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到桃蚜,好像还没有地方反映非常好防治的,在目前抗性区域化分外明显的时代,这也算是一个特例了。有些说不难防治的地方,也都是各种混剂或者各种混用,如果使用单一的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基本都防治不了。在这里面,既有蚜虫抗性产生的原因,也有一些物理原因,仔细观察的话,能够看到桃蚜危害后,除了残留有蜜露,还有就是叶片嫩梢等被一层丝网状物包裹住了,药剂很难在上面附着,这也是造成防治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探索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是否在防治桃蚜方面具有优势,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于2018年5月24日在渭南市经开区龙背镇高杨村桃树幼果期,选用不同浓度的25%环氧虫啶可湿性粉剂与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噻虫胺悬浮剂常规浓度开展了田间防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正桃瘤蚜,又名桃瘤头蚜、桃纵卷瘤蚜,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也可危害艾蒿等菊科植物。该虫发生时由于在卷曲的叶片内,用药防治效果欠佳。另外,由于桃瘤蚜往往被果农误诊为缩叶病,也影响了防治效果。笔者曾遇到某农业公司栽植了一批桃树小苗,新梢发生桃瘤蚜危害时,由于技术人员对其危害症状不了解,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结果后期几十株桃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市一项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可替代吡虫啉防治桃蚜。据介绍,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毒死蜱等三种高残留农药替代及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联合平谷区植保站连续两年采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在桃树露红期、谢花三分之一后分别施药防治桃树蚜虫。两年的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期通报了2012年山西省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该省运城地区麦长管蚜对抗蚜威的抗性为1.11倍,对氧乐果的抗性为0.92倍,对吡虫啉的抗性为0.25倍,对啶虫脒的抗性为0.04倍,对灭多威的抗性为2.68倍,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为0.33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0.25倍,对  相似文献   

6.
正1月20日,江西海阔利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2%联苯·噻虫胺颗粒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韭菜韭蛆。这也是我国批准在韭菜上登记的第1个联苯菊酯产品、第3种菊酯类农药(另2种为(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同日,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15%氟啶虫酰胺·联苯菊酯悬浮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桃树桃蚜。这也是我国批准在桃树上登记  相似文献   

7.
<正>破坏素A由金龟子虫生真菌绿僵菌分泌,是一种对昆虫类具有广谱的杀虫特性的生物毒素,具有高效低毒,对环境无污染,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但其成本较高,很难大面积推广使用。为了更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治苹果黄蚜的药剂,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采用浸虫法测定了破坏素A和杀虫剂1.8%阿维菌素EC、4.5%高效氯氰菊酯EC、10%吡虫啉WP、40%啶虫脒WG、10%烯啶虫胺AS等对苹果黄蚜的毒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省农科院淄博分院研究人员针对杏瘤蚜、梨二叉蚜和苹果黄蚜等3种主要果树蚜虫,选取2种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和2种常用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不同药剂、不同用药剂量的田间防治效果和持效性。结果表明,在杏瘤蚜和梨二叉蚜发生期,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为害情况 1.为害特征。桃蚜属同翅目蚜科,别名蜜虫、腻虫、烟蚜、桃赤蚜、油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桃蚜是刺吸式口器的杂食性害虫,常群集于百合嫩叶、嫩茎、花蕾、顶芽等嫩绿部位刺吸汁液,初期引起叶片失绿、无光泽、萎蔫及生长发育不良,后期导致叶片失水变黄、向背面卷曲皱缩,花朵畸形甚至整株萎缩、死亡。另外,桃蚜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状病毒等多种病害。  相似文献   

10.
<正>为给苹果黄蚜的化学防治提供参考,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4.9%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0g/L噻虫啉悬浮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其中48%噻  相似文献   

11.
麦长管蚜在冬小麦田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有一个发生高峰,主要天敌种群为瓢虫类、草蛉类,其中瓢虫类为最多,天敌种群与麦长管蚜的发生有一定的跟随现象。生态位分析发现瓢虫类天敌在时间跨度上大于麦长管蚜,两种天敌昆虫发生具有同步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依次为: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CS>氟啶·啶虫脒WG>双丙环虫酯DC>阿维·氟啶SC。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江苏省阜宁县小麦上穗蚜发生较重,给小麦丰产丰收造成一定威胁。为筛选出防治麦穗蚜安全高效的药剂,阜宁县植保植检站选取11种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设11个药剂处理,分别为每亩用200克/升丁硫克百威乳油50毫升、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克、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40毫升、10%醚菊酯悬浮剂100毫升、30%吡蚜·哌虫啶悬浮剂20毫升、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毫升、25%噻嗪酮可湿性粉  相似文献   

