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TN、NH4+-N、NO3--N、TP和TOC)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沉积物碳-氮-磷两两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并对乌梁素海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TOC/TN比平均值为12.70,反映出有机质来源可能是湖泊水生生物和陆源输入,其中外源输入略占主导;TOC/TP比值高于TOC/TN,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导着TOC/TP比值的变化趋势;TN/TP比值的分布表现出与TOC/TP比值相似的变化特征.有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全湖的有机指数均值为0.42,处于尚清洁状态,W(ON)的均值为0.17%,属于有机氮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2.
浙江南部近海是我国重要的渔场水域,银姑鱼是该海域中常见的经济鱼类。为了探究银姑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栖息环境的变化史,本研究基于调查海域采集的银姑鱼耳石样品,运用ICP-MS测定耳石微结构的Sr、Ca等微量元素,通过分析Sr/Ca比值研究银姑鱼的栖息环境变动,结果表明浙江南部近海的银姑鱼Sr/Ca比值变化范围在3.39×10-3-8.12×10-3之间,存在咸淡水定居型和咸淡水-海水混合型两种生境类型,另外Sr元素也被证实能较好地示踪鱼类的生境履历。  相似文献   

3.
赵广孺  王军广  赵志忠  王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97-16099,16138
以自然条件复杂的海南岛北部红树林区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红树林区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垂直变化特征,探讨了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排序为:Zn〉Cr〉N i〉Cu〉Pb〉Co〉As〉Mo〉Hg,微量元素在不同的区域含量不同,东寨港红树林区和清澜港红树林区中表层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较高,而新盈港红树林区的相对较低。新盈港红树林区除了As元素外,几乎所有的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都高于下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这说明微量元素在新盈港红树林区表层沉积物中富集;东寨港红树林区,下层沉积物中6种微量元素高于表层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含量,说明表层沉积物受淋溶作用影响大,微量元素在其下层富集;清澜港红树林区,Cd、Cr、Zn在沉积物下层富集,As、Co、Cu、Hg、Ni、Pb等元素在沉积物表层富集。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而放射性核素对环境的污染却尤为严重.通过对我国已有文献报道的土壤和湖泊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Pu的来源、活度和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表明我国不同地区表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9+240Pu活度浓度差异较大,但均在1 mBq/g以下.大部分地区土壤中Pu的沉积通量均<60 Bq/m2,可判定这些地区的Pu均来源于全球沉降,并没有来自我国大气核试验的区域沉降.新疆核试验区周边以外地区240Pu/239Pu比值也与全球沉降比值0.18相似.我国湖泊沉积物中Pu沉积通量差异也较大,但湖泊沉积物中240Pu/239Pu原子比值均与全球沉降的Pu比值接近,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渗透调节物质和水分状态与琯溪蜜柚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12年生王官溪蜜柚为试验材料 ,分析越冬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 ,束缚水质量分数及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11月份到翌年 1月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增加趋势 ,而后下降 ;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最大值均出现在 2月份 ,3月份二者质量分数下降 ,但仍高于越冬初期 (11月份 ) ;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随气温的降低而升高 . 3种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及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与越冬期气温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汉江上游更新世风成黄土成壤特征和气候变化资料,本研究以汉江上游晏家棚段二级阶地黄土-古土壤剖面为材料,进行粒度、磁化率和Rb/Sr的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晏家棚剖面自下而上呈现出更新世黄土(L2)-过渡性黄土(Lt)-古土壤(S1)的地层序列,剖面中古土壤(S1)的黏粒、磁化率(χlf)和Rb/Sr值均高于黄土层(Lt、L2),平均粒径(Mz)则低于黄土层,反映了古土壤(S1)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黄土层的特征。