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4-氟苯氧乙酸、赤霉素、吲哚乙酸、吲哚丁酸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方法。豆芽样品以1%酸化乙腈溶液超声提取后,氮气吹干,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初始流动相复溶。以0.1%甲酸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Agilent SB C18色谱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6种生长调节剂在0.10~40.00 ng/m L质量浓度范围线性良好,3个水平加标回收结果表明,6种生长调节剂的回收率为79.8%~95.6%,相对标准偏差为1.19%~6.66%,方法检出限为0.05~1.00μg/kg,该方法较好地控制了基质干扰,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记者近日从温州市农业局获悉,该局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规定全市的豆芽生产禁止使用"6-BA"(学名6-苄基腺嘌呤)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农药、化学添加剂。该规定的颁布意味着,温州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向长期使用"6-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豆芽生产方式说不,也意味着"无根豆芽"或将就此从温州市场上消失。"6-B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添加于植物生长培养基的细胞分裂素,是常说的"无根豆芽素"的最主要成份。根据卫生部和质检总局的规定,"6-BA"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于食品中。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一类化学物质,一般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植物生长抑制剂3类。笔者总结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上的应用,归纳为促进生长发育、矮化植株并提高抗逆性、增加中药材产量、提高有效成分含量4个方面,进而简要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不当可能降低中药材活性成分含量、导致残留危害、影响中药材栽培环境等问题。并提出,从对药材质量的影响、检测方法与技术的开发、使用规范和残留限量标准的完善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期为科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依据,为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中药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6-苄氨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人参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土人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不同其影响也不同.与ck对比,6-BA促进土人参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2 mg/L; IAA、NAA和IBA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0、100、50 mg/L.其中,2 mg/L的6-BA对土人参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好;50 mg/L的IAA促进土人参幼苗生长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碧护是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植物化感"原理研发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内含赤霉素、芸薹素内酯、吲哚乙酸、脱落酸、茉莉酮酸等8种天然植物内源激素、10种黄酮类催化平衡成分和近20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及抗逆诱导剂等,能缓解作物药害症状,诱导植株提高抗逆性和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客来种子发芽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萘乙酸(NAA)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客来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客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也有不同的影响。与CK对比,IBA促进仙客来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20mg/L;IAA、GA3及NAA的理想浓度分别为25、200、17mg/L。其中.20mg/L的IBA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正>果树扦插时巧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提高果树成活率和促进扦插材料芽根生长整齐。用吲哚乙酸溶液处理。以0.01毫克/升浓度的吲哚乙酸溶液处理葡萄插条,可促进生根。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些生理效应与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的人工合成有机物,可有效地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近几年,笔者在春兰栽培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很不错。一、生长素对兰花生长的影响天然的植物生长索为β-吲哚乙酸等,在植物的根、茎等尖端产生。能促进某些RNA的合成,从而调节蛋白质的合成,进而调整植物的生长及分化。人工合成的生长素有萘乙酸和2·4—D等。 1.萘乙酸促进春兰分蘖和根的生长当温度为18~22℃时,春兰假鳞茎上的隐芽萌动。此时,取一定量的萘乙酸,配制成100ppm(注1)水溶液,用细嘴喷壶浇灌兰花,每周一次(视盆土干湿情况而定)。4~5周后与对比春兰相比,分蘖(新苗)粗壮,生长较快,而且长出了新根。而对照春兰分蘖生长较慢,且没有新根长出(一般情况下需分蘖叶展开后,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农业部办公厅2014年在函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时表示,不受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豆芽制发中登记。这份《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豆芽制发有关问题的函》(农办农函〔2014〕13号),主要明确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豆芽制发过程属性问题。豆芽属于豆制品,其制发过程不同于一般农作物的种植活动,生产经营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二是关于豆芽制发中农药登记问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羽扇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析了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羽扇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仙客来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也有不同的影响.与ck对比,IBA促进羽扇豆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50 mg/L,而IAA、GA_3、NAA及6-BA等的理想浓度则分别为25、150、0.1 mg/L和0.1 mg/L.其中,25mg/L的NAA对羽扇豆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3090-3095
为了筛选获得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以实现杜鹃兰种胚快速发育成熟,本试验以杜鹃兰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激动素(KT)、玉米素(ZT)、吲哚丁酸(IB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杜鹃兰种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六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鹃兰种胚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4-D抑制胚的发育;添加KT与ZT,40 d后种子才开始吸水膨胀,胚发育缓慢;NAA、IBA、6-BA均能加快胚的生长,单独添加时,NAA促进种胚发育效果最好,其中NAA与6-BA配合使用且NAA∶6-BA=1 mol/L∶1 mol/L时胚发育速度明显高于对照及其他配比组合,40 d种子萌发率达88.11%。本研究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杜鹃兰种胚发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有利于促进杜鹃兰种胚发育研究领域空白,以期为构建杜鹃兰种苗快繁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豌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香豌豆种子经过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处理后,其中25 mg/LIAA和200 mg/LGA3的处理对香豌豆种子的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效果最好。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豌豆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也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不同浓度的GA3、6-BA、IAA、IBA、NAA均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有些生长素浓度对其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对其生长却有抑制作用,比如NAA和6-BA等。  相似文献   