13.
正双酰胺类杀虫剂是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具有新颖作用机理的杀虫剂,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生产水稻、蔬菜等作物上推广应用以来,为我国的粮食和食品安全和提质增效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短短3年小菜蛾在我国南方部分地方就对其产生了抗性,很快水稻二化螟也仅在5~6年后在部分地方也对其产生了抗性。这使我们想起了上世纪80、90年代抗性棉铃虫的猖獗为害,通过研发应用混配药剂等措施使棉铃虫得以控制的情景。近年来二化螟、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和毒死蜱产生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实验种群的胁迫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室内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F0代成蚜的干扰作用,同时通过组建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桃蚜F1代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利用生命表参数、种群趋势指数(I)以及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系统分析了吡虫啉对桃蚜的胁迫效应。结果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室内种群F0代成蚜的胁迫效应主要表现为降低繁殖力与缩短成蚜寿命;对F1代的胁迫效应表现为降低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延长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以及压低种群趋势指数。吡虫啉亚致死剂量胁迫下对桃蚜实验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小于1。研究结果说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具有持续控制作用,不存在刺激桃蚜增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桃树褐腐病是大连桃产区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常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桃病害的杀菌剂存在不规范化,防治桃褐腐病菌的抗性问题比较严重。为了解啶菌恶唑对桃褐腐病的抑菌率和田间防效,辽宁省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在实验室用25%啶菌恶唑乳油、对照药剂24%腈苯唑悬浮剂,浓度为  相似文献   

16.
蚜虫是园林植物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蚜虫每年发生代数很多,有的蚜虫一年十几代甚至三十多代,多以卵在植物枝条上越冬。蚜虫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春、夏两季为孤雌生殖,秋末冬初为两性生殖。蚜虫种类繁多,绝大多数是农林害虫。园林中常见的蚜虫主要有蚜科的桃蚜、桃粉蚜、棉蚜、瘿棉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剂对棉苗蚜、伏蚜的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13种杀虫剂防治棉蚜的效果.经室内系列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辛硫磷和毒死蜱6种药剂防治棉苗蚜、伏蚜的效果都很好;并选择这6种药剂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试验结果基本与室内生测的结果相符,经总体评价认为: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和丁硫克百威可以作为理想的防治棉蚜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近期通报了2012年全省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结果。结果表明,该省运城地区麦长管蚜对抗蚜威的抗性为1.11倍,对氧乐果的抗性为0.92倍,对吡虫啉的抗性为0.25倍,对啶虫脒的抗性为0.04倍,对灭多威的抗性为2.68倍,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为0.33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0.25倍,对毒死蜱的抗性为0.17倍;棉铃虫对甲维盐的抗性为1.8倍,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为27.4倍,对辛硫磷的抗性为0.7倍;棉蚜对氟氯氰菊酯的抗性高达13636.36倍,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高达3991倍,对吡虫啉的抗性高达1179.84  相似文献   

19.
<正>桃树褐腐病是大连桃产区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常常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桃病害的杀菌剂存在不规范化,防治桃褐腐病菌的抗性问题比较严重。为了解啶菌恶唑对桃褐腐病的抑菌率和田间防效,辽宁省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在实验室用25%啶菌恶唑乳油、对照药剂24%腈苯唑悬浮剂,浓度为0.25、0.125、0.063、0.031、0.016mg/L;对照药剂70%丙森  相似文献   

20.
正为明确隐蔽用药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应用"树干缠绕布带法",测定了25%噻虫嗪SC、50%吡蚜酮WP、40%呋虫胺SP、24%氟啶虫胺腈SC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噻虫嗪SC 100~200倍稀释液、50%吡蚜酮WP 50~100倍稀释液、40%呋虫胺SP 50~100倍稀释液、24%氟啶虫胺腈SC50~100倍稀释液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为84.94%~89.28%,防治效果均比较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