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栽培方式对饲用苎麻鲜草产量和饲用价值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闽饲苎1号等饲用苎麻品种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并分析饲用苎麻刈割高度对其茎、叶饲用价值影响。[结果]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饲用苎麻品种闽饲苎1号、尿素量300 kg/hm~2、刈割高度90 cm,鲜草产量最高(137.85 t/hm2);70 cm刈割处理饲用价值最高(141.52%)。[结论]在追求饲用苎麻(闽饲苎1号)鲜草产量时,90 cm时刈割比较合适;在追求饲用苎麻相对饲用价值时,70 cm时刈割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该文旨在探明贵州黔西北主要牧草刈割株高对牧草产量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测定了贵州黔西北主要种植的10个牧草品种在不同株高时刈割的亩产量和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绿洲一号和紫色黄竹草以株高160~180cm和株高大于180cm时分2次刈割的模式产量最高;4种一年生黑麦草品种(邦德、牧谣、大老板和利箭)均以株高60~70cm、株高40~50cm和株高大于40cm时分三次刈割的模式产量最高;黔金荞麦1号以株高100~120cm、株高100~120cm和株高大于80cm分三次刈割的产量较高;3个青贮玉米品种(黔兴201、青丰4号和红单10号)的株高大于260cm刈割鲜草产量分别达4556、 4353和4187kg/亩。此外,多次刈割牧草品种均表现为株高越高,水分和粗蛋白含量越低,干物质、 NDF、 ADF、粗灰分、钙和总磷的含量则越高,且同一牧草品种不同株高间的营养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提示在牧草种植中要充分了解牧草营养物质的沉积规律,适时刈割和施肥,才能保障质优量足,推进其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3.
高佩民  孙义和  高爽  尚尔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37-3837,3842
通过覆盖地膜与未覆盖地膜栽培方法,进行墨西哥饲用玉米、皇竹草、高丹草等禾本科牧草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盖地膜组比未覆盖地膜组试验生长季节内多刈割牧草1~2茬次,增加了牧草产量,墨西哥饲用玉米增产53.36%;皇竹草增产35.36%;高丹草增产23.68%,其中墨西哥饲用玉米产鲜草量高达180 945 kg/hm2.为沈阳地区选择禾本科牧草栽培模式,增加牧草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5,(11):8-9
许多种牧草都可用于奶牛饲养.奶农在选择种植牧草的时候,除了要考虑牧草的营养价值,还要考虑不同牧草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特殊要求.饲用高粱为适应性最广泛的一年生饲料作物之一,可以放牧或刈割后青饲,也可以做成青贮饲料或加工成干草.饲用高粱在美国的种植面积达900万公顷,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及智利等国也有较大的种植面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它主要作为奶牛和肥育肉牛的放牧地,而在地中海及其他一些半干旱地区,饲用高粱主要用来饲喂绵羊、山羊和肉牛.我国近几年才开始种植饲用高粱,但发展很快.在种植饲用高粱时,只有采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生产高质量的牧草,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不同生育期紫云英鲜草的营养成分含量,研究了刈割次数对盛花期紫云英鲜草还田产量的影响,以及紫云英鲜草青饲对幼兔体重增重的效果。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和干草中粗蛋白含量高,以现蕾期和初花期含量较高,干草中含量分别达30.06%和25.21%;要实现紫云英肥饲兼用,其鲜草最佳刈割期为现蕾期且只刈割1次,可收获青饲鲜草10830.5 kg/hm2,刈割后在盛花期的鲜草还田产量仍可达24016.5 kg/hm2,刈割后在盛花期的鲜草还田产量仍可达24016.5 kg/hm2。用紫云英鲜草青饲喂养幼兔应适当搭配米糠、豆饼和麸皮等饲料,这样有利于提高消化利用率,幼兔体重增长适中,出栏周期为90 d,比全喂养紫云英青饲处理缩短了45 d,喂养成本低,利润高。  相似文献   

6.
