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略论西藏蔬菜生产与科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蔬菜生产是和平解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本文对西藏对蔬菜生产状况进行了一些总结,以此,提出了21世纪初西藏蔬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有一定的的生产,营销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藏蔬菜育种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的生产与供应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种子是蔬菜生产的原材料,良种是增产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西藏得天独厚的野生蔬菜资源和优良的种质资源,重新组合和优化,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切实提升竞争力。本文提出构建西藏蔬菜育种体系建设的设想与对策,以适应西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从而达到丰富蔬菜优良品种,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改善蔬菜产品品质,提高西藏蔬菜科技创新能力,为发展西藏蔬菜种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温室大棚中蔬菜种植,极大地满足了西藏等高海拔寒冷地区农牧民在漫长冬季对蔬菜的需求,但温室蔬菜种植也存在着不少病虫害的问题,给种植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探讨了目前西藏等高寒地区在蔬菜种植中出现的常见病虫害问题,并提出相对的对策,以更好地推动西藏地区温室蔬菜种植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藏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形复杂、气候及生态类型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着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的野生蔬菜资源。由于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相对滞后,野生蔬菜的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导致资源浪费或枯竭等。本文针对西藏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西藏野生蔬菜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藏-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拉萨市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油菜籽、蔬菜和青饲料,山南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青饲料、油菜籽、豆类,日喀则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豆类、青稞、蔬菜.除粮食作物外,其他作物空间布局尚未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粮食种植比例偏高,作物间种植比例有待调整.提出未来几年种植业发展应该以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率为突破点,压缩发展粮食作物,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6.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种植业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优势、生产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拉萨市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油菜籽、蔬菜和青饲料,山南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小麦、青饲料、油菜籽、豆类,日喀则地区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农作物依次是豆类、青稞、蔬菜。除粮食作物外,其他作物空间布局尚未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但粮食种植比例偏高,作物间种植比例有待调整。提出未来几年种植业发展应该以提高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率为突破点,压缩发展粮食作物,适度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饲料作物。  相似文献   

7.
自然风险是影响中国蔬菜生产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要规避和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影响,有必要实施蔬菜保险来进行风险管理,而进行作物生产自然风险省际比较研究是建立全面覆盖农业保险的基础。在对中国蔬菜生产及其所面临的自然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蔬菜生产自然风险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蔬菜生产自然风险进行省际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是,自然风险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呈区域性分布,在蔬菜主产区影响相对较小,在南方地区影响相对北方较高,但东西部地区间则差异不大。最后针对各风险区域的蔬菜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藏农业生产存在耕地不足,耕地瓶颈制约着农业发展,存在结构难调整,菜粮争地等矛盾。在西藏具有丰富的非耕地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应用,无疑将是西藏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在分析我区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后,提出了加大对非耕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议,同时应加大对非耕地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做好非耕地利用规划,建立非耕地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高原产品走出去的途径和方法、培育非耕地蔬菜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在内地建立有机肥料生产厂和激活机制营造氛围全面推进我区非耕地蔬菜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西藏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和推广高原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越来越重要。主要从园地选择与育苗室消毒、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西藏高原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近年来西藏人均农产品占有量的年变化趋势,为未来西藏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以1990-2012年西藏粮食、油菜籽、蔬菜和人口数量等指标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西藏粮食产量以2002年为界、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油菜籽和蔬菜产量呈现线性极显著增加趋势;随着人口数量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西藏人均粮食占有量以2001年为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人均油菜籽和蔬菜占有量呈现极显著增加趋势。因此建议西藏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时,应充分保证粮食作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区蔬菜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为线索,粗略地回顾了西藏和平解放50年来的发展变化.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供应等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大棚与露地蔬菜种植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对山东省大棚与露地蔬菜种植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效益差异性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9年山东省大棚蔬菜生产相对露地蔬菜及全国平均大棚蔬菜均一直具有显著的正经济效益优势,总体上呈增长趋势。1998-2009年山东省大棚蔬菜生产相对露地蔬菜和全国平均大棚蔬菜的生态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13.
西藏黄花菜引种与高效种植技术,将填补我区蔬菜、花卉的生产,对推动我区蔬菜、花卉业生产朝着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缩短周期,实现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以及丰富我区蔬菜、花卉市场的花色品种,促进我区农牧业经济结构、优化与提升和增加农牧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蔬菜能够提供人体日常生理运作所需的矿物质、有机营养成分和多种维生素等物质。高原上,人体在缺氧环境的考验下,更需要蔬菜来维持健康。本文总结了西藏蔬菜产业的发展,阐述了菜用豌豆的产业发展前景和重大意义,认为适当引入菜用豌豆不仅可以丰富当地蔬菜品种,改善饮食结构,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推进西藏农业结构调整,对完成西藏十三五时期规划蔬菜丰产百万吨目标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藏本地辣椒种植主要以露地为主,随着近些年西藏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其中辣椒作为蔬菜中最常见的种植作物之一,设施辣椒种植在辣椒产业和实现西藏辣椒的周年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西藏地方辣椒的产业化发展,为了满人民的需求和辣椒产业发展的需要,就温室大棚辣椒栽培新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内容进行讨论,为西藏辣椒...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西藏高寒牧区牧民吃菜难问题,采用调查与资料分析法,从理论角度提出在西藏高寒牧区牧民安居房周围发展适度规模日光温室进行蔬菜生产的观点。认为其对草场环境的破坏是极其微小的,在技术等方面是可行的;若通过蔬菜销售获得经济收益时将可能改变牧民单一的牧业生产方式,并促进牧民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学习的兴趣,进而有可能通过对设施蔬菜生产投入力度的加大,减少家畜养殖数量,最终因载畜量减少而对草场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调查青海高原冷凉夏季蔬菜生产的优势、夏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省夏季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发展青海省夏季蔬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冷凉地区的蔬菜生产,相对热区蔬菜生产,成熟上市时间延后,具有对热区蔬菜生产补淡补缺的特殊优势,发展潜力大。长期以来冷凉地区农民视高山为穷山恶水,生产简单,经济落后,特别是蔬菜生产发展时间短,条件差,尽管前景较好,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不像热区蔬菜生产基础好,启动早,蔬菜生产与销售已基本步入正轨。文章通过对滇西北冷凉地区剑川县近10年的蔬菜生产进行调研,总结了冷凉地区剑川县的蔬菜生产现状,分析、提炼了冷凉地区蔬菜生产的优势及障碍,提出了发展冷凉地区蔬菜生产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冷凉地区重新认识冷凉气候优势,利用热区蔬菜市场空缺发展蔬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6,(13):174-175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越来越被广大农户采纳和接受,设施蔬菜生产在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文章调查了洋县的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对洋县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目标及配套技术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调查青海高原冷凉夏季蔬菜生产的优势、夏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省夏季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发展青海省夏季蔬菜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