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铃薯是中国许多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不同地域内都有大规模的马铃薯种植。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栽培技术是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及农业效益的关键。而大多数马铃薯种植区域属于旱地,为了提高马铃薯种植产量和质量,采取了旱地黑色全膜马铃薯垄上微沟集雨增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技术人员在推广全膜双垄垄侧种植马铃薯技术的同时,针对全膜覆盖马铃薯垄播的垄上水分在干旱时段不足、沟播在雨季的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病害频发的生产实际,研究探索了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垄上微沟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改弧形垄面为"M"形垄面,提高了干旱季节的垄上土壤贮水量,降低雨季的垄上土壤贮水量,为块茎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改侧播为垄上脊播,增加了土  相似文献   

3.
根据当前张掖市马铃薯产业的生产现状,提出了适合张掖市旱地生产马铃薯的产地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的优势,并从选地及起垄覆膜、选种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以期为马铃薯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安定区不同地域,通过比较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黑色全膜双垄垄侧栽培及露地种植3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分析研究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以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为最好,其保水性、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和产量均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山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提高,农民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但仍有部分农民还没有掌握该项实用新技术。为此,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山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全膜马铃薯大垄微沟穴播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土壤处理、配方施肥、起垄覆膜、选用良种、适期播种、田间管理和适期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全膜马铃薯大垄微沟穴播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鲜食籽瓜旱地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起垄覆膜、精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核心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管理和 《农技服务》2011,28(5):590+597-590,597
马铃薯是乐都县浅山地区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201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2 333 hm2,通过引进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抗旱增产效果显著,为乐都县浅山旱地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2010年乐都县推广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示范面积6 667 hm2,马铃薯平均产量37 245 kg/hm2,较露地增产7 935 kg/hm2,增幅达27%。对乐都县浅山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庄浪县旱地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半微垄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选地整地、土壤处理、配方施肥、起垄覆膜、选用良种、播种、田间管理、及时收获、清除残膜等方面总结出了庄浪县旱地马铃薯黑膜全覆盖半微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旱地小麦全膜微垄集水栽培技术是继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后的又一旱作农业技术创新,其核心是针对密植作物(小麦、胡麻、油菜、糜子、谷子等)的特点,依据“膜面集雨、雨水就地入渗、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理论,通过改变田间垄型结构,将大垄全膜覆盖变为微垄全膜覆盖,充分接纳自然降水,以提高降水利用率。相对小麦全膜覆土技术而言,膜面透明无覆土,能够最大面积接受太阳辐射能,增加土壤有效积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可连茬种植生育期较短作物,改旱作区传统的一年一熟制为一年两熟制,翌年还可在微垄上或垄沟种植春小麦、胡麻、春油菜、柴胡、板蓝根等密植作物。  相似文献   

12.
陈旭 《现代农业》2012,(5):99-100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的。双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一、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3.
干旱山区马铃薯栽培,在秋季采用起双垄(大垄宽70厘米,小垄宽40厘米),春季解冻后,全膜覆盖的办法,其储水量比播前半膜平铺每667平方米增加33.5立方水,解决了干旱山区马铃薯增产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通过双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1技术优点1.1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特别是春季5mm左右的微量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垄沟内,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马铃薯正常出苗。1.2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的。双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6.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技术是集增温、保墒、集雨为一体的抗旱技术,文章从地块选择、规格划行,合理施肥、起垄覆膜;土壤处理、防虫除草,选择良种、切刀消毒;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管理、防治病虫、适时收获、清除废膜共7个方面介绍了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是在推广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形成的.双垄全膜覆盖后在田间形成了较大的集雨面,使垄上降水向垄沟内聚集叠加,可以聚小雨为大雨,聚无效雨为有效水.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保全苗的作用非常突出,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旱地垄上微沟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会宁县旱川地进行了马铃薯垄上微沟集雨增墒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9号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生产能力逐渐降低,单株结薯数最大值为14个,单株鲜薯重最大值为2 728 g,其中单株商品薯数为11个,单株商品薯鲜重为2 548 g。以商品生产为目的时,播种密度以51 285-52 230株/hm^2为宜;以生产种子繁种为目的时,播种密度以54 00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9.
榆中县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在当地旱作农业区降水少、春旱严重的气候条件下,针对马铃薯常规起垄半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地膜覆盖面积小、土地裸露部分多、集雨保墒效果差的问题,以及近年示范推广的地膜全地面覆盖栽培技术保墒抑蒸效果好、但降水入渗难的缺点,于2005年在南部二阴冷凉区和北部干旱山区示范推广了马铃薯栽培双垄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田间马铃薯出苗、发棵早,茎叶生长旺盛,叶面积增加,成熟期较半膜覆盖种植提前7~10 d,产量达1.83万~2.30万kg/hm2,较半膜覆盖种植增产6 063~8 475 kg/hm2,增产率49.5%~58.3%,并且薯块均匀整齐,商品率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旱地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乐都县下营藏族乡干旱山区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包括选茬整地、科学施肥、起垄覆膜、选择良种、种薯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