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峡水库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种群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冬,三峡水库蓄水至173 m.随着蓄水水位的抬升,库区内长江干流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回水区流速进一步减慢,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可能性相应增加.为探究水位抬升对彩溪河水环境及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春季(3月)、夏季(7月)对该区域五个采样点展开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跟踪观测,并运用Margalef(d)丰富度指数法、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法、Pielou(J)均匀度指数法,进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57属100种,硅藻门17属33种、绿藻门24属40种、蓝藻门7属10种、甲藻门2属3种、裸藻门4属10种、黄藻门2属2种、隐藻门1属2种;硅藻和绿藻是该区域的优势种;其中春季藻类优势种群为硅藻-绿藻型,绝对优势种为硅藻;夏季藻类优势种群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绝对优势种群为绿藻.高阳采样点春季发生铁锈红"水华",藻类密度高达103.6×105cell/L.各监测断面的d、H、J值分别为:春季0.68~1.70、0.99~1.44、0.228~0.345,夏季1.0~1.91、1.24~2.10、0.30~0.49,综合得出澎溪河回水区春季属于中度-重度富营养化,夏季属于中度富营养化,夏季水质优于春季.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澎溪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渠马、高阳、黄石和双江桥4个断面水体中总磷、溶解态磷和活性磷及沉积物样品中的总磷和其他4种形态磷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澎溪河水体总磷、溶解态磷、活性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66~0.129、0.033~0.118、0.013~0.094 mg/L。3种形态磷的分布和相对含量都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溶解态磷和活性磷的浓度与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澎溪河沉积物中总磷含量为0.6~1.0mg/g,其值与长江干流万州段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相近,小于澎溪河消落带和岸边土壤中总磷含量。双江桥断面沉积物样品中总磷含量高于其他3个断面。SMT(标准测量和测试)法逐级提取数据表明,澎溪河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状态为无机磷,磷灰石态磷次之,有机磷和非磷灰石磷所占比例较低。澎溪河上游渠马、高阳断面沉积物中非磷灰石磷占总磷的比例高于下游双江桥断面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峡水库干流和支流消落带145~180m范围内植物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56科129属150种,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优势科,绝大部分是单属单种的草本植物.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消落带的优势生活型,狗牙根、雀稗、苍耳等是库区消落带优势种.植物分布区系类型多样,以热带、温带成分为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多样性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热图结果表明,干流和支流消落带总物种数相差不大,但是物种组成存在差异,干流消落带植被均匀度明显高于支流消落带.环境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引起干流和支流消落带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温度条件对澎溪河藻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重点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三峡库区一级支流澎溪河水体藻类生长情况与温度之间、水体中总氮和总磷浓度变化与藻类生长情况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30℃条件下,水体中藻类均可生长,20℃时藻类生长最旺盛,藻类的生长对水体中氮、磷元素有一定的吸收去除效果,试验期间水体总氮和总磷含量最多分别下降了61.4%和50.6%。同时,藻类生物量(以叶绿素a表示)与温度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不显著(P=0.651),说明温度条件对澎溪河流域水体中藻类的生长和藻华的暴发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翔  付川  潘杰  程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20-11922
随着三峡库区长江的蓄水,苎溪河入江处的筑坝也即将完工,苎溪河的污染问题将加剧。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苎溪河流域公众环保意识及支付意愿的研究。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2009年研究范围内的公众为改善环境平均支付意愿是7.5元/人,该区域内居民总的支付意愿是304.5万元/年;②公众在环保行为上为"政府依赖型",整体参与环保意识不强;③公众获取环保信息渠道单一,政府对主要的信息发布渠道重视不足;④被调查者的社会状况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自贡市釜溪河水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懿  周健  黄治久  杨云雷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76-15577,15621
根据釜溪河5处河流断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釜溪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超标严重,其中粪大肠菌群成为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其余各指标均轻微超标或不超标。丰水期,釜溪河水质总体达标,枯水期的水质严重不达标。  相似文献   

7.
苎溪河微生物调查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多点取样方法对苎溪河水体中的总菌数和总大肠菌群数测定,对其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7个水样中5个水样的总菌数都达到105 CFU/L,总大肠菌群都达到2万CFU/L,说明苎溪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水污染严重;苎溪河受到了粪便的污染,水中存在大量的肠道病原菌.针对苎溪河水污染十分严峻的情况,提出了减少排污量,优化污染治理技术以及加强生态建设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榆中县城关镇上蒲家村蓄水池、甘草店镇咸水岔村塘坝、甘草店镇东村鱼塘的水质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城关镇上蒲家村蓄水池和甘草店镇咸水岔村塘坝的水质总体上处于重度污染,甘草店镇东村鱼塘的水质总体上处于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9.
