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三黄占2号EMS诱变突变体库的构建与稻瘟病抗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黄占2号是国际公认、具有稻瘟病持久抗性的籼稻品种.为了获得用于三黄占2号稻瘟病持久抗性基因鉴定及机制研究的突变体,利用化学诱变剂EMS对三黄占2号进行诱变处理,创建突变体库,并对三黄占2号EMS突变体进行稻瘟病抗性评价.以成苗率50%为标准,筛选出最佳EMS诱变浓度为0.8%.从M2代起以单粒传方法进行突变体库的构建,获得了性状相对稳定的7 387份M4代突变体.广东阳江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表明,约有5.9%和5.4%的材料的叶瘟和穗瘟抗性分别发生了突变,并观察到多种抗性变化类型,从中筛选出300份突变体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巴西蕉"无菌增殖芽,突变体通过L-羟脯氨酸(HYP)定向筛选,经低温胁迫筛选出抗性较强的突变体.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等手段鉴定突变体.结果表明,EMS诱变处理"巴西蕉"无菌增殖芽适宜的浓度和时间组合为1.5%+3 h;经HYP筛选的突变体在低温胁迫后,其叶片脯氨酸含量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诱变后的表型突变主要包括叶片颜色、叶片性状和株型的变异.该研究为高效诱变香蕉提供技术参考及后期选育优良品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3.
EMS诱导国麦301小麦突变体库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国麦301小麦种子,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旨在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育种准备基础材料。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及收获后进行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为6.398%;获得了幼苗、叶、茎、穗、熟期等的突变体769个,变异类型丰富。  相似文献   

4.
甲基磺酸乙酯(EMS)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变剂,能诱发产生高频率的基因和染色体突变。近年来,依托突变体的创建为基础的基因定位、克隆和功能基因研究得以迅速拓展。从小麦EMS诱变、最佳处理剂量与表型、生理生化、分子标记鉴定,产量、品质、抗逆、抗感病等关键性状突变体筛选以及小麦异源易位系创制与诱导小麦条锈菌毒性突变、突变库的利用等多方面对我国在EMS诱变及其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EMS技术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诱变育种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EMS诱变剂对玉米自交系改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用含有甲基磺酸乙酯(EMS)的石蜡油溶液处理5个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花粉,处理后代采用系谱法种植;在后代群体中筛选各种有利用价值的变异性状。试验得出:延迟抽雄性状绝大部分是诱变处理造成的生理损伤,M1代表现出来,但并不能真实遗传。提前抽雄性状在M1代选择全部无效,因此,在诱变后代选择生育期突变体应从M2代开始;成株期质量性状未发生明显变异,但株高、穗位高、茎粗和叶型等数量性状出现了较高的突变频率,其中株高降低的突变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EMS诱变进行茄子种质资源创新,为茄子新品种选育及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方法]在25℃下利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的EMS溶液诱变处理茄子种子,筛选出适宜的EMS诱变浓度;然后以适宜浓度的EMS诱变液处理茄子种子,经过催芽后播种、定植,在植株的整个生育期进行相关性状调查.[结果]以1.0% EMS诱变处理18h后,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可达80%,适宜构建茄子突变体库.209茄子种子经1.0% EMS诱变处理18h后催芽播种,最终获得984份M1代突变材料,且这些突变材料在长势、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分枝数、果实长度、果实颜色及雄性不育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结论]经EMS诱变处理获得的M1代茄子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可为其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7.
EMS诱变六倍体小麦偃展4110的形态突变体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准备基础材料。【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小麦品种偃展4110种子,将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部分M3材料播种家系进行验证。【结果】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表型进行观察鉴定,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约为6.6%;获得了幼苗、叶、茎、穗及成熟期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体和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特别是发现了自然突变中少见的变异类型,如株高在10-15 cm左右的特矮变异类型。【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两个偃展4110 EMS突变群体较为理想,可望有效地被用于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和小麦遗传改良中。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创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无性系突变体库的适宜方法,以组织培养繁殖的柳枝稷品种‘Alamo’的穗芽作为外植体材料,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处理,并对EMS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组合以及M1代田间生物学性状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MS诱变处理的最佳组合为用浓度0.047mol/L的EMS处理4h;M1代田间性状检测表明,变异群体在株高、分蘖数、开花期等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初步创制出一个柳枝稷穗芽无性系突变体库。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亚麻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优质种质资源,利用60 co-7射线(200Gy、350Gy和500Gy)和甲基磺酸乙酯(EMS)(0.2%处理30h和0.3%处理24h)分别对亚麻黑亚19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处理后在田间进行M-农艺性状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理化诱变的亚麻在M,即可得到叶色、叶形、株高、分枝、茎粗、花色、花形和不育等多种性状变异的突变体,为亚麻突变体库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还发现,理化诱变对亚麻M,成苗率和种子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高剂量60 Co-7射线诱变的亚麻成苗率较低,但种子产量不低;高浓度EMS诱变的亚麻成苗率较高,但大多数是不育植株,导致种子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构建酒用糯高粱突变体库,并筛选出田间表型性状明显突变的株系,为糯高粱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方法]采用0.4%EMS对糯高粱品种红缨子进行诱变处理,M1代单株收获,并对M2代突变群体开展全生育期的田间表型性状鉴定,筛选出性状明显突变的株系.[结果]经EMS诱变处理后红缨子M1代突变群体田间存活率降至31.9%,且出现了多种性状变异,如叶片白(黄)化、叶片畸形、穗畸形、植株矮化和不育等性状,共获得M1代突变株系1020个.在M2代突变群体中发现86个突变株系,突变频率为8.43%.其中,叶色(白化、黄化、芯叶白化、浅绿色、白绿条纹、黄绿条纹)突变株系42个、叶型(畸形叶、卷曲叶和直立叶)突变株系8个、穗型(畸形、小穗和穗缺失)突变株系10个、生育期(早熟和晚熟)突变株系5个、蜡质(蜡质缺失)突变株系4个、感病性(易感病)突变株系4个、育性(完全不育和半不育)突变株系5个及株高(高杆和矮杆)突变株系8个.[结论]构建的酒用糯高粱EMS突变体库表型变异丰富,可用于高粱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酒用糯高粱育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Science (New York, N.Y.)》1942,95(2466):356-357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