周芬  陈胜  李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066-1067,1070
对野生大豆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对其遗传基因的开发利用上,其饲用价值的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数集中在野生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的研究,而对野生大豆全株饲用价值分析的报道很少。在合肥市采集野生大豆种子并在半野外环境下种植,对其全株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刈割价值进行分析,发现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与饲用苜蓿草粉相当,而粗纤维含量略低于苜蓿草粉,并且野生大豆的生物学产量也较高,有良好的抗旱性,是一种优良的饲草资源。  相似文献   

7.
饲用高粱不同品种及刈割次数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高粱具有再生性,刈割后再生速度快的特性。2008年在饲用高梁的生长期内,通过对不同的饲用高梁品种进行刈割试验,探讨与产量的关系,来指导生产,为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不同生育期紫云英鲜草的营养成分含量,研究了刈割次数对盛花期紫云英鲜草还田产量的影响,以及紫云英鲜草青饲对幼兔体重增重的效果。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和干草中粗蛋白含量高,以现蕾期和初花期含量较高,干草中含量分别达30.06%和25.21%;要实现紫云英肥饲兼用,其鲜草最佳刈割期为现蕾期且只刈割1次,可收获青饲鲜草10830.5 kg/hm~2,刈割后在盛花期的鲜草还田产量仍可达24016.5 kg/hm~2。用紫云英鲜草青饲喂养幼兔应适当搭配米糠、豆饼和麸皮等饲料,这样有利于提高消化利用率,幼兔体重增长适中,出栏周期为90 d,比全喂养紫云英青饲处理缩短了45 d,喂养成本低,利润高。  相似文献   

9.
以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为材料,研究不同海拔区域不同刈割次数对饲用甜高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旱作区低海拔区域(1 500 m左右)肥水相对充足的川台地种植饲用甜高粱,适期早播,采用2次刈割,可适当提高饲草产量,产量可达103 t/hm2;在海拔相对较高的(1 600 m以上)山区,宜采用一次性刈割。  相似文献   

10.
以饲用甜高粱大力士为材料,对不同海拔区域饲用甜高粱进行不同刈割次数研究,结果表明,在该旱作区低海拔区域(1500m左右)肥水相对充足的川台地种植饲用甜高粱,适期早播,采用2次刈割,可适当提高饲草产量,亩产可达6870.1kg/亩。在海拔相对较高的(1600m以上)山区,宜采用1次刈割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1.
分别对高丹草在 1.0m、1.4m、1.8m、2 .2m不同高度下进行刈割 ,研究了刈割高度与产量、营养成分和青贮品质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鲜饲情况下 ,适宜刈割高度在 1.4~ 1.8m ,青贮利用应在 1.8m以上刈割 ,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工牧草品种很多,其中一年内可以多次收获的牧草占有很大比重。目前我国对牧草全生育期需水特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刈割条件牧草需水特性研究的却很少。刈割改变了牧草的生育过程,同样改变了牧草的需水规律。在实际制定牧草灌溉计划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通常采用的牧草需水量估算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刈割对牧草作物系的影响,使随季节而变化的需水量值都存在着超估现象,严重影响着灌溉计划和精确程度和水利工程的设计规模。本文以呼和浩特地区首信和苏丹草两种牧草为例,通过对全生育期和刈割条件下的需水规律及需水量的试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述广刈割条件牧草的需水特性和刈割对牧草作物系数的影响,旨在为估算刈割条件下牧草需水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年内多次刈割对牧草贮藏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贮藏养分对牧草生长、越冬和再生极为重要,通过对几种牧草在年内多次刈割条件下的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次数增加,贮藏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刈割次数越多,糖含量下降越多。不同的牧草下降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正>菊苣为菊苣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其根可作咖啡代用品。菊苣叶柔嫩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刈割青饲及调制青贮对畜禽都很好,具有广阔的饲用价值。