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对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人员研究了银杏酚酸、印楝素及其复配混剂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效果。结果表明:银杏酚酸、印楝素复配对小菜蛾幼虫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复配混剂的胃毒最佳配比为1∶7,2天后的致死中浓度为5.53mg/L,共毒系数为287.95;其复配混剂的拒食最佳配比为6∶2,共毒系数为276.15,拒食中浓度为15.17mg/L,增效作用明显。研究人员指出,银杏酚酸和印楝素  相似文献   

2.
<正>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近期采用浸叶法与喷雾法,测定了印楝素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0.3%印楝素乳油处理草地贪夜蛾7天后,2龄和3龄幼  相似文献   

3.
Synergism of Rotenone and Azadirachtin Against Larvae of Diamondback Mo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鱼藤酮和印楝素复配对小菜蛾幼虫的协同增效作用。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鱼藤酮与印楝素及其复配组合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毒力和拒食活性。结果表明:当鱼藤酮与印楝素以质量比为1:7复配处理时,对小菜蛾幼虫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其LC50为49.72 mg/L,共毒系数为322.96。当鱼藤酮和印楝素以质量比为7:1复配处理小菜蛾幼虫时,拒食中浓度为22.19 mg/L,共毒系数最为292.22,增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印楝素强化浸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楝素为热敏性差的物质,印楝种子含油率高达20%,需在低温和强化条件下浸出。试验表明,浸前是否榨油对印楝浸出速度无明显影响,在超声波强化浸出条件下,40min的浸出率相当于常规2h的浸出率。若浸出时间都为2h,应用超声波强化浸出印楝素的浸出率高达95%,而常规浸出印楝素的浸出率只有84%,超声波强化浸出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印楝素是目前被研究和应用得最为广泛、最为深入的植物源杀虫剂之一,其具有胃毒、触杀、拒食、抑制生长、绝育及对人、畜和非靶标生物低毒,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是无公害农产品特别是有机食品生产中重要的农药品种。然而,笔者发现,目前在我国登记的印楝素产品(主要是母药和单剂),数量虽不多,规格却不少,显得有点"乱"。经查询,截至2013年5月25日,共有4家企  相似文献   

6.
印楝素属高效、广谱、低毒植物源杀虫剂,是世界公认的优秀生物农药,具有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作用,对害虫防治效果好,而且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天敌无害,符合环保要求,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药剂。近年来蝗虫在本地区有偏重发生的趋势,给农牧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按照2006  相似文献   

7.
<正>印楝素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源农药,自第一个商品化印楝素产品于1985年在美国获批登记,田间登记应用已30多年,对全球作物保护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印楝素的防治谱非常广,对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10余目400多种农、林、储粮和卫生害虫有生物活性,近期又被发现可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我国由华南农业大学开发出了商品化的0.3%  相似文献   

8.
<正> 具有"绿色金子"之称的印楝在云南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基地,深加工研究和产品开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带动了一种无公害生物农药生产体系在云南的形成。印楝属于楝科楝属常绿乔木,适宜生长在无霜冻的干热河谷地区。1965年,一名德国科学家在苏丹发现,蝗虫灾害毁灭了大量植物,惟有印楝树在蝗虫肆虐后安然无恙,于是开始了对印楝的研究。经过长期研究,科学家发现印楝的树根、树干、树皮、树叶、花、果实、种子,全都是"宝"。从果实中分离提取的印楝素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无残留的杀虫剂,能驱杀200多种农业、林业、仓储和卫生害虫,特别是对驱杀鳞翅目、鞘翅目及双翅目害虫有特效。1995年,中国林科院昆虫资源昆虫研究所从国外引进  相似文献   

