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及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等血液净化治疗方式的溶质清除率的差异,以指导临床上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模式的选用。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例.采用GAMBRO机器行前稀释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测定不同透析液及置换液流量下尿素氮、肌酐、尿酸、磷及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结果不同流量下,CVVH或CVVHD对溶质的清除率随着置换液量或透析液量的增加,各种溶质清除率均随之增加(P<0.01);相同流量下,CVVH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好(P<0.01),而CVVHD对尿素氮、肌酐、尿酸及磷清除效果好(P<0.01);在CVVHDF中测得的溶质清除率较相应流量的CVVH及CVVHD清除率之和要小(P<0.01或0.05)。结论 CVVH、CVVHD对大、小分子溶质的清除各有所长,临床可据此来确定不同CRRT模式及剂量;而在使用CVVHDF时,则应考虑到弥散与对流互相作用对总清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 28例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体重、肾功能、NT-proBNP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患者经5~10次CVVH治疗后,水肿明显减轻、氮质血症有所缓解、心衰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CVVH能有效缓解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重度水肿,降低心脏前负荷,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CTRP3水平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5例NRDS患儿(轻度48例、中重度27例)、40例非NRDS早产儿(对照组)CTRP3、TNF-α和IL-6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中重...  相似文献   

4.
连续性血液滤过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临床的疗效。方法:60例S IRS患者随机分为CVVH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CVVH组在此基础上加予CVVH治疗。监测心率(HR)、呼吸(R)、体温(T)、白细胞计数(W BC)、S IRS症状改善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发生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3 d、7 d取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CVVH组治疗3d后T、R和治疗7d后W B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CVVH组治疗3d内S IRS症状改善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7 d内CVVH组M ODS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时TNFα-、IL-1、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CVVH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间在治疗第7天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VVH治疗能降低S IRS患者血清中致炎因子,改善S IRS症状,减少S IRS向M ODS发展的机率。  相似文献   

5.
杨斌  李雷  王迁  唐锋  胡畅 《湛江医学院学报》2011,29(2):137-139,142
目的 观察合并多器官疾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高龄患者中应用下腔静脉滤器(I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前经心血管超声、胸腹部CT、静脉造影明确诊断的下肢DVT患者37例,均合并一种以上其他疾病,经右股静脉或右颈内静脉植入IVCF.结果 33例植入永久IVCF,4例植入临时IVCF,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月~1....  相似文献   

