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有效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10%噻唑磷对保护地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膦对黄瓜根结线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用药量为2.5~3.0 kg/667 m2,建议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栽培黄瓜、番茄由于受条件限制,常常连作栽培,造成营养失衡,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下降,病原菌积累的数量增加,灰霉病、枯萎病、疫病、菌核病、早疫病、根结线虫病等各种病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威胁黄瓜、番茄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蔬菜秸秆还田效果,开展不同秸秆处理方式对设施番茄栽培的影响研究。试验表明,蔬菜秸秆+农家肥+荣宝(改性氰氨化钙)模式对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番茄定植后没有发生茎基腐、根腐病等其他土传病害,番茄长势良好,植株株型、果实性状均有改善,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山松 《农业工程》2021,11(7):37-40
针对传统化学防治解决土壤连作障碍存在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引进一种移动式土壤高温蒸汽消毒机并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通过田间试验及数据分析,使用高温蒸汽处理技术2 h可以显著降低番茄根结线虫数量、有效控制番茄根结线虫的危害。统计结果表明,在高温蒸汽处理后2 d,根结线虫的线虫减退率为92.9%;移动式土壤高温蒸汽消毒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高达92.7%。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物理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方法,为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锰酸钾在蔬菜上的应用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多作化学消毒剂使用,但在蔬菜生产上也有其妙用。一、防治黄瓜枯萎病有特效在黄瓜定植一周后,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每株用药液1009,每隔一周灌根一次,共灌3次,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显著,而且成本低,无残...  相似文献   

6.
陈曦 《农业工程》2019,9(3):104-106
以辽宁省大连市炮台镇黄瓜种植区为对象,研究了土壤电处理对土壤中造成土壤连作障碍的根结线虫杀灭情况。结果表明,延长通电时间可以有效提高电处理杀灭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效果,延长通电时间至6 min,土壤中和根际的根结线虫数量已趋近于零,且经过电处理后的黄瓜每株数量和产量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7.
大棚黄瓜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障害,防止根病发生,并能有效地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耐低温的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据试验,采用黑籽南瓜为砧木的黄瓜嫁接苗,当大棚的温度低于6℃时,一周内未发生寒害;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总产量较自根苗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8.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辽西地区多发性花生病害,其危害严重,给农民造成的损失极大.阐述花生根结线虫病的危害特点、田间症状及发病条件,提出对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有效控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沿海地区是我国萝卜主产区之一,但日益严重的根结线虫病害导致萝卜减产、品质下降。介绍了萝卜根结线虫病的识别方法以及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肥防治等,以减少根结线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保水剂对基质特性和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型高分子节水材料,保水剂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储水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比较了微晶纤维素保水剂和秸秆沼渣保水剂在穴盘育苗中对基质理化性质和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壮苗指数、日均干质量增长量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显示,2种保水剂的施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黄瓜幼苗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效果;第36天时,加入保水剂的各处理黄瓜幼苗壮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施用微晶纤维素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4±0.000 9)g/d,壮苗指数达0.489 2±0.076 2,根系活力达61.82μg/(g·h);施用秸秆沼渣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6±0.000 4)g/d,壮苗指数达0.508 9±0.098 5,根系活力达60.90μg/(g·h)。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沼渣保水剂可作为一种新型土壤保水剂应用到黄瓜育苗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三大病害之一。本试验利用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鉴定出2个对枯萎病的高抗自交系和2个感病自交系,确定灌根接种法是黄瓜苗期最佳的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瓜类无公害农药北京农业大学最近研制成功能有效防治瓜类病害的无公害化学诱抗剂。他们配制的黄瓜诱抗剂,喷施于早春大棚黄瓜后,对细菌性条斑病、霜霉病、炭疽病有明显防治效果。可增产20%;配制的另一种诱抗剂KT─乳剂,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可达66~76%。瓜...