对重庆市万州区典型的3个亚类紫色土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磷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上处于缺乏水平;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速效磷含量均缺乏;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量水平,石灰性紫色土速效钾含量偏低。调查表明,应针对3个亚类紫色土的性质采取合理的利用方式,改进施肥措施,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增加有机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市万州区典型的3个亚类紫色土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磷进行化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上处于缺乏水平;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速效磷含量均缺乏;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的速效钾含量处于中量水平,石灰性紫色土速效钾含量偏低。调查表明,应针对3个亚类紫色土的性质采取合理的利用方式,改进施肥措施,减少化学氮肥的施用,增加有机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干湿循环过程对消落带沉积物氮矿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以三峡典型支流——澎溪河为例,分别于上、下游两个水文断面采集170 m(高)和150 m(低)水位高程消落带的表层(0~15 cm)沉积物样品。采用厌氧培养法测定其净氮矿化速率,应用One-pool、Two-pool、Special和有效积温(EATM)四种模型拟合氮矿化过程并建立估算方程。结果表明,沉积物总碳、总氮、碳氮比、有机质、粘粒、粉粒和铵态氮含量随高程降低而增加,而沉积物总磷、砂砾、硝态氮趋势相反(P0.05)。低、高水位高程氮矿化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One-pool和Special,其中易矿化速率常数(kd)分别为0.17、0.12 d-1,易矿化势(fd)分别为4.05%和4.71%。另外,fd与总碳、总氮、碳氮比、有机质、铵态氮、粉粒呈显著负相关,与硝态氮和砂砾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kd相反,且两参数可用有机质和碳氮比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库区水位调度下小江回水区营养盐浓度和叶绿素 a 浓度的垂向动态及其相互关系,于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小江高阳平湖进行分层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叶绿素 a 浓度和营养盐浓度分布特征受水位调节的影响明显。表层叶绿素 a 含量在泄水和蓄水过程中出现了峰值,第1次峰值出现时爆发严重的蓝藻水华。中层叶绿素 a 在低水位期较高。营养盐浓度随时间变化与水位波动一致,3种磷(TP,DTP,SRP)和 TN、NO-3-N 含量高水位期高于低水位期。此外,高水位期表、中、低层营养盐浓度没有明显差异,而低水位和泄蓄水期,营养盐浓度垂向变化从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大。并且表层叶绿素 a 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与中层不同。说明,水位变化不仅影响回水区营养盐浓度,还对营养盐浓度和叶绿素 a 浓度的垂向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段富营养化的发展潜势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历时3 a的跟踪监测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三峡库区每条次级河流回水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富营养化发生的时期主要是在4月—9月(春夏之交、夏季及夏秋之交),并且随着靠近坝首,富营养化有加重趋势。三峡库区蓄水后的实际监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项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是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发展轴线。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其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既关系到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实施和重庆市、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也关系到库区能否就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从而实现经济腾飞。但由于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要素聚集能力不足、移民安稳致富压力较大,而且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其产业发展面临高于一般地区的生态环保要求,对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形成较大障碍。因此,应通过加强库区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库区重要节点城市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积极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建立有效的库区区县协同发展机制等措施来促进库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秭归县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调性指数,非均衡指数,系统非稳定指数,非持续性指数,生产力阻滞指数,系统封闭性系数,土壤养分退化指数、系统钝化指数等8个指标,运用这些指标对三峡库区秭归县16个乡镇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段富营养化的发展潜势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历时3 a的跟踪监测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三峡库区每条次级河流回水区每年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富营养化发生的时期主要是在4月-9月(春夏之交、夏季及夏秋之交),并且随着靠近坝首,富营养化有加重趋势.三峡库区蓄水后的实际监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项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三峡库区植物资源详细调查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鄂西三峡库区17种不同结构的林分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排序结果将林分划分为不同等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三峡库区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功能防护林建设已成为改善、恢复与重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三峡库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的主要途径为:全方位培育保护和发展利用多功能防护林,合理安排树种配置和林种结构;封山育林与培育改造相结合;植树造林与定向培育相结合;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建立健全多功能防护林营建监督管理措施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