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种植过程中,栽培技术的使用直接影响产量与质量,要灵活采取种植技术。该文以镇赉县玉米生产情况为例,分析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不足,从选取优良品种、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玉米种植技术,并通过政策引导与种植试验积极推广,希望对提升玉米产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仅次于稻谷居第二位,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生产范围广泛,几乎每个省都有种植。但是从近年来的种植情况来看,我国玉米种植产量亟待提高,因此强化玉米的田间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我们重点探讨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播完玉米种子后,就进入了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农作物的根系生长,达到苗壮、苗全的状态,为玉米的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对  相似文献   

3.
为了不断提高玉米种植产量,要做好大田玉米种植技术的分析。在有效的研究过程中,本文从玉米种植的准备环节、田间管理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进一步总结,提高了对玉米种植技术的认识,加强了玉米种植实践能力,希望通过有效研究,能够提高种植认识,进一步为玉米产量与质量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有效的种植技术是保证玉米产量的关键.作为技术人员,要结合具体种植区域,科学地进行选种,不断提高玉米播种、密植以及田间管理水平,从而为保障玉米种植产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种植技术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基于此,在我国玉米种植现状的基础上,从玉米品种选择、生产培养、根苗移栽以及田间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玉米种植技术分析,提出了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有效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浅析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各个农业生产大省中都占有不少比例,能否大幅度的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玉米在各个季度的生长规律,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才能提高玉米产量,既保质又保量,进而实现秋季大丰收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玉米田间管理是一门综合技术,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适量施肥、平衡水分、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等田间管理技术,只有掌控这些田间管理技术才能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7.
姜海 《乡村科技》2020,(7):109-110
为保证玉米高产,需要技术人员探索有效的玉米种植技术。本文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以期能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玉米的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量施肥、平衡水分、防治病虫害及适时收获等,提高玉米产量必须熟练的掌握这些先进技术。本文从玉米种植角度简要阐述了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清涧县重要的经济型农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成。本文从玉米种植地块的选择与整地、优良品种选用、合理密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优化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有着较高的食用价值。在玉米种植期间,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能充分掌握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那么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鉴于此,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为例,分析了当前玉米种植现状,并阐述了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科学的对土地进行处理,选择适合本区域种植的品种,通过有效的密植与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确保玉米产量与质量。本文基于工作实践,从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入手,积极总结了具体的种植对策,希望分析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有效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粮食作物产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种植方法、育苗方法、田间管理、施肥技术等等都会对作物产量产生较大影响,其中种植方法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钵体穴植技术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玉米产量明显提升,值得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种植以及管理技术也得到了提升,要想增加玉米的产量,提高玉米的品质,种植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当地玉米种植的现状,同时掌握玉米种植新技术的要点,重视玉米条件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不断优化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内容,这样才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将从辽宁省玉米种植现状分析、辽宁省玉米种植问题以及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诸多优势,种植成本较低,单产量高,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为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增强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玉米种植管理技术。该文从玉米播种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玉米种植后的田间管理两个方面浅析了玉米种植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期为玉米种植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很多地区都种植的一种农作物,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优化,玉米种植的产量及质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了提升北方地区玉米产量,本文主要对现代农业中玉米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玉米生长的因素,并提出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如肥水管理、田间管理、合理选择、适期播种、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产业中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玉米的种植技术是影响玉米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需要从玉米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方面着手,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实现玉米高效种植,需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严格控制种植密度,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并重视病虫害防治,提升玉米产量及品质。本文介绍了玉米高效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产农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目前,我国玉米规模化种植体系已日趋完善,尤其是近年来玉米的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及玉米收获等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的有机结合,使玉米产量得到了大大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玉米规模化种植农艺与机械技术的融合效益及融合要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与工业原料,目前不同地区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山东省费县地区建设了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区,对玉米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该文介绍了选地、选种与种子处理、施肥、田间管理等种植要点,以及大小斑病、黑穗病、钻心虫、小地老虎、蝼蛄、粘虫等当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以期全面提升玉米种植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解决粮食问题以及进行市场化饲料生产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提高玉米的单产势在必行。传统的提高产量的方法是选育优良品种,同时在种植时进行合理的施肥和保墒措施。但是玉米在生长的中后期的管理与选种同样重要,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决定玉米的最终产量。本研究就玉米中后期重点田间管理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相关种植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