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Synergism of Rotenone and Azadirachtin Against Larvae of Diamondback Mo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鱼藤酮和印楝素复配对小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鱼藤酮与印楝素及其复配组合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当鱼藤酮与印楝素以质量比为1:7复配处理时,对小菜蛾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其LC50为49.72 mg/L,共毒系数为322.96。当鱼藤酮和印楝素以质量比为7:1复配处理小菜蛾幼虫时,拒食中浓度为22.19 mg/L,共毒系数最为292.22,增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氟雷拉纳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毒力及其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复配后的联合作用,筛选出最佳配比,从而为其混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采用室内人工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三龄幼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单剂结果表明:氟雷拉纳、溴氰菊酯和甲维盐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毒力,药后48 h的LC50值分别为0.48、0.65、0.38 mg/kg;毒死蜱和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中等,药后的LC50值分别为8.71、3.08 mg/kg。混配结果表明: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64.2;与茚虫威混配时,具有相加作用;而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时,却均表现为拮抗作用。总之,本研究为氟雷拉纳的增效混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因其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存在拮抗作用,应避免用于混剂研发。  相似文献   

3.
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离体试验测定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毒力发现,在烯酰吗啉与百菌清11个不同复配组合中,最佳配比为1∶11,其对抑制辣椒疫霉菌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增效系数分别为1.54,2.37,1.86,均表现为增效作用;以1∶9和11∶1复配时,分别对抑制游动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也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59,1.50;采用小株喷雾法测定了烯酰吗啉与百菌清的两种复配组合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和持效期。复配比例为11∶1时,10,5,1mg/L3个浓度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均显著高于相同浓度单剂处理,并且在用药后第14天时,10mg/L相对防效依旧高达67.50%,用药间隔期可达14d;复配比例为1∶11时,10mg/L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预防效果显著高于烯酰吗啉相同浓度处理,持效期也延长2~3d;与百菌清相同浓度相比,其预防效果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明确印楝素A和印楝素B生物活性的差异,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选用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5μg/mL处理48小时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 要:【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小菜蛾的危害,研发新型、高效植物源杀虫剂。【方法】采用95%乙醇对半夏干粉进行索式提取,以叶片浸渍法和浸虫法测定了提取液对小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 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在触杀试验中,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h后小菜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1.44%。在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32.68 mg/ml(24h)和39.16 mg/ml (48h) ;在非选择性拒食试验中,提取物对3龄幼虫的AFC50分别为17.26 mg/ml(24h)和21.32 mg/ml (48h)。半夏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胃毒及生长发育抑制作用也明显。饲喂72 h时,浓度为100 mg/ml处理的小菜蛾幼虫校正死亡率高达69.41%;在处理48 h,浓度为100 mg/ml的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生长抑制率为64.43%。【结论】半夏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去甲斑蝥素与斑蝥素对菜蛾幼虫毒杀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对昆虫天然产物斑蝥素(Cantharidin,C10H12O4)和斑蝥素类似物去甲斑蝥素(Demethylcantharidin)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对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有较强的胃毒和拒食作用。试虫胃毒中毒症状主要为活动能力下降,逐渐死亡,虫体前中部发黑。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胃毒致死中量分别为8.69μg/g体重和819.5μg/g体重;选择性拒食中浓度分别为2.67mg/L和20.46mg/L;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分别为0.69mg/L和7.63mg/L。前者分别高于后者94.4倍、7.66倍和11.06倍。助剂ZB-1和ZB-6对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均有增效作用,当助剂最佳加入量为8%时,同浓度ZB-1对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胃毒致死中浓度的增效倍数分别为3.47和3.28倍;同浓度ZB-6对斑蝥素和去甲斑蝥素增效倍数分别为3.52和1.97倍。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农业大学近期成功筛选多个对地下害虫沟金针虫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研究人员采用浸渍法测定各复配组合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因子法筛选出共毒因子大于20复配组合,然后进一步细化配比,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最佳复配组合。