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双锋 《中国猪业》2010,5(9):34-35
外感热病按挟湿与否分为湿热病(又称湿温病)和温热病两大类,若具有传染性,则相应地称之为湿热疫和暑燥疫。中医《温病学》教材《温疫》篇这样讲:"不同的外界环境形成的疫疠病邪不同,雨湿偏盛则性偏湿热,暑热偏盛则性偏燥热,所以温疫有湿热疫和  相似文献   

2.
瘀血是温热病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凡诸温热病,一但毒热内陷,出现瘀血,说明病情加重,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温疫论补注》指出:“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温热病瘀血的形成与毒、热、阴虚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导致瘀血的三要素。而瘀血又在温病发热、发斑、出血、发黄、肿胀、昏、狂、痉、厥等一系列病症中起着一定作用。随着中  相似文献   

3.
凡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温热病邪引起的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在营血、气血同病、热在脏腑、热壅成毒、虚热内生等区分,所以治里热证的清热方剂又可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热解毒、清退虚热6类。此外,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亦温之类,暑自温而来”(《温病条辨》),故清热祛暑方剂亦属清热方剂  相似文献   

4.
猪温疫属温病范畴,是猪病中危害最大的疫病。对此,中医有其特有的认知。本文从中医角度对其进行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病”多发于每年的七八月份。这一时节高温高湿,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难耐酷暑,又喜卧阴湿之地,湿邪最易致病。《黄帝内经》云:“先夏至病温,后夏至病暑”。每年夏至以后,热盛于上,湿蒸于下,湿热交混,所以暑病必挟湿。“猪高热病”多发于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因疫疠之气所为,属于时疫。因暑必挟湿,属于中兽医的暑湿时疫。中兽医学上没有“高热病”的称谓,所以,以下笔者一律称之为湿温病或暑湿时疫。  相似文献   

6.
猪温热病是一种由高温、高湿度等环境因素引起的热性病,对猪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都有不利影响。主要分析猪温热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中医药治疗手段,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对猪的健康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中兽医将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的一类外感病证总称为温热病或称温病,其中与现代兽医学的很多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流行的所谓的"猪高热病",也应在温病之列。对于温病,中兽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是卫气营血辨证。从生理角度看,卫、气、营、血都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其所处部位来看,卫居于最外,向内就是气,再向内进入脉管就是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学习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启发下,运用中医“急下存阴”的理论来指导临床实践,对猪温热性疾病诱发肠秘结等症的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对急下存阴理论的认识中医理论有人主张:“温病忌下或先汗后下”,而吴又可的《温疫论》则主张“下不厌早”之说。吴氏认为:“承气  相似文献   

9.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依据前贤有关三焦的论述,将外感温热病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借以阐明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其传变规律的一种辨证方法。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而手太阴肺经证候又多为温病的初起阶段;手厥阴心包经证候乃为肺经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证候。中焦病证,主要包括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病变。阳明胃主燥,邪人阳明易从燥化,多表现为里热燥实证;而太阴脾主湿,邪人太阴易从湿化,多表现为湿温病证,中焦病变证候多为温热病的中期或极期阶段。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病变,多表现为肝肾阴虚之证,乃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斑与疹,在小尾寒羊温热病中多发,其中疹见于营分证,斑见于血分证.疹常见于新感温病的风温病当中,病势缓和,及时诊治多可治愈;而斑则多见于伏邪温病的春温病、暑温病当中(风温病中亦发),病势相对重剧,多因延治、误治,或发病即呈危势而以死亡为转归者甚多,此成为本地小尾寒羊温热病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有必要将斑、疹的形态特征、发病机制、治法方药及其预后判断,结合诊治案例述诸于此,供同行及养殖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气分病是卫气营血辨证卫分病和气分病的合称,常以高热伤津为特征,也简称为气病,较为确切的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疫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和多种传染病的初始阶段。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借用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来说明温热病的演变过程和病邪的位置(深浅),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丰富了外感辨证的内容。其主要精髓在于辨明热在“气”还是热在“血”。今就辨证论治部分气病谈浮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淤血是温热病血分证的重要病理变化之一。凡诸温热病,一但热毒内陷,出现淤血,说明病情加重,而且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瘟疫论补注》指出:“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温热病淤血的形成与毒、热、阴虚关系密切,可以认为是导致淤血的三要素。而淤血又在瘟病发热、发斑、出血、发黄、昏、狂、惊、厥等一系列病症中起着一定的作用。随着中医温病学说在家畜温热病上的移植应用,进一步研究血分证淤血的病理及其有效治疗法则尤为必要。现将有关问题结合临床体会加以探讨,以供参考与指正。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兽医医药学与中医药学一脉相承,在其发展史上,由于温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兽医医药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中不断认识其病原。其一,认为"温疫"与"伤寒"、"温病"同是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畜禽体正气强弱有关;其二,认为温疫的病原异于伤寒、温病,是另有一类特殊病源"疠气"、"异气"、"戾气"、"杂气"、"病气",认为温疫有特殊的病原体,传入畜禽体主要的  相似文献   