9.
刘双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238-242
为了研究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印楝素与矿物油两种复合液防治小绿叶蝉、跗线螨的药效,应用苦参碱、印楝素乳油与矿物油两种复合液;单剂苦参碱、印楝素;两种化学农药硫丹、乐果6种处理。在广西桂北茶园第二次小绿叶蝉高峰及跗线螨高峰前期进行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6种处理对小绿叶蝉校正防效:两种复合液A1药后第2和7天分别达86.54%和78.43%、B1分别达76.04%和88.57%,药后第14天A1和B1分别仍达60.29%、58.59%;单剂苦参碱、印楝素校正防效:药后第2和7天苦参碱仅分别达64.94%和57.32%、印楝素分别达53.54%和67.17%;两种化学农药硫丹、乐果校正防效:药后第2和7天硫丹仅分别为52%和42.18、乐果为41.04%和36.92%。6种处理对跗线螨的防效:两种复合液A1药后第2和7天高达91.14%和82.93%、B1高达82.34%和93.67%,药后第21天分别仍达68.03%、69.57%;单剂苦参碱、印楝素校正防效:药后第2和7天苦参碱分别达74.19%和68.34%、印楝素达61.6%和76.47%,药后第14天仅为50.12%、51.18%;两种化学农药硫丹及乐果:药后第2天分别为83.45%、70.54%,药后第21天分别仅为37.53%、4.73%。结果说明两种复合液比其他4种处理在防治小绿叶蝉及跗线螨上显示出较好的防效及较长的持效期。两种复合液不仅能有效地控制小绿叶蝉及害螨,而且对天敌安全。可在有机茶园生产基地的茶叶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虱螨脲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室内测定了虱螨脲对棉铃虫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及低剂量下对其生命参数的影响。拒食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虱螨脲对棉铃虫三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活性,在10 mg/kg浓度时,96 h后拒食率达到95.04%;虱螨脲也表现出较强的杀卵作用,在50 mg/L浓度下,棉铃虫1日龄卵死亡率达到87.59%。分别用叶片浸毒法和浸虫体法测定了对棉铃虫幼虫的胃毒活性和触杀活性,其对棉铃虫二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0.743 4,12.369 6 mg/L,胃毒活性约是触杀活性的17倍,表明虱螨脲对棉铃虫的作用方式主要为胃毒作用,兼有一定触杀作用。虱螨脲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力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虱螨脲可抑制幼虫生长,延缓发育,使幼虫历期、蛹期增长;同时降低其生育繁殖能力,使幼虫成活率、化蛹率、羽化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有所下降,畸形蛹和畸形蛾比例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正>为有效防控黏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选用灭多威、苦参·印楝素、苏云金芽胞杆菌、甲维盐和高效氯氟氰菊酯5种药剂对其卵进行室内触杀试验,比较这5种药剂对黏虫卵和初孵幼虫的触杀效果及对卵的毒力,测定不同药剂处理后黏虫卵初孵幼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并通过冷冻切片技术观察了不同药剂处理后黏虫卵的外部形态和胚胎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2.
<正>棉铃虫食性杂,寄主广,为害严重又对现有农药易产生抗药性。为有效防控其对作物的为害,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会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近期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研究了甘南草原有毒植物黄帚橐吾提取物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黄帚橐吾乙醇提取物对棉铃虫2~3龄幼虫有很强的拒食活性,拒食中浓度(AFC50)为2.59mg/m L,当浓度为10.00mg/m L时,拒食率可达  相似文献   

13.
云南建元生物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建元公司”)始创于1999年4月,其前身为云南天兴生物开发有限公司,2002年7月11日,经增资扩股后变更为云南建元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4800万元,由一个法人股东(云南子元股份有限公司)及七个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组建,是一家以开发印楝生物农药、印楝日化用品及印楝医药用品为主导的专业性生物研究开发公司,下设研发中心(生物化工研究所和中试车间)、红河分公司、元谋子公司。建元公司现有员工48人,大专以上学历36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3人。为云南省印楝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为有效利用印楝渣废弃资源,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将耐药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HN-11)与印楝渣混合发酵,制备成印楝渣生物药肥;通过抑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印楝渣生物药肥对香蕉生长的影响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对病原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剂对烟草甲的生物活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烟草甲幼虫作试虫,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印楝素、甲基嘧啶磷及双氧威等3种药剂在48小时后及24天后对烟草甲幼虫的触杀作用和后效作用。发现甲基嘧啶磷的触杀作用最强,印楝素次之,双氧威最弱;但双氧威和印楝素有着明显的后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蟛蜞菊粗提物对玉米螟拒食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充分利用中国的植物资源,开发新型的环境和谐型农药,以蟛蜞菊为试验材料,采取叶片浸渍法,测定该植物不同部位对亚洲玉米螟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蟛蜞菊4个不同部位中,以花的甲醇提取物拒食效果最好,24h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AFC50为3392.28μg/ml,对照印楝为2228.72μg/ml。其次为根,24h的AFC50为6603.34μg/ml。叶和茎的拒食效果较差,其AFC50仅分别为12032.17μg/ml 和14046.68μg/ml。  相似文献   

17.
印楝素是一种纯植物源农药。为进行果树无公害生产 ,提高果品质量 ,在梨喀木虱、梨叶螨上进行了 0 .3%印楝乳油 10 0 0倍和 12 0 0倍的试验 ,提出生产上采用 10 0 0倍防效好。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不同小菜蛾种群对印楝素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广西不同小菜蛾种群对印楝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小,LC50值在0.07 ̄0.23mg/L之间,与敏感性最低的石埠种群相比,相对毒力指数为1 ̄3.29;对阿维菌素对的的敏感性差异较大,LC50值在2.08 ̄17.02mg/L之间,与敏感性最低的仁乡种群相比,相对毒力指数为1 ̄8.18。  相似文献   

19.
正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农科院研究人员近期采用叶蝶法测定了黄皮种子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溶剂萃取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和生长发育抑制活性;用硅胶柱层析进行了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拒食活性成分分离;用核磁共振谱(NMR)进行了拒食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用MTT法测定了拒食活性成分对SL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2月19日,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在北京组织召开《印楝素母药》和《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送审稿)2项农业行业标准专家审定会。来自科研、管理、标准制定、检测、生产等方面的专家以及标准主要起草人员20余人参加会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季颖总农艺师出席会议并讲话。审定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标准起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