型或穗粒并重型品种作为机插繁种对象比较适宜 ,注意繁种稻生育期要适宜 ,确保安全抽穗。基础种要籽粒饱满 ,发芽率和发芽势强。基础种一般每亩大田需备足 5 kg左右 ,选择晴朗天气扬晒 1~ 2 d后用机械清选 ,去除枝梗、杂质、瘪粒 ,再用比重 1.1的盐水或黄泥水 (即用 5 0 kg水加盐 10 kg或黄泥 2 0 kg)选种 …  相似文献   

5.
铜仁地区望天田面积比重很大,干旱农业区等水打秧田,田等秧栽尤为普遍,以致延误农时,遭受伏早威胁,造成水稻产量不高,不稳。为了解决旱区水稻早播、壮秧问题,1987年我们在铜仁县茶店区大坪乡.鱼塘乡,黑岩乡、新场乡试行了“早育水促”育秧方法,试验示范面积39亩,86家农户旱育水促秧田的秧苗素质普遍比水育秧好,分蘖多,长势比水秧快,成秧率高,不烂秧,栽插的380多亩大田返青快(或无返青期).经省、地、县科技部门多次现场考察,认为早育水促育秧方法实验是成功的,有效地解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09,(7):43-43
从上海市“三夏”工作现场会上获悉,2009年嘉定区将引进水稻基质育秧新技术,拟在全区试推广1000余亩。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红枣的机械化捡拾收获问题,对红枣捡拾机进行了研发。该机采用负压吸拾、气流清选的工作原理,对红枣进行收集和杂质分离,重点介绍了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设计和样机测试等,主要应用于平原枣园的红枣捡拾收获,同样适用于山楂、沙果、酸枣等类似林果的收获捡拾。  相似文献   

8.
熊飞 《科学种养》2008,(4):12-12
推广从日本引进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对我国传统的水稻“水育密植”技术来说是一场水稻种植上的革命,它确能使水稻亩产大幅度提高,但需对土壤实施“调酸”、“消毒”,十分复杂,后来采用“壮秧剂”育秧,免去了“调酸”、“消毒”工序,故被称为简化旱育秧。有了旱育保姆后,水稻旱育秧更简单,连水稻催芽也省去了,所以被称为水稻“旱育保姆”新式简化育秧技术。这是育秧技术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与革新。该技术与简化肥床旱育秧相比,技术更加简单,而且秧根自带肥球,  相似文献   

9.
<正>据悉,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繁育中,原原种生产是瓶颈。原原种主要是利用脱毒的试管苗生产的。目前试管苗的繁殖均是先制作培养基,然后在接种室内接种,再置于培养室内进行培养,待试管苗长到一定高度后重复上述过程,如此反复。这种方法存在用药量大、能耗高、用工量大、试管苗生长质量差、成本高等缺点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积极开展技术  相似文献   

10.
蒋文林 《种子科技》2020,(3):34-34,37
近年来,受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旱改水”技术不断成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升我国水稻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旱改水”水稻种植关键要点进行了相关分析,讨论了水稻播种的关键技术,希望对相关研究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棉花精量播种技术是棉花精准农业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棉花发展的方向之一,具有节约成本、降低劳动量、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2008年新疆阿克苏农一师二团改装气吸式三幅精量播种机80台,共计播种棉花9067hm^2,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一播全苗,棉花生育期长势长相较稳健,经济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播期间,湖南稻农开始接受一种创新的生产方式——撒谷。在洞庭湖区及其周边很多地方,汽车将成箱的超级杂交水稻谷种送到田间地头。这些谷种经过种子工厂催芽处理,农民只要用  相似文献   

13.
1990年至1992年,我州承担贵州省农业厅下达全国亿万亩水稻“丰收计划”的100万亩水稻综合增产技术项目,以中低产稻区增产稻谷为主,要求每亩比1987~1989年三年的平均亩产332公斤增25公斤。该项目在全州八县300个乡镇(未撤并前)1919个村16805个村民组50.2万农户,实施总稻田面积117.63万亩,占全州稻田面积72.84%。在州、县、乡的共同努力下,项目规模超计划、单产跨度大、低产  相似文献   