风化成壤特征的变化则进一步指示了古土壤形成时期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温暖湿润;黄土形成时期,东亚冬季风增强,转为寒冷干旱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我国坛紫菜产品中砷质量分数在整个生产周期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当地海水和沉积物中痕量砷的关系,采用银盐法对坛紫菜原藻和加工品中的无机砷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对栽培海区海水和沉积物中的总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1-2012年我国坛紫菜主产区生产的坛紫菜产品中砷质量分数(0.07~0.65 mg/kg)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中的无机砷限量要求,且随采收批次的增加,无机砷含量呈下降趋势;栽培海区海水中砷浓度(0.0010~0.0027 mg/L)在整个生产周期都低于国家养殖用水水质标准中对砷的限量要求;栽培海区海水中的砷与当地紫菜产品中的无机砷之间总体呈正相关关系;表层沉积物中的砷质量分数(10.0023~31.9163μg/g)与紫菜中的无机砷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大豆植株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辽宁省5个主要土类及其上生长的大豆植株中微量元素含量,同时调查分析了东北三省4个土类不同的施钼方法,研究测定钼肥对大豆籽粒中微量元素Mo积累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植株含有丰富的B、Mn、Mo、Zn、Cu、Co、Fe、Pb、Ba、Sr等微量元素,其中Mn、Fe、Pb、Ba、Sr主要分布在叶片中;Mo、Co主要分布在籽粒中;大豆籽粒还会有相当数量的Zn、Cu和B。 耕作土壤上,大豆籽粒Mo含量与表土含Mo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施用钼肥不仅提高了大豆产量,而且提高其籽粒的含钼量。在不同的施钼方法中,喷施钼肥对大豆籽粒中钼的积累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特定的单晶硅基片/Ba0.7Sr0.3TiO3层微透镜阵列内芯材料,研究其表面的介质上电润湿(EWOD)特性。Ba0.7Sr0.3TiO3是一种钙钛矿结构的铁电体,它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低的漏电流特性,其相对介电常数可高达180。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在单晶硅基底上制备了Ba0.7Sr0.3TiO3薄膜,分析对比了不同Ba0.7Sr0.3TiO3薄膜厚度下的电润湿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导电液滴接触角的余弦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Ba0.7Sr0.3TiO3厚度不同的情况下Ba0.7Sr0.3TiO3层厚度与接触角余弦值变化率成反比。在绝缘介电层相同厚度情况下,Ba0.7Sr0.3TiO3绝缘介电层的性能要优于派瑞林、氮化硅、二氧化硅绝缘介电层的性能。相关结论验证了Ba0.7Sr0.3TiO3在微透镜阵列中的可行性以及其相对于其它绝缘材料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干巴菌是云南松林下最常见的菌根食用菌,能够促进云南松生长。对干巴菌进行菌根合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松林下干巴菌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对干巴菌生长土壤的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影响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因素。结果显示:干巴菌表层生长土壤(0i)、内梅罗综合指数(Pz)均显著高于在土壤深度为10 cmi、Pz。当土壤深度为0-1,均高于临界值;有效锌、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铁、有效硼的P i平均值分别为12.20、3.23、4.68、23.85、2.29,均大于1;5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Pz为23.34。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与pH值不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说明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较高的原因源于土壤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有机质。各有效态微量元素间也呈极显著相关,表明这5种元素存在着共生的关系。研究确定了适宜干巴菌生长的土壤环境中有效态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为研究干巴菌完成“菌根合成”所需土壤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甘肃道地植物药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等离子光谱仪分析了31种甘肃道地植物药微量元素的含量。证明这些道地植物药的药效与所含微量元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且这些微量元素含量除有种属的区别外,还与植物生长的环境有关。同时还发现有些植物药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高。  相似文献   

12.