14.
<正>温病为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疾病,如非典、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急性热病,如中暑。1温病的特点1.1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犬瘟热是外感温热邪气而发,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外感湿热邪气而发。1.2特殊临床表现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温热病。如犬瘟热症状为体温高,发病快,流脓涕,脚掌干,鼻干裂,都是易伤津液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耗津伤阴”是贯串于温病全程的基本病机,保津养阴则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大法,须贯串于温病治疗的始终。笔者在学习和运用温病学说的过程中,体会到“耗津伤阴”与“保津养阴”对猪温热病的意义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6.
1 PRD C 的 病 因及 相互 关 系 1.1传染 性病 因 猪 呼吸 道 病综 合 征(PR DC)主要由 病毒 性 、细菌 性 、寄 生虫 三种 病 原引 起。 1.1.1病 毒性 病 原 。 主要 有 蓝 耳 病 病 毒 、猪 伪 狂犬病 病毒 、猪 流感 病 毒、猪Ⅱ型圆 环 病毒 、猪 瘟病 毒 、呼吸 道冠 状 病毒 等。 猪流 感 病毒 是 PR DC 的原 发 致病 病原 , 并 常混合 感 染 或 继 发 猪 传 染 性 胸 膜 肺 炎 、猪 肺 疫 、蓝 耳 病 、猪链 球菌 病 等,并 可 使猪 喘气 病 急性 暴发 。 伪 狂犬 病 病 毒 、猪 瘟 病毒 、衣 原 体 等 都 是 PR DC的常 见致 …  相似文献   

17.
中兽医认为猪高热病病机为暑、湿、热三邪夹杂侵袭机体致皮毛腠理郁闭,邪热内陷营血导致肺、心、脾、肾等多个脏腑机能衰竭死亡的以发热为主的猪温热类疫病。西医研究表明猪高热病系猪瘟、蓝耳病、Ⅱ型圆环病毒、伪狂犬病等1种或多种病毒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副嗜血杆菌(HP)、链球菌(SS)等多种细菌或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多病原的混合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类同于中医上的外感热病,对于这一类病,明清温病学派的《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等论著早已有深刻的认识和细致入微的探索,由于猪和人在生理结构上是基本相同的,其发病所表现的证侯基本一致,所以笔者根据自身实践,从中医学谈一下对本病的认识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中兽医医药学与中医药学一脉相承,在其发展史上,由于温疫传染病的不断发生和流行,中兽医在反复医疗实践和学术争鸣巾不断认识其病原,其一,认为“温疫”与“伤寒”、“温病”同足外感病,病因“时行不正之气”,发病与畜禽体正气强弱有关;其二,认为温疫的病原异于伤寒、温病,是另有一类特殊病原“疠气”、“戾气”、“杂气”、“病气”,认为温疫有特殊的病原体,传人畜禽体主要的途径是口鼻,并特异性侵入有关组织器官所致。从现在的认识分析,温病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以搜其它一些非感染性的发热性疾病。在这些疾病中,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相似文献   

20.
家畜便秘是温热之邪侵害阳明腑所致临床常见证,外感、内伤都能引起该患.<伤寒论>虽云,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为阳证.而中兽医临床上,阳明腑温病便秘多属半虚半实之证.<温病条辨>讲:"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二途,必先辨明而施治之."然在临床上又不乏医者不究机理,一概当作实证以承气之法寒下之,以致液亏津涸而亡,造成人为之损失.笔者现就对家畜阳明腑温病便秘(除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并而重证在表者)的认识与治疗体会作一简述,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