6.
本院经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成功救治1例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昏迷1周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78例儿童急性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肾上腺皮质激素组(26例),B组: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组(23例),C组: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组(29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B、C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与三氧化二砷 (As2 O3)联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 IL- 6及 IL- 1 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6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给予 ATRA与 As2 O3联用治疗 ,观察不同时段药物对患儿血清 IL- 6及 IL- 1 0水平的影响。结果 :诱导缓解治疗第 1 5天与治疗前比较 ,IL - 6及 IL- 1 0水平下降 (P<0 .0 1 ) ;达到临床缓解时的 IL- 6及 IL - 1 0水平较诱导缓解治疗第1 5天降低 ,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1 ) ;首次巩固治疗结束时 ,IL - 6及 IL- 1 0水平进一步下降 (P<0 .0 1 )。结论 :ARTA+As2 O3能降低患儿血清 IL - 6及 IL- 1 0水平 ;IL- 6及 IL- 1 0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同时也提示对 APL患儿的治疗在达到临床缓解后仍须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9.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是在间歇性血液滤过 (IHF)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血液净化技术。 1977年 Kramer等首次将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 (CAVH)应用于临床 ,近 10 a随着 CRRT技术的成熟及对疾病认识的深入 ,CRRT已广泛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的救治 ,被学者们认为是近年来急救医学治疗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目前已明确重症 ARF应首选 CRRT治疗 [1 ] ,但对于当前危重病医学的最大挑战 MODS而论 ,CRRT的应用价值尚有争议。本文对 CRRT在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31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综合治疗并24 h内行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患者为A组(n=17);单纯予常规综合治疗的患者为B组(n=1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的多巴胺用量、氧合指数、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及在ICU治疗期间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多巴胺用量、APACHEⅡ评分及在ICU治疗期间的病死率均低于B组,氧合指数改善优于B组(P〈0.05或0.01),但两组患者治疗72 h后Scv O2才有明显改善,以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早期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改善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生理指标,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不同类型滤器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行CRRT治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应用滤器三醋酸纤维素膜(FB190U)及聚砜膜(AV600S)治疗12h,治疗模式CVVH,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哮喘儿童血液流变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1例发作期患儿和其中24例缓解期患儿,以及30例正常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肝肾功能均正常,无高脂血症,缓解期儿童和正常儿童近4周内无急性呼吸道感染.取静脉血EDTA抗凝,用FASCO-300型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按仪器说明书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哮喘患儿发作期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Hct)(8.21±2.11、9.51±2.37、11.56±2.83、2.93±1.16、0.427±0.063)与对照组(4.78±0.32、6.03±0.44、8.27±0.25、1.48±0.22、0.388±0.024)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缓解期上述指标(5.90±1.34、7.33±1.78、9.74±1.56、2.09±1.02、0.402±0.055)与发作期相比有十分显著的下降(P<0.01),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纤维蛋白原浓度在发作期(3.83±1.14)明显高于对照组(3.28±0.72)(P<0.05),在缓解期(3.47±0.93)已基本降至正常(P>0.05).结论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均存在血液高凝、高粘滞状态;在治疗中,除常规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等外,还应加用抗凝剂改善其血液粘滞状态;在缓解期继续维持抗凝治疗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小梁切除术中使用两种不同质量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53例(66眼)随机分为低质量浓度组(27例33眼)和高质量浓度组(26例33眼),分别使用质量浓度为0.2、0.4 g/L的MMC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的滤过泡情况、眼压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低浓度组、高浓度组术后分别有4例(5眼)、3例(5眼)未能坚持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周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高质量浓度组的眼压低于同期的低质量浓度组(P<0.01).两组术后滤过泡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0.2 g/L或0.4 g/L质量浓度MMC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均可有效降低眼压,但高质量浓度组控制眼压远期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软件将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法治疗,观察组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法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2.06±12.62)分,治疗后为(173.98±19.68)分;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2.39±11.56)分,治疗后为(136.69±20.68)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治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 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 6例 ,对照组 2 0例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尿微量白蛋白 (UAER)、血 β2 微球蛋白 ( β2 MG)、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平均动脉血压 (MAP)及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 2hBG)、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空腹胰岛素 (INS)等指标。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能使血粘度改善 (P <0 .0 5 ) ;尿UAER、血 β2 MG、MAP等明显降低 (P <0 .0 1) ;而FBG、2hBG、TC、TG、INS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葛根素具有降低血液粘滞度 ,改善微循环 ,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在癫痫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3 4例癫痫患儿和 2 3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清TNT α、IL 6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癫痫患儿血清TNF α、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抗癫痫药物对血清TNF α、IL 6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细胞因子TNF α和IL 6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在小儿较为常见 ,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为观察维生素 A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用维生素 A治疗 4 2例RRI,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符合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1 ] 的患儿 8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0 .4~ 3岁 ,平均 (1.8± 0 .6 )岁 ;对照组 4 2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2 0例 ,年龄 0 .6~ 3岁 ,平均 (1.9± 0 .6 )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具可比性。1.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加深对首发症状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表现的认识,以缩短确诊时间,及早有效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52例首发症状不典型AMI的临床表现、确诊时间、静脉溶栓治疗情况、住院病死率等,并与105例首发症状典型的AMI进行比较.结果 首发症状为咳嗽、气促19例,上腹部疼痛8例,晕厥7例,头晕、呕吐6例,咽痛3例,心悸3例,便秘、腹胀3例,昏迷2例,排尿困难1例;起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74.4±18.9)h;有8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为62.5%;死亡13例,住院病死率为25.0%;6h内确诊6例.与首发症状典型的AMI相对应指标比较,除再通率外,其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首发症状不典型的AMI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漏误诊,病死率高.缩短确诊时间、增加溶栓机会是减少住院病死率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MP)冲击疗法和地塞米松 (DEM)常规疗法治疗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儿童急性重型病毒性脑炎 6 0例随机分为 MP组和 DEM组 ,每组 30例 ,MP组用大剂量 MP冲击法 (第1~ 3天 2 0 mg/ kg·d,第 4~ 6天为 15 mg/ kg· d,第 7~ 9天用 10 mg/ kg·d,静脉给药 ;第 9天后改用强的松口服维持 ) ,DEM组用地塞米松 (0 .1~ 0 .3mg/ kg· d静脉给药 )。治疗后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的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比较 ,MP组症状和体征恢复正常的时程明显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MP组平均住院天数也较 DEM组缩短 (P<0 .0 5 ) ;两组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 MP冲击疗法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优于 DEM疗法。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 2 1日龄雄性东北大白鹅 2 7只 ,随机分成 3组 :对照组 ,大豆黄酮 (Da)组和半胱胺 (Cs)组。在第 9周龄时 ,每组随机取 3只 ,装置临时性翅静脉血管插管 ,并于第 6 4,6 6 ,6 8日龄间隔一定时间 ,每天采集血样 4次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结果表明 ,大豆黄酮组及半胱胺组外周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 5 .0 % (P <0 .0 1)和6 .3% (P <0 .0 1) ;胰高血糖素分别升高 13.3% P <0 .0 1)和 18.8% (P <0 .0 1)。提示大豆黄酮及半胱胺可改变机体内某些激素的浓度来影响体内的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