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阳市旱粮作物立体栽培高产高效益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旱粮作物立体栽培高产高效益示范与推广陈喜洲范玉良李春和(沈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沈阳110034)(新民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吴凤林靳万革(康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法库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玉米、高粱、大豆等一季旱粮作物与早熟粮食、蔬菜作物间套作的...  相似文献   

2.
硅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潜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应用不同含量的硅肥于棉花栽培中,结果表明:72%高含量的硅肥在棉花栽培中对其植株性状表现、产量表现优势明显,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2015年潜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用不同含量的硅肥于低湖田水稻栽培,结果表明:72%高含量的硅肥在水稻栽培中对其植株性状表现、抗倒性、产量表现优势明显,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更多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宜在莲都区推广的鲜食大豆新品种,进一步推动莲都区鲜食大豆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8年莲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择引进了13个鲜食大豆新品种进行试验展示与示范,初步筛选出适合莲都栽培的鲜食春大豆新品种,为指导农户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省旱粮生产,加快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省大面积推广的步伐,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高产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在娄底、邵阳、益阳、常德等地进行栽培示范.  相似文献   

6.
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大面积示范推广保玉系列玉米新品种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出免(少)耕轻简栽培、简化高效育苗移栽、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抗旱高效播种、发展"烤烟-玉米-大豆"旱作立体栽培等一系列高产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并加速示范推广,促进良种良法生产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从2015年开始,吉林省桦甸市享受了地膜玉米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优惠政策,借助政策的扶持,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经过几年试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吉林省东部冷凉半山区白浆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增产显著,效益可观,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特开展垄上3行及垄上5行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垄上3行及垄上5行的处理大豆株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及产量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垄上3行的处理增产效果显著,适合大面积推广,为农业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示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耕地资源有限、大豆产需缺口大、粮油争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能够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大豆油料供给水平。2022—2023年甘肃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4.5×104hm2,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深入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蛟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根据当地山区和半山区的自然条件,通过推广大豆高产高效模式化综合栽培技术,促进大豆、玉米合理轮作,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了大豆单产,提高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旱地大豆全膜微垄沟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全膜微垄沟播技术是由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提出的一项旱作农业创新技术,其要点是在地表起等间距微垄,并在垄与垄之间形成集雨沟槽,然后用地膜全地面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该技术体系集垄面雨水集流、覆膜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于一体,能大幅度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率、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产效果极其显著,适用于大豆、西葫芦等中等密植作物或蔬菜。同时,全膜覆盖强化了地膜的增温功能,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促进大豆早熟和扩大大豆种植区域。为在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大豆全膜微垄沟播技术,特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营口地区最重要的农业产业,是辽宁省最高产稻区.经过多年水稻高产栽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已经摸索出以推广水稻超高产品种、优化营养土旱育适龄壮秧、旱耙旋耕、合理稀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防除杂草、合理促早熟等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水稻超高产栽培集成配套技术,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对农民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农友 《农家致富》2023,(11):44-45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开展大豆高产栽培和病虫防控等技术培训,部署安排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工作。会议指出,2023年是启动实施大豆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各地要深刻认识持续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推技术、提单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破解制约大豆单产提升的短板弱项。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大豆地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的效果,研究了地膜覆盖大豆地的生态小气候效应,确定了夏季覆膜栽培大豆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地膜覆盖栽培作物提供了农业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静海县制定了实现大豆良种、配套技术和良种繁育一体化,全县大豆优种覆盖率95%以上,项目区平均单产提高15%的工作目标。静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据项目要求,针对静海大豆生产上存在的主栽品种不突出、施肥不科学、产量及效益低的问题,推广了有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的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结果表明,采用这项技术大豆群体结构更合理,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高,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导读:为了着力提升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冬小麦生产水平,并大面积示范推广,2014年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排在该区开展了小麦宽幅精准匀播试验示范,平凉市崆峒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区种植1万亩。目前,长势良好。示范表明:冬小麦宽幅精准匀播栽培技术克服了传统冬小麦栽培中因播幅较窄、出现的缺苗断垄和疙瘩苗现象,能够充分挖掘冬小麦增产潜力,对于提高平凉市崆峒区冬小麦生产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此,在注重选育大豆新品种同时,必须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新的配套技术的研究、试验与示范;另一方面搞好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与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大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为此,在注重选育大豆新品种同时,必须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要加强新的配套技术的研究、试验与示范;另一方面搞好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与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东北大豆主产区应继续推广"垄三"栽培、永常模式栽培、幸福模式栽培等比较成熟的技术,以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为技术重点,实行大豆  相似文献   

19.
宿州市埇桥区地处黄淮海平原东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国土面积286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15.6万亩,总人口1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4万人。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大豆)轮作为主。2009年以来,埇桥区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结合保护性耕作的内容、技术模式,分析埇桥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现状,并就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两优6206     
辽中县是辽宁省粮食生产大县,常年大豆种植面积为0.67万hm2。2012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科技人员,对相同品种不同栽培密度及不同施肥水平的相关配套技术进行试验,旨在探索适宜当地推广的大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捉进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1试验设计试验供试土壤为壤质偏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3%,土质肥沃,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为玉米。播种期为5月25日,播种期间土壤墒情良好,5月28日进行田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