其中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有28组。氯虫苯甲酰胺分别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桑树叶片生物活性物质1-DNJ的杀虫作用机理,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为研究对象,利用桑树叶片提取物1-DNJ饲喂小菜蛾3龄幼虫,研究1-DNJ对小菜蛾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等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DNJ处理后,小菜蛾48 h和72 h的拒食率分别是93.33%和89.25%,拒食中浓度为0.34 g/L和0.58 g/L。同时,1-DNJ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小菜蛾化蛹率随着1-DNJ浓度增加而显著下降,但对小菜蛾的蛹重作用不大。1-DNJ对小菜蛾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效果没有拒食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明显。结果说明,桑树叶片中的1-DNJ主要通过拒食作用影响小菜蛾生长,进而达到防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蓼子朴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新型、高效植物源农药,探讨蓼子朴作为植物源农药的可能性,笔者在室内测定了蓼子朴乙醇提取物对3龄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拒食、产卵忌避、胃毒、抑制生长发育5种生物活性作用。结果表明:蓼子朴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有较明显的触杀和拒食活性,校正死亡率和拒食率均随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浸渍法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72 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949 g/L,24 h的选择性、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676、4.189 g/L;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活性也很好,处理24 h时的忌避效果达70%以上,对小菜蛾的忌避作用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也有一定的胃毒、抑制生长发育活性。蓼子朴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触杀和拒食生物活性,故蓼子朴具有潜在的植物源农药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探明螺虫乙酯与乙螨唑两者之间混配对柑橘红蜘蛛(柑橘全爪螨)联合作用的最佳配比,江西农业大学和清远市清新区敬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合作采用叶碟喷雾法,用螺虫乙酯、乙螨唑及其混剂对柑橘红蜘蛛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对筛选出的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螺虫乙酯与乙螨唑混配,各个配比均有增效作用,其中以2∶1(有效成分)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大,毒性比率和共毒系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虫法,测定了3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野西瓜苗、牛皮消和茜草乙醇提取物两两复配对小菜蛾的室内联合毒力作用,并筛选了药剂的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野西瓜苗与牛皮消复配具有增效作用,质量比为2:1时,共毒系数(CTC)为160.87,增效作用最为显著;野西瓜苗与茜草复配,对小菜蛾表现为相加作用;茜草与牛皮消复配表现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28℃下利用三角瓶熏蒸法测试了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分别与辣根素原油以1∶9、2∶8、3∶7、4∶6、5∶5、6∶4、7∶3、8∶2、9∶1体积比的配方对赤拟谷盗成虫的联合毒力作用。结果显示,在大多数配比中,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均对辣根素原油均具有不同的显著增效作用。最佳配比均为6∶4,共毒系数分别为165.63和176.86。在两种药剂与辣根素混配比例为8∶2和9∶1时,均表现出拮抗作用,其中辣根素与甲酸乙酯的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62.56、57.47,辣根素与乙酸乙酯混配的共毒系数分别为40.32、43.06。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对地下害虫金针虫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采用浸渍法测定了各复配组合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因子法筛选出共毒因子大于20复配组合,然后进一步细化配比,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最佳复配组合。其中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有28组。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按2:1、3:1、15:8、15:2、3:4、1:2、3:11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178.41、185.44、208.10、155.16、149.55、138.98、309.22。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噻虫嗪按11:2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为198.45。联苯菊酯与硫双威、噻虫胺按1:2、1:5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著,共毒系数分别为215.69、337.94.  相似文献   

14.
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并为开发此类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将乙醇作为溶剂提取3种植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采用浸虫法在室内将博落回、柚子皮及垂序商陆提取物进行两两复配,测定了各复配剂对松梢螟幼虫的联合毒力作用,同时筛选出最佳的复配组合和比例。结果表明:博落回与柚子皮提取物复配的效果并不显著,仅在处理比例为1:5和5:1时表现出一定的相加作用;博落回与垂序商陆提取物复配效果在处理比例为1:3时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147.52;柚子皮与垂序商陆提取物复配效果在处理比例为1:3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为170.02。因此,3种植物提取物复配对松梢螟幼虫联合毒力最佳的复配组合和比例为柚子皮与垂序商陆,质量比为1:3。  相似文献   

