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规范和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在中编办和国家认监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简称“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农业部于2003年4月16日以农市发[2003]6号文形式,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有关工作要求发出《关于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通知》,本刊全文刊登如下,供有关部门和单位更好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2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农业部等9部委,以国认注联[2003]15号文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施行认证认可管理,是做好新阶段的‘菜篮子’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措施。”《实施意见》共有5个部分,本刊选其第二部分刊登如下,以供有关部门和单位更好地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
沈农友 《当代农业》2014,(13):48-48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提出,要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清真食品"等食品、农产品认证活动和认证标识使用,规范转基因食品标识的使用,提高消费者对质量标识与认证的甄别能力。工作安排明确,加大土地和水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种植养殖用水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努力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07,(4):4-5
——加强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启动实施种子、农药、化肥、农机、饲料、兽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认证试点,逐步扩大认证领域。积极推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吉林名牌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创吉林农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广泛开展食品、有机产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跨国认证等。“十一五”末期,认定中国名牌农产品15个,吉林名牌农产品250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50个,对40%的农产品实行地理标识管理。  相似文献   

5.
《农业质量标准》2004,(2):18-22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各地审核推荐的基础上,日前完成了2004年第一、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材料的审查和专家评审工作,共向全国247家单位生产的354个产品颁发了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准许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具体的获证产品目录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农业质量标准》2014,(3):78-78
4月23日.为进一步完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保证认证活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155号令)等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2011年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国家认监委2011年第34号公告)进行了修订并予以公布(2014年第11号公告)。  相似文献   

7.
10月20—22日,国家计量认证农业评审组对我校筹建的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进行了国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现场评审。评审组认为中心在机构与人员、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环境条件、检测工作和检验报告等方面基本符合“农业部产品质检中心基本条件”的要求,同意通过现场评审。待经农业部审批授权后,该中心将正式成为全国农业系统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技术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从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黑龙江垦区(下称垦区)也在2003年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在垦区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因此,规范认证企业用标,发挥认证标志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食品安全性、标准制订、产品级别、认证标识、认证机构、认证方法、技术体系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主要质量认证体系的异同。为加深民众对我国良好农业规范(GAP)、有机、绿色和无公害食品认证体系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质量标准》2004,(4):11-13
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地方认证向全国统一认证转换试点工作的基本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已步入“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发展轨道。为进一步加快新时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根据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关于加快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程的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制定了《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的实施意见》,并以农质安发[2004]17号形式下发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级承办机构。为更好地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实施意见》,本刊全刊介如下,以飨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我国认证防伪标志追溯技术的发展管理历程,以及国家统一有机认证防伪标志和认证信息备案系统的应用情况,对有机农产品认证防伪追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12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山东济南召开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正式步入了“统一标准、统一标志、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发展轨道。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马爱国介绍,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开展3年来,在制度建设方面,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在体系建设方面,成立了68个省级工作机构,委托产地环境检测机构191家、产品检测机构132家,培训注册检查员1229名,聘请认证评审专家283位;在工…  相似文献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声誉,农业部在2001年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我省于2002年实施“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并围绕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建设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过日本农林水产省认可的认证机构,只能对有机配料含量在95%以上的产品进行认证,获得认证的有机农产品以及有机农产品加工的食品可以在销售包装上印刷或加贴日本有机食品标志(JAS),并在该标志下方标注认证机构名称以及对本项目的认证编号。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卫生施行认证认可管理,是做好新阶段“菜篮子” 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产品质量认证被誉为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认证须遵循客观性、独立性、权威性、标准化和公开性原则。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在认证标准体系、质量标准认证、质量认证标志、质量标准体系方法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国内外农产品认证概况 农产品质量认证始于20世纪初美国开展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并以有机食品认证为代表。到20世纪中叶,随着食品生产传统方式的逐步退出和工业化比重的增加,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的增加,许多国家引人“农田到餐桌”的过程管理理念,把农产品认证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有效政策措施。相继出现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MP(良好生产规范)、欧洲EurepGAP、澳大利亚SQF、加拿大On—Farm等体系认证以及日本JAS认证、韩国环境农产品认证、法国农产品标识制度、英国的小红拖拉机标志认证等多种农产品认证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省“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研讨会上获悉,2009年福建省认证认可工作加快推进,截至5月新增577张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相似文献   

18.
计量认证/审查认可中现场评审工作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相关条款的关键步骤,其结论是国家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是否核准颁发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和农业部是否批准颁发机构审查认可合格证书的主要依据。现场评  相似文献   

19.
据国家质检总局最近披露,今年,我国将全面开展食品和农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农产国生产基地、良好农业规范基地、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在积极实施“国内认证”的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今年还将积极推进食品和农产品认证、花卉认证、森林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认证等“国际互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绍兴县按照上级的要求,紧随绿色消费升温的节奏,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力度,明确管理职责,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有力地促进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食品放心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