13.
<正>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在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称之为"激素"的特殊物质。虽然它的含量很少,但是却能够控制植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开花和  相似文献   

14.
研究吲哚乙酸、萘乙酸、赤霉素、2,4-D、6-BA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以贮藏6个月的‘秦冠’花粉为材料,配制不同浓度梯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固体培养基培养花粉,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激素对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吲哚乙酸≤1 mg/L、萘乙酸≤1 mg/L、6-BA≤5 mg/L、赤霉素≤10 mg/L时对花粉萌发有轻微促进作用,当浓度增大时抑制作用较突出;2,4-D对花粉萌发存在明显抑制作用;当赤霉素、2,4-D、吲哚乙酸、萘乙酸、6-BA浓度分别达到50、30、30、15、25 mg/L时,花粉遭受浓度迫害出现畸形扭曲。吲哚乙酸、萘乙酸、赤霉素、2,4-D、6-BA对‘秦冠’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萌发均无明显促进作用,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较明显,人工辅助授粉时用于添加剂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正>为明确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2015年开始,浙江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研究人员合作,在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生产基地和市场调研抽检了271份蔬菜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20种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检测结果显示,蔬菜中植物生  相似文献   

16.
张红 《山东蔬菜》2007,(4):13-13
豆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芽苗菜,不仅鲜嫩好吃,营养丰富,而且无污染,具有保健功能。特别是冬季,各种新鲜蔬菜较少,价格较高,豆芽便成了一种普通百姓比较喜爱的蔬菜产品。但是,目前农贸市场上销售的豆芽在生产过程中大都使用了增白剂、防腐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药剂,看上去又粗又白,鲜嫩可爱,  相似文献   

17.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快速分析比较5种蜡梅属植物新鲜叶片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5种蜡梅属植物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蜡梅叶中的特有挥发性成分为罗勒烯(10.5%)、乙酸芳樟酯(27.8%);突托蜡梅叶中的特有成分有1,8-桉叶素(18.27%)和大根香叶烯(37.22%);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及山蜡梅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有α-蒎烯、月桂烯、1,8-桉叶素、毕橙茄油烯、β-榄香烯、石竹烯、大根香叶烯、3-(4,8-二甲基-3,7-壬二烯)呋喃等萜类成分。在5种蜡梅属植物中,柳叶蜡梅、浙江蜡梅和山蜡梅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比较相似,蜡梅与突托蜡梅的成分与前3种略有不同。蜡梅叶中的特有成分罗勒烯、乙酸芳樟酯可与其它4种蜡梅属植物叶进行区分,1,8-桉叶素也是可以区分蜡梅叶和其它4种蜡梅属植物叶片的关键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式可有效富集叶片中的香气成分,且方法简便,重现性较好,可作为蜡梅属植物叶片挥发性成分的前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研究赤霉素、6-BA、2,4-D、奈乙酸和多效唑等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旭日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方法】采集花粉,配制成含不同浓度赤霉素、6-BA、2,4-D、奈乙酸、多效唑的培养液,用花粉液体培养法培养花粉,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较低浓度的赤霉素、6-BA、2,4-D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超过一定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最适宜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是赤霉素25-100mg/L、6-BA12.5mg/L、2,4-D0.5-5mg/L;奈乙酸和多效唑对花粉萌发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管生长却有促进作用,最适宜花粉管生长的浓度为萘乙酸0.5mg/L、多效唑50-200mg/L,超过该浓度范围表现抑制作用;【结论】赤霉素、6-BA和2,4-D促进旭日桃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浓度范围分别是25-100,12.5和0.5-5mg/L;奈乙酸和多效唑抑制旭日桃花粉萌发,但在0.5mg/L,50-200mg/L浓度范围内促进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统计,2012年在澳大利亚登记的产自中国的农药原药品种数为54种,其中,除草剂29种,杀虫剂11种,杀菌剂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草甘膦有4家中国企业在澳登记,2甲4氯、咪唑乙烟酸分别有3家企业登记。在澳登记品种除草剂为2,4-D、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2甲4氯咪唑乙烟酸、2甲4氯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媒体和消费者比较关注植物生长调节剂问题。为此,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陕西省植保学会常务理事、农艺师陈琳。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较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物质,又称为植物外源激素,一般通过人工合成或微生物发酵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