为高产、优质牧草,粗蛋白含量为22.8%,曾被誉为‘牧草之王’的苜蓿,粗蛋白质含量为20%,所以菊苣的粗蛋白含量居牧草之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根据高寒沼泽草地牧草生长期营养成分变化,研究了高寒草泽草地牧草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对牧草品质及生物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利用高寒沼泽草地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计了刈割时间、留茬高度2种处理,每种处理3个水平,分析不同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处理对草地牧草产量及翌年再生量的影响。【结果】高寒沼泽草地牧草生长期营养含量随着生长月份增加差异显著(P0.05)。7-8月正是牧草营养价值最高时期,粗蛋白(CP)含量较高,为12.14%~13.91%,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为68.05%~57.64%,是牧草刈割的最佳时期。随着牧草的生长,沼泽草地牧草的生物量逐渐增加,但10月底草地生物量有降低趋势(P0.05)。9月底刈割草地牧草生物量最高(P0.05),且与次年的刈割后草地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次年8、10月刈割的牧草生物量有明显的减少,减产71.5和38.45 g/m~2,分别减产23.54%和12.15%。留茬高度越高,当年产草量越低(P0.05)。牧草留茬为2 cm时,翌年产量减少48.29%。留茬高度4 cm,当年与翌年产草量相对较高,2016年比2015年增产9.18%。天然草地采用不同的刈割处理,以每年的8月底、留茬高度4 cm的生物量最高。【结论】综合牧草季节性营养物质总产量及传统放牧中沼泽草地作为冬季草场这2个因素考虑,我们认为,当雄县沼泽草地的最佳刈割期为8月底至9月初、留茬高度4 cm时天然草地鲜草产量及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4,(7):24
一、刈割草场牧草利用技术 刈割草场就是不放牧,直接刈割牧草进行饲喂牲畜的草场.其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点. 1、适宜的刈割期.研究表明,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为孕穗期,豆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为初花期.此时牧草纤维素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刈割后根部营养充足,有利于牧草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头季稻不同刈割时期对粮饲型再生稻饲草和再生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粮饲型再生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种植及南方稻区解决粮饲争地、实现粮饲统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作为再生稻种植的品种两优6326和桃优香占为试验材料,设开花期、乳熟期和蜡熟期3个头季刈割时期,分析头季饲草和再生季稻米的产量和品质差异,并对粮饲型再生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头季干饲草产量逐渐增加,在蜡熟期刈割时最高,两优6326和桃优香占分别达9.17和10.35 t/ha。青贮饲草的饲用品质变化趋势与干饲草产量一致,刈割时期越晚,发酵品质越优,相对饲用价值越高,且在蜡熟期刈割时青贮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发酵品质指标均达GB/T 25882—2010《青贮玉米品质分级》优质二级标准。再生季水稻产量在开花期刈割时最高,两优6326和桃优香占分别达8.94和8.92 t/ha,之后随着刈割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随刈割时间推迟,再生季稻米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各刈割处理下的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度表现达到或接近GB/T 17891—2017...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玉草9911饲草玉米为研究对象,从营养成分、能量价值、感官和品质变化情况等方面分析了玉草9911饲草玉米青贮发酵效果。结果表明:玉草9911饲草玉米不仅适宜于青饲,也适合于青贮发酵,具有青贮发酵品质优的特性。玉草9911饲草玉米作为青贮利用时,建议刈割期选在吐丝期前的抽雄期。该时期刈割,饲用品质良好,鲜干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一、综合开发领域1.饲用甜高粱的生物学产量位于碳4植物之首,而且再生能力强,在无霜期较长的地区可多次刈割,生物学产量更高。甜高粱粮、秆兼收,籽粒的饲用价值等同普通粒用高粱,但更主要的是收获鲜甜的茎秆,甜高粱茎秆的主要营养成分均高于青贮玉米茎秆,其中,含糖量是青贮玉米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黑麦草不同刈割次数,地上部分茎叶保持相似的日增长量,但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多,对根量和蘖数的增长不利,导致刈割鲜草累计数的下降。为此,以提高鲜草产量为目标的黑麦草栽培,原则上以刈割4~5次为宜。在市郊秋播较早条件下(9月上中旬),可在越冬前刈割一次,春后刈割3~4次,严加控制越冬期的刈割。增加刈割次数虽可提高鲜草营养成分,但由于刈割鲜草量的显著减少,往往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