王新风  纪元  蒋海龙  毛善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86-5787,5922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性状对野马追矿质元素含量与药理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了野马追种植大田内土壤的pH值及其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了野马追不同采收期各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其与药理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野马追原产地土壤pH偏酸性,为5.617~5.883;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达到国家一级土壤环境标准;野马追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K、Ca、Mg为主,其次为FeS、r、Zn、Cu,而对生物体有害的As、Cd、Pb、Hg等重金属则未检出。[结论]野马追的幼嫩茎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最高,表明野马追的幼嫩茎叶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致病性肠结肠耶新氏菌有与组织侵入性密切相关,由毒力质粒编码的、温度依赖的特异性外膜蛋白。用含有这种特异性外膜蛋白的毒力株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经无毒衍生株吸收,即成毒力因子血清,用此血清做菌落凝集试验,检查了26株各种来源、不同血清型的肠结肠耶新氏菌,其结果与VW-抗原测定、自凝性试验和毒力质粒检测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不同产地矮地茶水煎液中微量元素进行形态分析。[方法]采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流程、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个产地矮地茶中微量元素Ca、Fe、Zn、Mn、Cu、Pb、Cd的初级及次级形态进行研究。[结果]7个产地野生矮地茶中微量元素含量为CaFeZnMnCuPb,Cd未检出,7种元素的提取率在33.05%~72.33%、浸留比在0.32~7.29、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0.36%~25.30%,该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0.5%~110.2%,相对标准偏差5%。[结论]7个产地矮地茶中7种微量元素均符合药用植物绿色行业标准,不同产地矮地茶同种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Analyses for manganese, nickel, iron, cobalt, sodium, and lithium in the interstitial water of cores from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borderland and six deep-sea cores in the area of the East Pacific Rise show great variation in concentration of trace elements. Oxidizing near-shore sediments showed a 50-fold enrichment in manganese in contrast to sulfide-rich reducing sediments, which showed no enrichment. Deep-sea sediments were variable in their concentration of the trace metals. All but one core showed a high enrichment in dissolved manganese, with a maximum of 6.6 parts per million. Two cores showed a 100-fold enrichment in nickel and cobalt. The manganese appears to be in solution either as Mn(2+) or as a complex. The results appear to support manganese nodule formation in deep-sea sediments through a diffusion of manganese from depth to the surface.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省如皋市土壤中主要微量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表明,如皋市土壤中的铁元素总含量较为丰富,铜元素略低,锌、锰元素严重缺乏。土壤中有效铜、有效铁、有效硼含量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与成土母质关系密切。部分土壤锰、锌缺乏原因是土壤中总量不足,而且两元素活化率较低。土壤理化性状及不同农业利用方式对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来源于母质的影响。近20年来随着土壤有机质的逐步提高和微量元素肥料投入量的增长,锰、锌、铜有效态含量大幅度上升,含量小于临界值的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壤pH值、有机质对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铁、有效锌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土壤锌、铜、锰、铁、硼的有效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高锦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08-1909
[目的]讨论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相关性。[方法]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陕西常见谷物中微量元素Fe、Mn、Cu、Zn和Ca的含量。[结果]不同地区由于土壤、气候等因素不同,所产粮食中微量元素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采用对应分析法对谷物微量元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贵州野生半夏和栽培半夏中主要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采自贵州12个不同地区的野生半夏和4个栽培半夏进行了微量元素(Pb,Cd,Cu,Zn,Fe,Mn,Hg,As)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半夏和栽培半夏样品中8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均为铁>锌>锰>铜>镉>铅>砷>汞,不同地区间微量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最高相差370多倍;贵州半夏存在较严重的镉污染,超标率达62.5%;其余重金属含量在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省草海湿地典型集水区——沙河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开展其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Mn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本地区含量都较丰富。四种元素的等值线图反映,Fe含量极值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北和东南部,Mn在研究区南部有范围很小的高值区,Cu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研究区东北部,而Zn的高值区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南边缘部位。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以及有机质、pH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u与Mn、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表现出显著正相关;Fe与N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表现出显著负相关;Zn与Mn、N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除成土母质外,元素之间的共生关系、有机质、地形地貌、土壤粘粒组成等是造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