15.
邹华娇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410-412
采用浸渍法对三唑磷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混配对荔枝蒂蛀虫的联合毒力,测定共毒系数CTC为183.2~255.0,表现明显的增效作用。据此确定最佳配比,配制成增效混剂21%乳油进行防治荔枝蒂蛀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效良好,用量168~210mg/kg的护梢效果达81.65%~86.87%,虫口防效达85.05%~88.11%,与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相当,显著优于40%三唑磷乳油。  相似文献   

16.
正农药复配可扩大防治谱、降低单剂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开发能耗低、稳定性好的纳米乳剂,使农药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剂型加工更好地发挥其生物效果,提高药效。近期,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两种杀虫杀螨剂甲氰菊酯、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的毒力,采用共毒因子法评价了两个药剂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法进行复配农药最佳配比筛选,最后对配比与共毒系数进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不同小菜蛾种群对印楝素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广西不同小菜蛾种群对印楝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小,LC50值在0.07 ̄0.23mg/L之间,与敏感性最低的石埠种群相比,相对毒力指数为1 ̄3.29;对阿维菌素对的的敏感性差异较大,LC50值在2.08 ̄17.02mg/L之间,与敏感性最低的仁乡种群相比,相对毒力指数为1 ̄8.18。  相似文献   

18.
虱螨脲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测定了虱螨脲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及低剂量下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拒食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虱螨脲对棉铃虫三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活性,在10 mg/kg浓度时,96 h后拒食率达到95.04%;虱螨脲也表现出较强的杀卵作用,在50 mg/L浓度下,棉铃虫1日龄卵死亡率达到87.59%。分别用叶片浸毒法和浸虫体法测定了对棉铃虫幼虫的胃毒活性和触杀活性,其对棉铃虫二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743 4,12.369 6 mg/L,胃毒活性约是触杀活性的17倍,表明虱螨脲对棉铃虫的作用方式主要为胃毒作用,兼有一定触杀作用。虱螨脲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虱螨脲可抑制幼虫生长,延缓发育,使幼虫历期、蛹期增长;同时降低其生育繁殖能力,使幼虫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有所下降,畸形蛹和畸形蛾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5%井冈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复配对小麦纹枯病的毒力作用,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二者不同配比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根据Wadley法评价增效作用,并对筛选出的最佳配比的药剂进行了盆栽药效实验,结果表明:5%井冈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WP在1:1的配比时增效系数最大,增效最为显著,此配比制剂用量500、125、250 mg/L时的预防效果分别达到78.8%,77.3%,75.1%,均高于50%多菌灵WP(167 mg/L)和5%井冈霉素WP(250 mg/L),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明显。5%井岗霉素WP与2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1:1复配可作为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菌剂复配对棉花红腐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世高等7种杀菌剂对棉花红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配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施保克对棉红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0923 mg·L-1;三唑酮、世高、丙环唑、阿米西达毒力依次减弱,代森锰锌的毒力最小.施保克分别与世高、三唑酮、代森锰锌、丙环唑、多菌灵,世高与代森锰锌复配等组合的EC50值均大于单剂或其中之一的EC50值, CTC值均低于50,表现明显的拮抗作用;世高与多菌灵按2∶1,1∶1,1∶2,1∶3,1∶5配比复配对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9742~1.4938 mg·L-1,平均为1.2247 mg·L-1;CTC1∶1> CTC1∶3> CTC1∶2> CTC2∶1> CTC1∶5,表明各配比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1∶1配比的EC50值为0.8509 mg·L-1,明显低于单剂的EC50值,CTC为286,增效作用最大.综合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两方面考虑,1∶3配比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