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组配改良剂对铅污染黄瓜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两种浓度铅污染土壤中不同组配改良剂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黄瓜果实中铅积累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0、1 200 mgkg两种浓度铅污染土壤施用组配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4.02%和25.96%,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5.25倍和4.93倍,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7.86%和233.33%,微生物总量分别增加2.72倍和4.32倍,但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施用组配改良剂后,两种浓度铅污染土壤黄瓜果实铅含量分别降低54.85%和30.17%,粗纤维含量分别降低24.59%和23.61%,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59.52%和42.16%,并显著提高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及可溶固形物含量,黄瓜果实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品质显著提升,说明该组配改良剂对铅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三大病害之一.本试验利用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鉴定出2个对枯萎病的高抗自交系和2个感病自交系,确定灌根接种法是黄瓜苗期最佳的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瓜藤秸秆力学特性与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找到园艺秸秆高效切割粉碎处理的内素,研究了黄瓜藤秸秆的力学特性与纤维结构。通过对比黄瓜藤秸秆根部、中部和头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发现,秸秆中部呈现塑性材料特性,头部和根部表现出脆性材料特点。黄瓜藤秸秆根部平均弹性模量是280.58MPa,远大于中部和头部的平均弹性模量198.81MPa和137.22MPa。通过对黄瓜藤秸秆的显微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黄瓜藤秸秆均是由表皮、机械组织、维管束和薄壁组织组成的,是一种多孔、筛状、不均匀的复合材料。这些都为研制切割机械、选择切割参数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许多研究报道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缓地力衰竭,增加微生物的含量,增加作物产量。但相对于旱作区秸秆还田的研究来说,稻麦两熟制地区秸秆还田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耕作方式、产量及土壤的营养平衡,其中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秸秆还田量、施肥调控方面的研究更少。本试验研究水稻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冬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留茬小麦的田间耕作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利用反旋对其进行耕作,另一种先对其根茬进行灭茬,然后采用正旋耕作。本文针对两种作业方式以及不同的速比,采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试验,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作业后秸秆和土壤位移数据进行处理,最后根据该方法探讨了各速比下两者运动情况以及位移量的变化趋势。反旋作业下,土壤和秸秆位移受机具扰动较大,两者位移变化量分别为30~50 cm和25~55 cm,随着速比增加,土壤位移变化趋势为逐渐递减,秸秆位移变化趋势与土壤基本相同;正旋作业时,土壤和秸秆的位移变化量为30~40 cm和25~55 cm,随着速比增加,两者位移变化趋势均为先减后增。根据最小二乘法推对其位移变化进行线性和非线性描述,由LSD检验可知,纵向的秸秆和土壤位移变化,正旋作业时各速比下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反旋作业时,均为线性递减,速比2是分界点;横向秸秆无论在正旋还是反旋作业,均无表现明显的差异。同理,根据该方法可以推导出未知速比下位移变化方程,从而更好了解秸秆和土壤的分布,以及秸秆腐解后土壤肥力分布状况,进而指导农业耕作和生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及连茬重茬的种植,使得蔬菜根结线虫病成为我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之一,成为了当前蔬菜生产上的一大制约因素,为了减少危害,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笔者根据我市蔬菜根结线虫病近几年的发生特点及为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玉米秸秆-土壤混合介质下土壤应力传递特性不明确的问题,以黄淮海麦玉一年两熟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借助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中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建立了0、30%、40%、50%含量的秸秆-土壤混合介质离散元模型。以室内平板载荷试验为基础,对建立的秸秆-土壤混合模型进行离散元模拟仿真,通过控制加载板的施加力大小和作用时间记录不同加载状态下4种秸秆含量土壤颗粒的运动规律;同时,对土壤剖面进行分割,取土壤模型的3个不同深度土层,深度分别为40、90、140mm,进一步从仿真的角度揭示秸秆含量对土壤应力传递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秸秆-土壤混合介质中,秸秆通过减小土壤颗粒间接触面积来减小土壤间摩擦力以及改变土壤颗粒的运动方向等方式对土壤应力的传递起到阻碍作用;秸秆的添加会导致应力垂直传递减少,在40mm处各应力值比无秸秆时分别降低了21.7%、52.9%、67.2%;在同一施加力情况下,土壤应力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秸秆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综合而言,适量的秸秆含量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力学行为,当秸秆还田比例为10%~30%时土壤应...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主要是通过农用机械将玉米整株秸秆或者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地表覆盖或者埋入土中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中最简单、便捷和高效的利用方式,是东北地区重点推广的技术。秸秆直接还田,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地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东北地区主要的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模式有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碎混还田。系统阐述了三种还田技术模式及配套机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