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绵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动物中常见的疾病,甚至可以感染人类,又俗称多头蚴病,可以寄生在动物的脑部,因此会引起一系列脑部症状,主要是在肉类动物狼、狐、豹等动物体中寄生,其次就是食草类动牛、骆驼、羊等动物。本文主要分析绵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症状,从而提出诊断方法和一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业科学》1989,(3):35-38
本文概述了我国包虫(棘球蚴)病的发病省区、流行特点和当前发病状况.原发性包虫病已在21个省区(台湾省除外)发现,发病面积占全国总面积86.9%,全国人间包虫病手术病例每年超过1000例.全国11种有蹄家畜都不同程度地发病,其中以绵羊感染最严重,猪包虫病流行面积最广.包虫病在我国对人、畜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3.
多头蚴常寄生于牛羊脑和脊髓,引起疾病.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共尾蚴或脑包虫病,主要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羊、牦牛、偶见于骆驼、猪、马以及其他野生反刍动物的脑和脊髓中,尤以两岁以下的绵羊易感,极少见于人.是危害羔羊和犊牛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省、市、区均有报道,但多呈地方性流行,并可引起动物死亡.  相似文献   

4.
绵羊的脑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通过对塔里木河南岸垦区某农场羊群的调查,绵羊脑包虫病的感染率为5.7%,调查结果表明,本病感染与季节和动物年龄有关,临床症状与虫体寄生部位有关,尤其与犬患多头绦虫病的感染强度以及患病羊只屠宰时羊头乱丢弃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需要加强对犬的管理和按期驱虫,捕杀强阳性犬以及对病羊及时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逐步达到控制和消灭本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是被我国当前列为人畜共患的二类动物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畜牧区是主要流行地区。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这一疾病在西藏属于高发性地方疾病,被看作是西藏的第一癌症,主要传播途径是虫卵随狗粪排出,污染草地水源,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对藏区牧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经济收益以及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此,西藏在全区74个县区全面启动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计划到2020年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基于此就对这一动物疫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办法,以其更好地为藏区的包虫病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绵羊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终末宿主为:犬、狼、豺、狐等食肉动物,中间宿主以及绵羊、牛、山羊、骆驼甚至可以感染人类。由于多头蚴寄生在中间宿主的脑部,故此可引起动物的多种神经症状一转圈,又俗称为"转头病、回旋病"。  相似文献   

7.
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马和骆驼等有蹄动物的脑、脊髓内所引起的疾病。本病是严重危害羔羊及犊牛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时导致死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阻断寄生虫的传播,减少养殖场(户)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脑包虫病是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脑内、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本病在农牧区广泛存在,其主要特征为明显的转圈运动,农牧民称之为"转圈病"。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绵羊疾病暴发较为严重,其现状不容乐观,其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疾病数量也很大,传播速度非常快。最后,由于各种原因,绵羊死亡率迅速上升。绵羊疾病暴发较为严重,其现状不容乐观,其发展速度非常快,疾病数量多,传播速度快。最后,由于各种原因,绵羊死亡率迅速上升。因此,人们开始寻找预防和控制绵羊疾病的方法,并通过各种实验研究,以获得有效的防治和控制绵羊疾病的方法,减少羊饲料的主要性能损失。提出了预防  相似文献   

10.
羊脑包虫病是养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了多头囊尾蚴而引起的疾病。本文针对羊脑包虫病形成的病因、临床症状、手术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羊脑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寄生脑部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严重寄生虫病,是牧区常见的一种羊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多发于犬活动频繁的地方。容易侵袭1~2岁的绵羊和山羊,尤其在羊只剪毛后或春乏时多发。近年以来,笔者手术治疗绵羊多头蚴病6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畜牧养殖业的高效发展离不开对疫病的防治,在牦牛养殖中牦牛脑包虫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分析牦牛脑包虫病的主要发病特点与病原体及临床症状,针对牦牛脑包虫病制定治疗与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玛丽帕  申兴  何高明 《北京农业》2013,(33):181-182
此研究采用直观寄生虫学的调查方法对新疆乌苏不同牧场的6 490只屠宰绵羊进行包虫病的调查,结果显示,6 490只绵羊中包虫发病数为838只,平均感染率为12.9%。肝脏部位感染羊为417只,肺脏部位感染羊为185只,肝肺混合感染的羊有236只。3岁以下羊的感染率为11.8%,3~5岁羊感染率是14.0%,5岁以上感染率是20.2%。说明乌苏牧区绵羊感染寄生虫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牧区家畜包虫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是影响当地畜牧业、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包虫病的防治工作,科学制定防治计划,并积极开展包虫病的防治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的防治能力,做好牲畜卫生检疫工作,从而减少包虫病的发生,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很大发展,但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动物类疾病的出现,高原牦牛包虫病是其中一种。包虫病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多数发生在牛羊身上,尤其是以牦牛为主。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当牲畜感染这类疾病时,会严重影响牲畜生长发育、降低生育率、影响肉类品质,甚至可能造成牲畜死亡;当人感染时会造成人们的思想压力,影响正常生活。由此可见,如果不对包虫病进行及时有效防治,将会极大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非常大的阻碍。针对这种疾病,本文简要介绍高原牦牛包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牛脑包虫病是影响我国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一旦感染该病,牛很有可能出现脑膜炎、瞎眼等问题,严重情况下将会导致牛死亡。因为易与其他引起脑膜脑炎的疾病混淆,错失诊治的最佳时机,了解牛脑包虫病的发病特点、预防和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时修伟 《农村科技》2011,(11):57-58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多头蚴寄生在中间宿主的脑部,可引起动物多种神经症状。主要侵袭1~2岁绵羊及山羊,山区发病率较高,尤其在羊只剪毛后或春乏时多发,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脑包虫病属于寄生性疾病,轻则引发脑膜炎等疾病,重则导致牛羊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牛羊脑包虫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脑多头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是一种对羊群危害性极高的疾病。大多数病例显示药物治疗山羊脑包虫病的疗效很低。本文介绍了一例手术成功取出病羊脑多头蚴包囊的病例,为山羊脑包虫病的临床兽医实践提供了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羊脑包虫病是一种典型的寄生虫疾病,该种疾病又被称为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大脑和脊髓,临床上以患病羊出现典型神经症状为主的寄生虫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种疾病在放牧地区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常常会给养殖业和养殖户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羊脑包虫病具有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特点。当羊群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之后,应该及时查明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避免损失增加。本文主要结合一起实践案例,分析了一起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