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寻适宜于河南省栽培的能抗寒、可鲜食和加工的无花果优良品种,对引进的22个无花果优良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观测了其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生长发育习性、抗寒性、结果习性及果实的经济性状。结果表明:无花果能适应河南省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生长结果正常,但冬季气温偏低,树体易遭冻害,可采取措施加以有效解决;并从中筛选出了适宜于河南省栽培与推广的能抗寒、可鲜食和加工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的开发前景、优良品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花果被称为“生命之果”,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详细介绍了其市场前景,对其经济效益作了分析。并将部分优良品种及其丰产栽培技术作了介绍,对无花果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阿图什无花果栽培以早黄为主,品种单一市场供应期短,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无花果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也制约着当地无花果产业的做大做强。为此,从自治区内外引进无花果优良品种10个,引种苗木为1年生苗。文章对这10个引进品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个优良无花果品种在威远的引种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布兰瑞克、玛斯义陶芬和金傲芬的引种试验,将各品种的物候期、生长习性、果实性状以及果实产量与本地无花果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无花果优良品种均能很好地适应威远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引种无花果品种2003年定植当年单株挂果率均达到100%,次年生长迅速变化幅度最大,增幅主要源于新抽梢果枝的增加.与本地无花果品种比较发现,引进品种无花果果实在风味、平均果长、平均果径及平均果重方面明显优于本地品种,其中布兰瑞克的平均hm2产量最高,10 a生树平均hm2产量为31 500 kg;相同立地条件下,引进品种无花果果树生长水平、平均单株产量以及平均公顷产量均明显高于本地品种.3个无花果优良品种可以引入威远栽培.  相似文献   

5.
王俊  钟翔 《安徽林业》2001,(2):17-17
无花果为桑科多年生木本果树,鲜果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无花果在我国分布很广,栽培历史悠久,但多以庭院栽培,管理粗放.开展规模化集约种植,需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无性繁殖,目前苗木培育以扦插为主.  相似文献   

6.
自 1997年以来 ,山东省林科院承担了国家林业局“94 8”项目“无花果新品种及保鲜加工技术引进”课题。课题组先后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栽培的 4种类型的无花果新品种 6 6个 ,经多年多点引种试验 ,采用综合性状评价方法 ,选出适宜在我国栽培的鲜食、加工、观赏、富产花粉的一批优良品种。现将引进的无花果类型和主要优良品种介绍如下。1 类型无花果FicusCarica L .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近 5 0 0 0年来 ,经自由授粉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繁衍 ,造成种内变异多样。人们在栽培过程中 ,根据其性状差异分…  相似文献   

7.
果中珍品──无花果王宪资无花果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堪称果中珍品。有位法国科学家从无花果中发现了极微小的放射体,他认为抗癌因素与这些放射体有关。另据报道,在人们常吃无花果的地区极少有癌症发生。江苏省肿瘤研究所对无花果进行研究,发现无花果可抑制癌细...  相似文献   

8.
漫谈无花果     
漫谈无花果黄非,姜卫兵无花果原产于阿拉伯地中海沿岸等地。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一带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无花果,并且每年都把第一批收获的无花果作为祭祀的果品。古埃及金字塔中,就曾发现描绘灌溉和收获无花果的浮雕图案。当地人将无花果用于治疗咳喘、痔疮和多...  相似文献   

9.
种无花果也能发财田绪堤,孙松令近几年来,山东省荣成市港西镇在造林绿化中,大力种植无花果,现无花果面积已达3000亩,年产无花果250万公斤,销售收入可达750万元。该镇的马格庄,四旁栽植无花果3800多棵,年产45万多公斤,收入110多万元,户均收入...  相似文献   

10.
《湖北林业科技》2002,(1):17-17
根据生化分析,无花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含糖量高达 20%。它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A、C、D、钙、磷、铁、镁、锰、铜、锌、硼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科学家曾对无花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南美洲部分地区的居民经常食用无花果,其癌症发病率很低。原来在无花果中,含有一种极少量的放射体,对防治癌症有一定效用。法国科学家认为,无花果中含有一种抗癌素,能防治早期癌症。日本医学家已从无花果中成功地提取了一种叫“苯甲醛”的抗癌物质,可以阻止癌细胞增殖,并能防治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