14.
<正>博Ⅱ优珍丝苗、博Ⅱ优3050、博Ⅱ优619等14个水稻新品种日前已通过海南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获得在海南省推广种植的"通行证"。这14个水稻新品种分别是:博Ⅱ优珍丝苗、博Ⅱ优3050、博Ⅱ优619、博Ⅱ优泰占、广星优青占、广8优5335、野香优新华粘、广九优青占、特优889、特优9301、特丰占2号、海农红1号、S1035和中科西陆2号。海南省种子总站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这些新品种均为籼稻,由海南科研单位和省外科研单位、企业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大约延迟7天后,印度西南部Kerala地区于6月8日迎来雨季。而此前,印度气象局曾预计今年雨季与往年同期到来,降雨量高于正常年份。雨季延迟对印度农作物种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数据显示,截止6月10日,印度水稻总种植面积由去年的766.5万公顷下降到712.4万公顷,该雨季水稻种植面积约57.5万公  相似文献   

16.
正1倒春寒的危害1.1对已经出苗且揭膜的秧苗的危害此时遭遇倒春寒,秧苗叶色黄,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过低的气温还会造成冷害甚至冻害,使幼嫩叶片的组织遭到破坏,进而表现失水,叶片变黄直至变白,叶片死亡。秧苗受到倒春寒天气影响后,吸水弥补不了叶片蒸腾的消耗,叶片卷曲,呈青枯状干死。1.2对已经出苗但未揭膜的秧苗的危害秧苗已经出苗,但还未揭膜炼苗的秧苗,由于幼嫩,承受外界低温的能力弱。倒春寒导致外界环境温度低,但因为还未揭膜,大棚内温度虽然也降低,但比外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品种黄金晴为供试材料,对地膜打孔育秧、秧盘育秧、传统育秧三种育秧方式进行了比较,包括出苗率,30天龄秧苗数量及生长指标、杂草状况、恶苗病发病情况等。结果表明:地膜打孔育秧法的秧苗,除株高外,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主根长及根数的数值均最大,分别为4.2片、0.8株、6.14 cm和22条;杂草抑制能力达到96.7%。地膜打孔育秧法的秧苗恶苗病病株率最高,为0.3%。传统育秧法的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但杂草多,恶苗病发病率较高,为0.21%。从秧苗素质、育秧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地膜打孔育秧法在三种育秧方式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探究适用于水稻的真空渗透转化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水稻转基因效率低、转化体变异多、周期长等问题。以抽穗期的‘云资粳41号’幼穗作为受体,应用自制的水稻真空渗透装置对其短暂抽真空渗透浸染导入外源基因。本试验共计转化水稻30株,收获19860粒T0代种子。研究发现不同浓度除草剂对T0代种子的萌发影响不显著,但对T1代材料的生长发育却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选择苗期喷施法进行抗性转化子筛选,最佳筛选浓度为20 mg/L。经除草剂抗性筛选,获得抗性苗135株。经PCR分子检测,最终获得阳性苗114株,表明外源DNA已成功导入到受体水稻基因组中。本研究首次应用真空渗透法快速实现了水稻外源基因的转化,为水稻及其他作物的基因转化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新装置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据悉,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龚亮等完成的"一种复合式果蔬解毒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620941841.7)。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果蔬解毒装置。本实用新型综合应用了紫外灯照射灭菌消毒、超声波清洗及臭氧清洗,三者综合使用能够有效去除果蔬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水稻食用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考虑概述了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的选择和应用,共转化法、位点专一性重组法、转座子介导重组法和双右边界T-DNA载体法等从转基因植株中剔除标记基因的原理和具体操作过程,荧光标记基因、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阿拉伯糖脱氢酶基因等作为正向选择生物安全标记基因的应用情况,以及AtSTP3、Rubisco、Wx等特异表达启动子在安全性方面的最新研究.并对实现转基因水稻规模化生产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