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践探究及对以往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全国进行森林资源的普查后,各个方法与要求的不同,呈现出调查的数据也不相同,不能够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理统计技术的研发,使我国森林资源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于之前的调查体系的不完善,不能够满足全国森林资源的普查,因此,国家对森林资源进行又一次的清查,按照抽样调查的方法彻查了森林资源的长期变化动态,并根据规定5年进行一次复查,这种清查体系的建立,不仅完善了森林的调查体系,还为以后的调查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调查体系,使我国森林资源的状况得到了准确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践探究及对以往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分析,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全国进行森林资源的普查后,各个方法与要求的不同,呈现出调查的数据也不相同,不能够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源。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理统计技术的研发,使我国森林资源又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由于之前的调查体系的不完善,不能够满足全国森林资源的普查,因此,国家对森林资源进行又一次的清查,按照抽样调查的方法彻查了森林资源的长期变化动态,并根据规定5年进行一次复查,这种清查体系的建立,不仅完善了森林的调查体系,还为以后的调查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调查体系,使我国森林资源的状况得到了准确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样地和样木的复位率关系到清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总结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中样地与样木复位的传统方法和易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介绍RFID技术的特点与优势,简要提出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使用RFID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为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而开展的重要工作。为了使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更贴近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理需求,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特点,对保护区内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调查因子、调查方法和记录表格等进行了优化,修订并增加了所有动植物名称、植物多度和生活力、动物活体、痕迹和巢穴数量等调查因子;改进了下木、植被和天然更新等的野外调查和统计方法,并优化了其野外调查记录表。并于2015年78月份对北京市6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进行了调查测试,改进后生物多样性信息量明显增加,调查记录的灌木种类平均每块样地增加了150%,草本种类平均每块样地增加了700%。采用改进的调查方法所调查样地结果能够更好地体现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期能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森林资源调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森林资源相关的数量、质量、树种、生态等情况进行相关调查,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情况,还可以为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时至今日,在对森林资源进行核查的领域已经发展出两种相对成熟的核查体系,即被称为森林资源一类清查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调查,以及被称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两种调查方法的数据在同一工作场合出现,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混淆,因  相似文献   

6.
要对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以及空间利用等情况产生清晰认识,定期做好森林资源的清查分析工作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从我国森林资源的清查体系出发,分析清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为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系结合每年学生的毕业实践,曾几次承担了森林资源清查生产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感在南方要进一步搞好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为此撰写此文,对南方森林资源特点,南方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现状以及今后如何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谈几点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木定位较难的问题,提出交叉定位法,可减轻工作强度、节省时间,避免造成特殊对待样地。本文就样木交叉定位法作为罗盘仪定位辅助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工作效率,确保调查成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资源,要合理地利用我国的森林资源便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调查,传统的调查方式效率较为低下,这便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的调查技术和方法进行提升,以提高调查效率,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陆地卫星TM影象,判读各地类面积成数,配合少量地面固定样地,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编制森林分布图,从而快速准确地查清以县为总体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摸清森林资源消长变化规律的技术和方法,解决了我国森林资源一类调查成图的问题,为建立和完善县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是森林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基础性工作,翔实、准确的清查数据则是林业事业和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要决策依据。为促进青海省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分析总结了青海省森林资源清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完善对策,以期为以后的清查工作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郑章林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92-193
做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省级复查工作需要调查前期准备工作充分、需要县林业局的鼎力支持和各乡镇林业站的大力配合、需要调查人员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笔者结合实际,对当前做好连清复查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3.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应用方法与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泉 《吉林农业》2014,(11):78-79
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已经圆满完成,这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特别是加强了对森林资源动态生长因子的关注,这也对林业生产经营带来诸多有益影响。本文先介绍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应用方法对比,然后阐述新《细则》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优势,最后对森林资源清查的应用方法进行介绍。特别强调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动态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清查成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森林资源状况的关键要素。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抽样方案设计、调查技术方法和实施操作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抽样方案设计是影响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优化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防止系统抽样周期性变动和人为特殊对待等问题对清查成果质量的影响,从1994年开始,浙江省采用固定样地加部分替换样地(临时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防偏技术试验和研究。采用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自1989年以来的3期调查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分析,3期调查数据的3组样本两两之间均通过了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总体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森林资源清查概况,并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6.
估测林分蓄积生长量是林业生产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各级基层生产单位尤为迫切。前一时期结合森林资源清查,采用单株生长率等方法进行的蓄积生长量调查,由于受测定条件的限制,所得结果往往相差甚殊,精度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目前多企图采用编制有关数表来解决生长量估测问题,但又由于在较短时期内要搜集大量编表资料而一时难以奏效。实际上,近年来,在历次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森林资源清查中所积累的大量调查成  相似文献   

17.
近十几年来,我国森林抽样调查技术发展甚快。实践表明,森林抽样调查技术,无论在调查精度还是在工作效率方面,都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针对调查对象的不同情况,准确地应用适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我省是毛竹资源面积分布较广,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过去毛竹资源调查均结合在各类森林资源清查中进行,所得毛竹资源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6):157-158
在社会经济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相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为了能够有效推动造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支持,但前提应该对当前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清查,提高对其重视程度,尽可能降低对后续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和发展。本文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有效的解决思路,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增加了清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介绍了天津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遥感判读工作流程,在对判读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遥感技术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是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有力保障,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尤其加强森林调查是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发展的途径,是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森林资源调查是促进林业管理的重要推动力,制订森林调查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现状、森林调查可持续发展意义及促进森林资源调查可持续性发展规划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的森林调查工作的持续发展规划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